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对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诸方面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针灸学中更具有独特地位。自30年代开始,我国的科学、医疗工作者就对经络的功能及其实质进行探讨。解放后,党的中医政策使得中医中药和针灸经络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1979年和1984年我国两届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近年来针灸、针麻、经络研究的新成果。目前认为,经络实质的研究,是针灸针麻原理研究的关键所在,而循经感传作为经络的主要  相似文献   

2.
经络系统是经络学说的核心,了解经络的命名及其含义,对掌握整个经络系统以及加深对经络学说的理解都有一定的帮助。为此新出版的针灸专业教材《经络学》(注)也列专节进行讨论。但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深感教材仅仅谈及十二经脉的命名,似嫌过简。下面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体的经络系统,近年来已被我国科学工作者通过声、光、电热和同位素等生物物理方法揭示出来,但动物体内是否也存在经络系统仍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4.
505神功元气袋经络热感传特性的研究王裕文王其平王建军(西安交通大学710049)关键词:505神功元气袋;红外热图;热传导;经络现象505神功元气袋使元气通过经络传递,疏达气血,调畅气机,以达到温肾助阳,温中散寒,活血化瘀的效果。经络系统功能关键是...  相似文献   

5.
吾师周夕林副教授,潜心于《金匮要略》的研究,多有独到见解。尝诲吾等曰:“《金匮》一书,言简义奥,非熟读不能解其至理。读是书之时,可习经参注,但切勿与临床脱节,若沉湎于单纯的文字考据,势必以辞害义”。吾等有感于此,随录周老释词数例,以飨同道。 1.“三条”非“三因”:《脏腑经络先后病》篇言: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就此三条,注家多认为是三种发病原因,并把它与  相似文献   

6.
一、经络体外循行的交叉问题, 手六经循行,秩序井然,表里对称。足六经则出现循行交叉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交叉是与各经病候有关。如肝经是动“丈夫溃疝,妇人少肿”,胆经是动“心胁痛不能转侧”。为了贯串其循行路线,不免与邻近经络交叉,经络表里互通,各经有自己的走行路线,也有与邻经互通的路线,所以虽然交叉并不影响每经的由首至尾的循行,经络在人体是上下循行、内外交织的纲状分布,并不影响交叉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经络学说的早期,灸法可能是使刺激量积累而引起经络感传的最主要方法。古时的灸法多是直接灸。直接灸的痛热刺激是最强的,能使痛热感持续积累而产生热循感。文献记载最早定经络的方法亦是灸法。 汉·刘向《说苑·辨物篇》说:“俞跗之为医也……炊灼九窍而定经络”。“定经络”是记载感传的线路,“炊灼九窍”是指灸法。《说文》:“灸,灼也”。《荀子·仲尼篇》:“可炊而傹也”。杨倞注云:“炊与吹同”。“九窍”之“九”下笔与“孔”同,笔误也。因此在孔窍(穴道)上,用艾灸法,口吹之使艾火旺以加强刺激,这便是古人定经络之方法。  相似文献   

8.
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经脉脏腑相关是经络理论的核心.经脉脏腑与脑相关是中西医理论结合的突破口,是21世纪经络理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在总结既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经脉脏腑与脑相关的研究进展和思路,认为大脑边缘系统-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是经脉脏腑与脑相关研究的核心和神经连接组学的功能结构基础,从而继承、创新、发展中西医结合新理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近些年关于经络学说起源的一些主要观点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自己对此的看法,认为经络学说是整个中医学整体观的产物,它始自对人体的宏观认识,以及经验性总结和猜测性思辨。  相似文献   

10.
人体的经络感传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以前有人用声发射技术对人体经络感传所发出的信号做过分析。为了探讨经络感传的客观指标,本工作以绵羊为实验动物,旨在激发其足三里穴而沿胃经检测声发射信号,并与其对照经和非经穴作比较,分析声发射信号循经的规律性和特异性。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气辨析     
正气属中医学的气学范围,是一身之气或人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正气以其运动而发挥防御、调节、修复等作用,具有物质运动的自然科学属性。正气分布到腑腑经络,则为脏腑经络之气;分布到脉之内外,则为营气和卫气。脏腑经络之气和营卫之气的防御、修复和调节作用,可因其构成成分和所在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都是正气的功能体现。  相似文献   

12.
浅谈生活环境对经络敏感现象的影响张载信(安徽中医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合肥230038)关键词:生活环境;经络敏感现象从《内经》和马王堆出土的大批简帛医书中不难发现,早期的针灸学大大超过中药学的发展。我国古代早期经络学何以如此发展,值得深思。对经络系统的认...  相似文献   

13.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脉筋骨等,虽各有其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这种有机的配合,主要依靠经络的联系。而现代生理学认为,机体内各种生理机能,彼此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机体之所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乃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这里,二者描述的功能极为相似。为了探讨经络的实质,现代医学各学科均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迄今为止这个问题还远未阐明。而从神经生理生化学的角度来探讨经络与神经一体液之间的关系的文章并不多见。因此,我们选用了家兔血液胆碱酯酶(ChE)这一生化指标,观察家兔在针刺足阳明胃经“足三里”、“梁门”二穴及对照点的变化,对经络与神经—体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引经药刍议     
引经药又称“向导药”,是指在处方中具有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直达脏腑、经络或病变部位,使药效集中,从而提高疗效的一些药物。“引经”说是以药物归经、脏腑经络理论为根据的。掌握“引经”说和正确地使用引经药,将有助于加深对方剂的理解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科研攻关项目招标中,我院计算机应用研究室和针灸经络研究所的“计算机舌象识别系统研究”和“十四经循行感传循行路线检测及经络机理实质研究”两个课题分  相似文献   

16.
经络腧穴学是中医院校各层次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与主干课程,是学习针灸学的基础。应根据《经络腧穴学》的课程特点,探索基于课堂学习与基于问题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既要采取基于课堂学习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又要根据课程特点制作基于问题学习的教案,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经络平衡理论,探究电导法经络测量值的分析方法,考察其对慢性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健康人群82例和慢性肾病人群222例,采用电导法测量手足井穴和原穴的电阻值,分别计算原穴阴阳比值、井穴阴阳比值、原穴手足比值、井穴手足比值、原穴左右比值、井穴左右比值,采用接收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考察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比值对慢性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人群在井穴阴阳比值、原穴手足比值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井穴阴阳比值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618,95% CI为[0.537,0.699](P<0.05),原穴手足比值的AUC为0.727,95% CI为[0.655,0.800](P<0.01)。井穴阴阳比值的最优切点是1.16,灵敏度为0.64,特异度为0.52,原穴手足比值最优切点是1.04,灵敏度为0.68,特异度为0.72。结论 慢性肾病患者的经络平衡处于阴盛阳衰、上盛下衰状态,基于经络平衡的电导法经络测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曰:“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杵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其中“无犯王法”一语,历代注家均释为诚人勿触犯国家法律,以免刑杖加身而致外伤,千百年来,几成定  相似文献   

19.
循经感传是比较能够系统地反映人体经络的客观现象之一。近年来,人们对其作了大量观察,已有较多的临床和实验资料给予肯定。当前,进一步地研究循经感传的基本特性和内在规律,从而为揭示经络实质创造条件,应成为一项必要的工作内容。我们采用轻触、重压、艾灸及低频电脉冲等刺激,对循经感传显著者激发感传进行了比较观察,藉以为探讨循经感传的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皮肤电反应是机体受到刺激后皮肤所发生的电传导变化,是皮肤的一种生理反应,是情绪的生理指标,也是犯罪心理生理检测的指标。皮肤电反应的生理机制决定了其代表性和敏感性强于其他诸多情绪生理指标。因此,皮肤电反应是犯罪心理生理检测各测量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在测试中具有最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