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传统的政策科学研究纲领中,政策问题是硬核,政策过程阶段论是保护带。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构主义的政策研究框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这一新的政策研究纲领中,硬核与保护带转化成为政策行动者以及政策行动者之间在系列约束条件下的互动,公共政策不再被视为公共权力机关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或行为,而是政策行动者可资利用实现其利益、目标和价值的载体或工具。尽管建构主义的研究纲领没有为政策研究编织出一个真正标志其科学性的花环,但它确实为人们理解公共政策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不同的窗口。  相似文献   

2.
政策是早已存在的一种人类社会现象,但这种古老现象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即政策科学,则是在"二战"以后的20世纪四五十年代才出现的.至今,公共政策相关理论正逐步成为学界和实务界的主流话语之一.然而,学界对公共政策概念的解释纷繁复杂,从各个层面和多种角度体现出诸多的不统一性.本文基于若干学者的不同理解,归纳出"公共政策"概念中的共同特征,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公共政策本质.  相似文献   

3.
开发龙门石窟是当地政府作出的一项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应该以公共性和公平性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指向文化遗产的公共政策也应如此。对公共政策的分析也应该以公共性和公平性为维度。公共政策制定主体应该以此为价值选择,制定出符合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公共政策来。  相似文献   

4.
公共性作为政策的核心价值,是保证政策合法性、权威性的关键因素以及政策公共利益取向的标度。由于政策主体、客体及环境多重因素的作用,公共性缺失成为政策过程常见的现象,公共性缺失是对"公平、公正、公开"等价值理念,以及公共政策"公共利益"这一最为核心精神的背离,所以,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与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容的。因此,如何规范政策公共性是当前应予关注的问题。基于政策主、客体与环境在政策公共性缺失中的肇始作用,可以从政府主体、公众客体及制度环境三个角度着手寻找破解途径。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公共利益的集中反映 ,在公共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会形成政策客体收益与成本的不均衡分布 ,这种不均衡分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但这种不均衡具有恶化的自发倾向 ,结果会导致政府权威的丧失。因此 ,必须对公共政策中收益与成本不均衡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这对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政府的行政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中的大众传媒与公共利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作为公共政策主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连接政治体系和社会公众的重要中介因素,也是确保民主政治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对公共政策的本质——“公共利益”作了深入阐述,分析了我国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表达现状,并就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过程的作用和影响,提出了增强公共利益表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公共政策终结既是公共政策的结束,也是公共政策的开始。政策终结有利于促进政策的发展与更新、提高政策绩效及质量、缓解政策冲突和矛盾,从而有效解决公共政策问题。然而,公共政策终结的过程会遭遇政策资源风险,衍生一些新的公共政策问题。因此,重视公共政策终结的成本与绩效的关系、协调政策稳定和政策发展的关系、调整旧政策与其它相关政策的关系,是公共政策终结过程需要考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排斥论揭示出排斥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政策是否符合社会公正或能否有利于促进社会公正,能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并持续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是区分政策正向排斥与负向排斥之根本界标.政策负排斥背离公共政策之公共性、公正性与合法性铁律,必然引发社会不满情绪,扩大社会的疏离隔阂,破坏资源配置效率,激化社会矛盾乃至诱发社会对抗冲突,导致社会撕裂的严重后果.政策负排斥是现代政治的一项负资产,是一种结构性暴力.深化对公共政策排斥性之认知,探寻优化政策正排斥遏止政策负排斥之良策,是改善国家治理促进社会公正与经济社会良性运行之要务.  相似文献   

9.
区域公共政策是旨在弥补区域市场失灵和跳出地方政策失灵的困境,解决区域公共问题的政策干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公共政策在解决区域公共问题、推动区域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价值、行为规范、事实等层面还有待完善,当前应以区域公共利益为导向,转变理念,完善政策机制,明晰区域公共政策的限度,健全区域政策体系,从而实现我国区域公共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的绩效取决于公共政策程序的合理性和政策结果的有效性。公共政策的连续性不仅贯穿于公共政策的全过程、各环节,还直接影响政策运行和政策绩效。公共政策的连续性已然成为政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从公共政策连续性的概念出发,分析其特征、影响因素和强化对策,对于公共政策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政策是早已存在的一种人类社会现象,但这种古老现象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即政策科学,则是在"二战"以后的20世纪四五十年代才出现的。至今,公共政策相关理论正逐步成为学界和实务界的主流话语之一。然而,学界对公共政策概念的解释纷繁复杂,从各个层面和多种角度体现出诸多的不统一性。本文基于若干学者的不同理解,归纳出"公共政策"概念中的共同特征,使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公共政策本质。  相似文献   

12.
在人们的传统认识中,公共政策与政策问题的关系似乎是直接的、对称的和静态的。但是对二者关系重新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公共政策与政策问题是一种交互影响关系,这种关系本质上是非对称的、间接的和动态的。对这种关系及其本质的准确把握,将直接影响到公共政策的质量,因而应当成为人们理解公共政策与现实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执行使政策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政策执行的结果既是检验政策是否科学的基本标准,又是后续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可见政策执行过程对于政策过程的重大作用.但是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因素影响着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甚至使公共政策执行偏向或失败.  相似文献   

14.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有序参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确保政策制定的正确性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既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针对我国公民有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存在的系列问题,本文在讨论我国新形势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挑战与机遇的基础上,分析了公民有序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制定的利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共政策制定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利益的分配过程,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众多利益主体的博弈,而公共利益取向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应有之义,要实现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就是要通过公共行政改革,建立市场化、透明化、民主化的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建立和完善各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与利益协调机制等途径从制度上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6.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政策合法性的重要体现。当前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面临民主化程度低、官本位思想严重、利益集团控制、制度设计不到位、信息不对称、公民参与能力低和社会缺乏契约精神问题,需要全面认清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现实困境,扫除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障碍,切实发挥公共政策调节社会资源和分配公共利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犯罪学的价值和功用——兼谈犯罪学的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学是一门有用之学,而不是无用之学。犯罪学是关于犯罪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确立科学的犯罪观;犯罪学实际上是一种认识人性和社会本质的独特视角和有用工具;犯罪学是刑法学的上位学科,对于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指引作用;犯罪问题是一个公共政策问题,犯罪学具有政治献策功能,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指引作用;犯罪现象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产业",通过犯罪学研究来科学地应对和解决犯罪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学意义。此外,犯罪学研究还具有综合性的知识训练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唯一途径。机构是否合理,人员是否具有相应的素质,工作制度是否健全,决策是否正确等是通过政策执行结果来检验。政策执行是对决策目标进行实践验证,进一步完善决策。政策执行的效果是评估政策效益的客观依据,通过评估,改进政策制定和执行体制,提高政策效益。而地方政府作为公共政策直接实施的主体,如何有效的执行公共政策,是我国地方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公共政策执行的涵义,影响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因素和解决阻碍地方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希望能对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效率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著作财产权行使之自由与限制——以法律经济分析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私法自治之原则下,著作财产权人得依据自己之自由意愿与他人缔结著作财产权之让与或授权契约,使著作财产权得自由转让。然而,基于权利社会化与私法自治有不完善处,于保护考虑著作财产权人之利益同时,亦须考虑社会公共利益,以调和公益与私益。国家对于著作财产权人所享有之著作财产权,应为一定之限制,以符合公共利益。就经济学之理论而言,当资源配置或财产权产生变动,必须变动所增加之效益大于减少之效益时,始符合效率,是限制著作财产权人之行使权利,必须为成本及效益之分析,不得仅以公益为唯一之考量。有鉴于著作权之保护与否及程度,其与国家社会之经济制度具有密切关系,故本文以经济分析之方法,作为讨论著作财产权行使自由与限制之基准,借由经济分析之模式,探讨著作权法与经济学之关联性,检视该法律制度是否可达成效率与财富极大化之目的,以评判保护及限制著作财产权制度之存在功能。准此,本文试以市场机能为基础,于尊重契约自由之原则下,借分析成本效益之方式,探讨契约自由及其限制之必要性,并追求效率及公平之均衡。当限制所产生之效率高于限制之支出成本,为达成效用极大化或财富极大化,始有限制著作财产权人行使权利之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公共政策终结是政策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对政策终结的涵义进行界定。分析我国公共政策终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造成政策终结的障碍因素可以归纳为四点 ;利益因素 ;程序因素 ;成本因素。针对这些障碍因素寻找出一些对策来推动政策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