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 ,跨国界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破坏事件逐增 ,形成对全球和相邻相向国家及地区的严重危害。不同类型的跨国界自然资源环境 ,需要由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国家责任及国际赔偿责任确定 ,也需要与国际环境保护中各类国际公约、宣言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相一致。本文论述了由跨国自然资源及环境破坏构成的过失责任、资源环境保护的国家责任和国际法原则的确定 ;跨国自然资源环境构成国家责任的归咎是与国际赔偿责任及国际公约的规定一致的 ;跨国自然资源环境构成国家责任确定标准 ;解决跨国自然资源环境破坏的国家责任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程度与领域不断拓展。这也使得跨国界污染造成的环境损害问题尤为突出,并且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行为国家应在这些事件中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其中确定跨国污染事件中的国家责任与国际损害责任是其关键。  相似文献   

3.
加强对国际法尤其是国家责任制度的研究,是加入WTO后中国法学界的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国家责任制度着重研究确保各国遵守国际义务,维护国际社会的正常秩序。但是要求国家承担责任的同时,必须考虑尊重国家主权。因此,国家责任制度必须在维持国际法律秩序与不损及国家机关主权之间找出平衡点。目前国家责任的范围包括:对外国人及其财产造成损害的责任;侵犯他国主权、从事侵略战争、严重违反人道主义法等国际不法行为;包括跨国污染在内,不违反国际义务,但对他国造成损害的责任。国际法委员会在1970年决定将国家责任分为国际不法行为的国家责任和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的国家责任。本文所论及的国家责任仅指国际不法行为的国家责任。  相似文献   

4.
论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国际责任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跨国活动的种类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在一国管辖或控制下的法律不加禁止的人类活动给他国的环境及其国民的人身、财产带来损害和威胁的事件屡有发生。现代国际法对此做出相应反应,构建了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损害后果的国际责任制度,以此来调整和平衡行为国和受害国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本文从该制度产生的必然性入手,力图探清其制度的内涵本质。  相似文献   

5.
“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是处理跨国污染赔偿责任的一个里程性案例,其中的原则对后来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相当多的多边环境保护条约吸收了其中的“领土无害使用原则”的精神,国际法委员会在对国际法的编纂和渐进发展过程中也以此原则为指导精神,可以说该原则已经具有习惯国际法规则的地位.1982年《海洋法公约》中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规定也吸收了“领土无害使用原则”精神.在国家管辖海域——领海、专属经济区发生的污染可能危及其他国家领土或管辖下的海域,因此在预防海洋污染方面,该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个可能的情况是他国陆地来源地的污染对本国领海、专属经济区造成损害,或反之亦然.就该案所主要解决的损害赔偿责任而言,它同当代海洋污染的责任制度有很大的差距,后者规定各国主要承担预防义务,其次主要处理船舶污染问题、船舶所有人的赔偿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中叶的托列峡谷号事件到2005年的松花江污染事件,跨国界环境污染问题多年来一直困扰着国际社会,成为各国政府及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减少这种跨国界污染现象的发生,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国际法追责规范,通过追责条文来追究责任国的国家责任,对责任国进行惩罚并对受害国予以补偿。在分析跨国界污染的国家责任现行国际法规范不足的基础上,从跨国界污染的责任主体、违法行为的界定、法律后果的承担三个方面论证了建立跨国界污染的国际法追责规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论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损害后果的国际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一国管辖或控制下的法律不加禁止的人类活动对邻国的资源、财产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种情况要求现代国际法做出相应的反映 ,构建一种国际制度来调整和平衡行为国和受害国之间的利害关系。本文从该制度的基础入手 ,分析了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损害后果的国际责任的性质和法理基础。并结合近年来国际法委员会的研究成果 ,系统地介绍了新近通过的《关于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损害后果的国际责任条文草案》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论危险活动所致跨界损害的国际赔偿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的赔偿责任主要是在外层空间活动方面被接受。国际赔偿的目的并不是实际分担损失,而是分担对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所致损害的补偿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赔偿责任制度,但是并不急于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赔偿责任法律制度。要建立一个成功的国际赔偿责任制度,使受害者能够直接从经营者那里得到损失和损害赔偿,将需要在实体法以及程序法方面进行很多协调,以便外国公民能够向国家法庭或其他机关提出索赔要求。确定最近发生的环境灾难应在多大程度上归咎于没有履行预防责任。明确区分任何针对以下两种行为建立的赔偿责任制度: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和国家责任法下的非法行为。该法律制度还不应妨碍国家法律或国际私法规则下的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9.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大海啸,造成核泄漏事故,不仅给发生污染事故的本国及国民,也给他国境内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或损害威胁。从日本核污染事故引起我国国民的恐慌看,人们终于彻底认清环境问题的国际性。环境损害一旦发生就要追究行为者的责任,目的是为了使受害者得到赔偿。有效地追究行为者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的法律责任刻不容缓,本文从国家的国际环境责任的归责原则入手,来探讨追究国家的国际环境责任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0.
外交特权与豁免是现代国际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实践中,侵犯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事件时有发生,这种行为不仅损害相关国家之间的国家关系,而且损害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侵犯外交特权与豁免的行为是国际罪行,是国际刑法规范的对象,适用普遍管辖原则。该行为在国际法上引起国家责任,因此,从国际法角度追究相关国家和个人的法律责任是受害国的重要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11.
试论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轮溢油事故一旦发生,后果往往不堪设想。国际上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然而我国尚未建立专门的油污损害赔偿制度,种种弊端突显。我国亟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充分借鉴国际经验,逐步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跨国公司的日益发展壮大,跨国公司破坏环境、侵犯劳工权益等违反国际人权法的现象也频频发生。跨国公司的人权责任成为一个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跨国公司人权保护规则目前有国内法、跨国公司自律守则及国际法规则。跨国公司承担人权责任是时代的要求。制定国际公约是跨国公司人权责任实行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3.
跨国并购是目前世界投资的主流,它与新设投资相比更加适应投资者的发展需要。虽然跨国并购直接投资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在我国已经确立,但跨国并购在我国仍存在严重的法律障碍。因此必须完善投资准入立法、证券法和反垄断法,使跨国并购能在真正意义上成为我国的直接投资形式,以增加我国吸引外资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关于跨国并购的法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并购正成为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为充分利用跨国并购大规模引进外资 ,加快我国经济建设 ,应当构建内容协调一致 ,程序高度透明的相关法律体系 ,不断优化我国投资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5.
李萍 《外交评论》2004,(2):85-89
外资跨国并购是当今国际资本流动的新趋势,它反映了跨国公司在面临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战略行为的调整。鉴于这种国际直接投资方式发展的必然性,我们应从开放条件下如何发展国内经济的深层次角度出发,积极主动地利用它,让跨国并购方式在我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控制下交付是国际社会打击毒品犯罪的重要手段,在国际禁毒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跨国贩毒活动,在具体实施控制下交付之前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在决定实施控制下交付之后,可以通过有关的国际禁毒合作途径,与其他国家的侦查机关迅速取得联系,共同采取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做好相关工作,在确保毒品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将跨国贩毒集团一网打尽。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新月"地区毒品向我渗透活动日益加剧,从破获的案件看,其走私贩运毒品愈来愈显现出国际化的突出特点,对我国构成了极大威胁,使得国内毒品问题日益复杂,进而改变了全国禁毒格局.面对我国毗邻"金新月"毒源地的现实,堵源截流,加强国际禁毒合作是解决我国现阶段毒品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开展与中亚国家间的禁毒合作已取得初步成效,进一步广泛、深入地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禁毒合作是维护我国新疆地区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对各国之间的司法合作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作为打击跨国犯罪的利器,引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被判刑人移管制度作为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一个崭新而重要的合作领域,也在我国呈现出形式上从无到有、规模上从小到大的发展势头。引渡被判刑人回本国服刑与移管被判刑人去他国服刑,对象上存在交叉,易被混淆,有必要进行比较分析,厘清两种制度的异同,确保在国际司法协助中能对二者正确、灵活运用,达到打击跨国犯罪、实现惩罚目的的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产品责任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在传统上适用"侵权行为地法作为准据法"这一国际私法原则。随着国际经济往来密切,产品跨国流通频繁,使涉外产品责任冲突因各国法律所适用的准据法规则不同而日益涌现,而我国在此方面规定较为薄弱,使我国在处理类似争端时陷入被动和僵局。结合当前国际通行规范和发展趋势加以研究,力求得出实用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