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个伟大"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重要总结,是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指南。"四个伟大"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从认识论上来看,"四个伟大"源于实践,是我们党对以往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从方法论上来看,"四个伟大"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目的论来看,"四个伟大"的价值旨归共同指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2.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向度。理论向度上,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新时代坚持人民中心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来源与重要的实践指向;现实向度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速构建"五位一体"总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战略与现实之需;价值向度上,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科学判断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
"四个伟大"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又是对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最新要求和具体阐释。"四个伟大"以内在的强大合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它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实践基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逻辑主线,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更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实践的强大支撑,具有丰富的当代意蕴。  相似文献   

4.
实践观是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的哲学根基。从"实践的优先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实践的主体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主体力量的发挥,属于亿万中国人民自己的伟大事业。从"实践的价值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依归,立足中国实际探索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从"实践的理论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破浪前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进行实践观的解读,有利于拓宽其研究视阈,夯实其诠释力度。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必定具有其严密的逻辑构建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的初心,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线;"八个坚持"和"十四个基本方略"则是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顺利衔接的逻辑中介,是方法论,"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浓缩于"八个明确","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练于"十四个坚持";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终点和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遵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应在理论、历史、实践三个逻辑向度相统一中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所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社会革命思想,宣示了新时代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自觉肩负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伟大社会革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适时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品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诸多挑战,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是完成伟大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其次,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社会革命的根本遵循在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遵循,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向,坚持"四个全面"与"五位一体"协同推进的基本途径。最后,要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十九大报告以独立成篇的形式做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绿色发展"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美丽中国"是"绿色发展"的发展目标,二者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成为引领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新时代以绿色发展推动"建设美丽中国",既造福中国人民,也是为全球生态安全、建设清洁美丽世界做贡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四个伟大"阐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即: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四个伟大"所诠释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大智慧、大战略、大谋划,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赋予统战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等一系列的新定位。统一战线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对统战工作的新要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充分展示"五大关系"的新作为。加强新形势的统战工作,必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增强"四个意识",强化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四个自信",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聚焦"四个伟大",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伟大社会实践的不懈探索中,即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过程中,总结、升华和提炼出来的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其历史的形成过程而言,具有历史的维度;就其实践的客观性而言,具有科学的维度;就其实践的主体而言,具有价值的维度。正是这三个维度分别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具有的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新时代"的起点始于党的十八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严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两翼";新时代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贯彻整个思想的主轴,以人民为中心是思想体系的核心;"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总布局从属于战略布局的"两翼";"两翼"目标和主轴目标共同构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目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书写了21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实践观是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的哲学根基。从“实践的优先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实践的主体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主体力量的发挥,属于亿万中国人民自己的伟大事业。从“实践的价值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依归,立足中国实际探索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从“实践的理论性”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破浪前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进行实践观的解读,有利于拓宽其研究视阈,夯实其诠释力度。  相似文献   

15.
"不忘初心"是共产党人不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四个伟大"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不忘初心"是实现"四个伟大"的精神支撑,实现"四个伟大"是践行"不忘初心"的现实追求。二者之间是历史使命一脉相承、精神实践的相互推动、人民立场的相互渗透。新时代要实现"四个伟大"新征程,共产党人必须时刻"不忘初心",牢记入党时铮铮誓词,永葆建党时的奋斗精神,坚守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更加自觉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建设实践,实现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具有深刻的逻辑内因和历史必然性。从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等五重向度审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性,对于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逻辑的理解,进一步凝聚和巩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在新时代各项方针政策的共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与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是中国智慧的新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探究,"四个全面"内含着极为丰富的哲学意蕴:在认识论方面,展现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并与时俱进的理路;在价值论方面,显露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增进人民福,以人民幸福生活为价值目标的导向;在方法论方面,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普遍联系、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历史发展的原则来分析中国问题、解决中国难题。循此理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21世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独立、富强和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迈向新境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和落实"四个伟大"的总体设计,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与伟大梦想紧密贯通。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人民立场观,是在历史继承和实践创新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的运用和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不仅深入阐明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动因,而且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为了谁"、"依靠谁"、"谁来享"等命题进行了具体深入的解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体现出继承性与创新性、系统性与独立性、稳定性与开放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这一理念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彰显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价值追求的精髓实质、本质规定性及大众化的集中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逻辑起点、"四个伟大"的价值彰显、"文化自信"的价值表达构成其基本依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协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时代新人是其根本遵循;"创新制度安排"、"发挥引领作用"、"化为情感认同"等五个维度建构出实践理路。基本依据、根本遵循、实践理路,勾勒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机理和运行规律的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