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当前的土地制度是适应农村多元生产力结构现状的,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因素,但在某些方面有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之处,应在具体的制度安排和操作方式上大胆创新与探索,可采取将土地使用权置换为一定周期的持有产权等措施克服矛盾。  相似文献   

2.
论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使用权运作之基本原则曹磊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土地使用权运作之基本原则,指的是贯穿于开发区土地使用权远作之中的指导思想,是规范开发区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与转让的基础和核心。基于开发区“大力引进我国急需的先进技术,集中举...  相似文献   

3.
划拨土地使用权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年代。改革开放后,在建立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同时,也继续沿用了划拔土地使用权制度。然而,划拨土地使用权定位和制度执行的混乱导致隐性市场的出现,直接阻碍了统一有序的土地市场的建立。笔者分析了弊端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此提出区分两种划拔土地使用权,建立新型的土地利用“双轨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土地权利是土地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自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制定了许多有关土地使用的法律法规,初步建构了土地权利体系,如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等。但我国目前土地权利的状况不尽人意。首先是我国土地权利不统一、不规范;而且现在我国尚无一部对土地权利做出统一、系统规定的法律,有关土地权利的规定只是散见于宪法、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规章中。这就给认识土地权利带来了一些障碍。为全面认识土地权利,现从土地权利人的角度,就现行法律法规中的土地权利问题作一简要法律分析。一、国有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各地土地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征收补偿不到位、“非法征收”、强制征收等问题。土地是农民的生活保障,牺牲农民的生活保障来换取“圈地的GDP”,显然是不足取的。“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制度问题,而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土地所有制问题,产权又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包括土地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它关系到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全局。  相似文献   

6.
论破产案件中土地使用权的处理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依法破产和政策性破产中土地使用权的处理原则做了探讨。以划拨土地使用权为标的物设定抵押时,其变卖所得中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款额属于国有财产,其他部分抵押权人可优先受偿。政策性破产文件规定破产企业的土地使用权无论是划拨取得还是出让取得,无论是否设置抵押,其变卖所得均要优先用于破产企业职工安置是不妥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土地使用权入股破产企业的,该集体土地使用权应当作为破产财产分配。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标志着我国将进一步参与和融入世界经济贸易和国际经贸法规体系。中国农业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唯一的选择就是抓住机遇,发展自己。通过农业“绿色”立法,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农地使用权立法,推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农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使土地使用权市场化、货币化、股份化,促使农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的土地权利制度是在以市场化为目标取向的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现行的土地权利制度里,承载着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以及实现社会个体对土地财富的分配是土地的使用权制度。承包合同(债)、登记制度不健全、受让主体范围限制、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的缺失是当前制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土地租赁论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已成为事实,但如何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依《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9条规定,分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租赁、作价出资或者入股三种方式。实践中往往采取以土地使用权出让为主,土地租赁为辅的模式,但是从土地使用权出让理论的形成历史以及其他国家的法律规定来看,土地使用权出让就是土地租赁,我国应在今后的立法中抛弃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理论,采用土地出租的理论,避免重复立法。  相似文献   

10.
农业可持续发展途径:完善农村土地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对于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已成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遵循农村土地流转基本原则;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规则,确定土地使用权的物权化;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注重宣传与更新观念;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允许与鼓励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或交易;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制度,强化监管;优化农村土地流转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土地制度是农业成长发展的根本原因。作者通过对桂台两地农业土地制度变迁的比较分析 ,全面地分析和评价土地制度在农业现代化乃至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大而深刻的作用 ,提出完善现阶段广西农业土地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依法予以转移的协议。转移土地使用权的一方为转让方,接受转移的一方为受让方,双方转移和接受的是土地使用权,而非土地所有权,因而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有别于其它权利转移合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实行土地有偿使用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土地使用权转移(含出让和转让),是实行土地有偿使用的重要形式。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再转移的行为,包括  相似文献   

14.
一、土地使用权交换的法律属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土地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既是土地物质,又是土地资本。在法律上属不动产范畴,这就决定了它在商品交换中的特殊法律关系。 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法律关系,是基于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代表国家)与土地使用者(受让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的力度并未使农业落后状况得到根本改变。改革土地制度、明确土地权益关系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强土地立法、明确土地制度中的权益关系、规范土地交易、鼓励土地集约化经营、加快土地权益证券化等是进行土地制度改革、理清农村产权关系的重要举措,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土地对国家、法人和公民来说都是一项很重要的财富,它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国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并将转让土地使用权所得作为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均有法律规定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可以分离,其转让也是有偿的。而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确立则是处于初创时期,许多地方尚不完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强调 ,农民是独立劳动者 ,对农民的个人财产 ,不允许采取剥夺的办法。因而 ,要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 ,只能走合作制道路。原苏联曾经建立的集体农庄和我国曾经建立的高级社、人民公社 ,已经偏离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倡导的合作经济道路 ,不同程度犯了剥夺农民财产的错误 ,因而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家庭承包制是一种新型的合作经济形式 ,改变了传统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把土地使用权还给农民 ,显著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还必须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实现农民土地使用权的长期化、资本化、物权化、法律化 ,并具体落实到农户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农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以土地使用权农户所有为核心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确立,使我国农业取得历史上最好的收成。但此后我国农业连续几年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严峻的现实,令人深思。笔者认为我国农业所面临的两大问题是:外部环境不成熟,内部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外部环境固然重要,但决定我国农业命运的真正动力还是农业和农村自身,因此,当前应以完善土地法律制度为核心,健全农村和农业生产的内在动力机制,逐步推动外部环境的改善,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农业和农村得到真正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体现了传统民法以归属为中心的理念,而学者对此却颇多争议.通过对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性质的分析,选择了三种主要的法律变革的思路及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法律经济学的思路分析我国应有的模式选择,以求对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法律变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是具有“两栖”身份的农民,在我国普遍实行减免农业税政策的背景下,对农民工进行农村土地选择意愿的调查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应努力消除城乡不对等的二元政策,建立可行的农民土地使用权转让制度,使城市化和农业规模化走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