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证据带给行政执法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证据作为一种崭新的证据种类已经在执法实践中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但由于现行法律还没有对电子证据给予明确的规定,因此,有关电子证据的概念问题、其法律地位的界定问题、其法律价值的评价问题等应是电子证据研究的首要问题。此外,研究电子证据可以对具体的行政执法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即时性交流方式已经融入到了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民事纠纷涉及到网络即时性交流方式中的电子聊天记录证据问题。电子聊天记录作为电子证据的一种,对其进行准确的界定和分析有利于更好地了解电子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存在时所特有的无形性、多样性、易破坏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电子聊天记录进行准确的法律定位,将电子聊天记录中的不同内容在现有的证据体系下进行具体的分类,有利于更好地认定电子聊天记录证据的证据力和证明力,为电子聊天记录证据的运用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子证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两者已渗透到社会的许多方面,甚至成为了一部分人不可或缺的生活部分,从而对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产生了广泛影响,植根于社会的司法领域不可避免的会涉及、运用电子证据。由于电子证据精密性、脆弱性等多重特点,对传统的证据理论提出前提未有的新挑战,本文通过对电子证据特点的分析,在英美和大陆法系中电子证据规则比较研究基础上,对我国电子证据的可采性、电子证据规则等问题提出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4.
刑事电子证据的收集与运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电子证据作为证据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已被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图际组织认可。我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和《关于检察机关侦查工作贯彻刑诉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法律文件中都有对刑事电子证据的规定。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为刑事案件中的电子证据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我国的电子证据制度还处于初始阶段,对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电子证据的收集、电子证据的运用等缺乏系统规定,应从这几个方面对我国刑事电子证据制度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证据在各类司法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与此相对应,我国在电子证据的理论研究和具体操作规范上还不完善。本文中笔者针对目前电子证据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电子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情况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对今后加强电子证据的取证工作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电子证据的证据资格是研究诉讼主体在诉讼活动中提出的电子证据能否被采纳以及采纳的标准问题。证据必须具有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刑事电子证据亦不例外,必须经过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的检验,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使得网络侵权等案件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这类案件诉讼的关键就是电子证据的收集和保全。电子证据为公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我国目前在互联网电子证据保全方面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互联网电子证据保全公证的现状和问题,对互联网电子证据保全公证的缺陷提出了一些建议与行之有效的对策,以期对构建新型网互联网电子证据保全公证体系有所助益,进一步规范互联网电子证据保全公证的操作规程,促进网络行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信息的飞跃发展使证据学研究乃至证据立法面临诸多考验。在证据信息化的大趋势下,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依托的电子数据在证明案件事实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确认电子证据的概念及特性的基础上,揭示了电子证据必须经过立法确认的事实,并指出了电子证据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以引起立法注意。主张将电子证据可以并且必须作为新的证据类型列入法定的刑事证据清单中。  相似文献   

9.
随着手机用户的快速增长,手机短信发送数量惊人。手机短信作为证据已运用于各种刑事、民事案件中,其作用不可忽视。手机短信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经由通信网的业务承载平台传输的,其发送方或接收方中至少有一方为手机用户的,能在手机上以文本、数字、图画、声音或者多媒体等形式展现出来的电子信息资料及其派生物,其性质是电子证据。本文从手机短信技术原理出发,全面阐述了手机短信的存储方式和主要特征,认为手机短信证据是一种特殊的电子证据,并提出电子证据应当被列为一种单独的诉讼证据,并对手机短信证据的证据能力、证明力、收集和保全等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0.
电子证据现象反映了证据的可信度问题即所有证据形式都会被修改,所有的证据形式都面临着可信度危机。证据的可信度除了与证据的取得过程有关,还与证据提供者的可信度有关。在证据取得过程合法的情况下,证据的可信度将直接取决于证据提供者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