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犯罪心理画像主要是运用精神分析、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对与犯罪有关的行为进行分析,以提供犯罪行为人最为可能的人格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等信息,从而协助侦查机关确定侦查范围的一种技术和方法。近些年来,犯罪心理画像已越来越多的引起侦查学界的关注和兴趣。然而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犯罪心理画像的适用条件、研究方法、以及厘清刑事科学技术与其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将其应用于侦查实践之中。犯罪心理画像可适用于任何刑事案件,关键在于通过剖析、研究个案中犯罪行为人的心理,积累行为资料,为侦查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案例指导。  相似文献   

2.
过去数十年里,犯罪心理画像(criminalprofiling)在国外的一些国家得到长足的发展,日显成熟,逐步成为侦查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侦查技术和法庭科学,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通过查阅和编译国内外相关资料,从历史的角度重点论述犯罪心理画像的研究对象、在侦查中的运用、分类方法和发展历史,以期为加强犯罪心理画像在我国的本土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犯罪人罪后行为分析技术在追逃、制止继续犯罪、收集犯罪证据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侦查价值,它的理论基础是托尔曼关于犯罪环境、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的三大变量理论,其事实基础包括内外两方面的因素。从本质上看,它属于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范畴,是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继承,但是并非简单的继承,而是发展基础上的基础。它延伸了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思维过程,同时拓宽了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应用对象、适应的案件类型,以及实施的目的等。  相似文献   

4.
犯罪心理画像是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以及统计学研究资料,通过对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刻画和描绘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从而协助确定侦查范围的一种方法和技术。犯罪心理画像是科学的,其和刑事侦查具有一致性,但又不同于刑事侦查,其适用与否取决于犯罪现场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犯罪心理画像的准确性现在还缺乏一个客观的测评标准,要防止犯罪心理画像操作中过分依赖犯罪行为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统计分析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犯罪现场重建技术与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发展迅速。其中,犯罪现场重建是对犯罪客观过程的整体构建,犯罪心理画像则可以看做对犯罪行为人主观精神状态及其个体特征的描述和再现。犯罪现场重建和犯罪心理画像各具优劣,目前不能相互替代,因此,在实际的侦查过程中必须将两者有机整合才能确保准确地刻画犯罪行为特征、动机特征和犯罪者的人身特征,从而为侦查活动服务。  相似文献   

6.
犯罪现场的心理痕迹客观地反映了作案人的心理意识和活动,它具有客观普遍、抽象特殊、相对稳定等特征。通过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获取作案人的个性特点,犯罪经历、动机、行为以及无意识心理痕迹等特征,能够为作案人进行心理画像,并为案件串并、侦破提供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原理主要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即依据犯罪行为与犯罪心理一致性原理,从犯罪人的行为特征分析犯罪人的人格特征,从而描绘犯罪人的性别、年龄、种族、职业、文化程度、技能、社会地位以及生活习惯等特征,以此为侦查工作提供线索。变态杀人案件一般具有系列性、伴有性侵犯或者杀人后碎尸、抛尸等特点,行为证据丰富,案情带有较显著的心理痕迹。在变态杀人案件侦查中,犯罪心理画像技术能够通过对犯罪心理痕迹的提取、分析,刻画出犯罪人的性状,进而缩小排查范围,明确侦查方向以协助侦查。  相似文献   

8.
犯罪心理画像可以依据犯罪行为进行刻画,也可以依据犯罪心理痕迹进行刻画。犯罪心理痕迹一般包括实物型、言表型、印象型、生理型四种。犯罪心理画像的逻辑形式,有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式画像和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式画像。在犯罪心理画像实践中,归纳式画像和演绎式画像应当结合起来应用。犯罪心理画像的实践层次分为个案心理画像和技术指标体系的建立,其中技术指标体系的建立有赖于归纳式画像的应用和综合。  相似文献   

9.
关于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本土化应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心理画像是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以及统计学研究资料,通过对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刻画和描绘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从而协助确定侦查范围的一种方法和技术。在国外司法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行为证据也被纳入刑事诉讼证据体系中,但在我国的本土化应用中还存在不足。因此未来我国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运用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整合公安信息资源,建立犯罪心理画像指标体系以及开发适合我国刑事侦查需要的本土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编题是犯罪心理测试能够取得成功的可靠保障,要实现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编题,就必须在犯罪心理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了解犯罪案情,同时也要遵循犯罪心理的规律,准确把握作案人大脑中存储的独特犯罪心理痕迹,犯罪心理痕迹是区别作案人、知情者和无辜者的唯一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1.
对同一认定原理的价值定位关系到侦查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乃至整个侦查学科自身的发展。同一认定是侦查活动的基本手段,贯穿于侦查的全过程,是侦查的最终目标。同一认定原理是侦查学的特定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12.
同一认定理论在侦查中的继承与拓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统的侦查理论和侦查实践中,同一认定理论仅仅作为刑事侦查技术即技术鉴定的理论加以应用,这不仅在内容上限制了同一认定理论的应用,也在客观上限制了对同一认定理论研究的深化。本文通过详细的实证和分析后认为,同一认定理论在认定的主体、认定的客体以及认定的种类等方面都有较多、较广的拓展。同一认定理论不仅贯穿于侦查活动的全过程,而且贯穿于侦查活动中各项侦查措施和侦查手段中,与侦查活动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侦查学“基础理论”问题必然产生,其目的在于追求侦查学理论的“科学化”。建构“科学”的侦查学理论,首先,要把握好“侦查学科学研究关系”和“侦查业务实践关系”这两对抽象关系的区别与联系,明确研究对象;其次,要在一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下,形成自己的独特研究方法。侦查“科学”理论包含了定义和特征、原理和规律以及宏观控制方法等部分,具有事实学的意义。该理论既是侦查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同时还可以成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事实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完善我国侦查讯问理论体系是必要的。在目前我国侦查讯问中,心理战的观念和理论尚未成形。根据古代兵法思想、犯罪嫌疑人心理分析和侦查讯问策略等相关理论和我国实际情况,我们应对侦查讯问中心理战加以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侦查学研究从上世纪30年代起,至今已逾七十余年,但迄今为止,学界内外对于侦查学的学科性质仍是莫衷一是,观点众多。这与今时今日之侦查学的发展水平极不适应。本文从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学界观点等角度入手,展开对侦查学学科性质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论诱惑侦查"有限适用"理论及其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诱惑侦查"有限适用"理论来源于主要西方国家和欧洲人权法院对诱惑侦查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其基本精神是既不绝对地禁止诱惑侦查,但又不是无限制地滥用诱惑侦查,而是对诱惑侦查的适用采取严格限制的"有限适用";对于其限制条件,本文将其归纳为七个方面.在借鉴方面,本文针对我国学者对诱惑侦查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重点研究和论述了侦查权的法律根据和理论基础、诱惑侦查的概念、性质、合法条件以及在诱惑侦查的场合中侦查人员和被告人的责任等重大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侦查逻辑理论中,评价和选择侦查证据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侦查证据的效用的差异性,它也关系着对侦查假说的评价、修改和取舍。侦查逻辑中的证据效用差异性是侦查证据相对于侦查假说的效用的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且我们可以在现代归纳逻辑的框架内构造刻画这种差异性的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科恩的归纳支持分级理论。  相似文献   

18.
诱惑侦查是刑事诉讼中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是我国犯罪侦查理论研究上的一个全新领域。诱惑侦查虽然在实践中大量存在,但我国现行法律无力制约诱惑侦查,其合法性一直颇受争议。从犯罪侦查的发展趋势来看,诱惑侦查是值得研究的一项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应首先从分析诱惑侦查的概念入手,探究诱惑侦查的合法性,进而提出构建我国诱惑侦查法律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侦查学研究存在着未能对"侦查学"的概念进行科学合理的界定,想当然地总结侦查学的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结构不合理,对侦查学原理的认识混乱,侦查方法理论成果未能很好地指导实践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了中国侦查学研究存在着不足,因此要加强侦查学基础研究才能促进侦查学学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补充侦查作为一项侦查制度看似细小,却直接导致了一系列使制度被虚置、人权被侵犯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实际和理论背景。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分析这些实际和理论背景的基础上对支撑补充侦查制度的理论进行探讨。只有建立正当法律程序在刑事侦查中的指导地位,并从理论和制度上进行重构,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补充侦查存在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