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工作积极转换思路,不断拓宽领域,政府与民间同时并举、政党与议会齐头并进、双边与多边多管齐下、政治与文化、经济等同样重视,是一种名符其实的总体外交,呈现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层次、全方位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工作积极转换思路,不断拓宽领域,政府与民间同时并举、政党与议会齐头并进、双边与多边多管齐下、政治与文化、经济等同样重视,是一种名符其实的总体外交,呈现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层次、全方位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3.
公共外交相关概念辨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志永 《外交评论》2009,26(2):57-66
对于公共外交、人民外交、公民外交、民间外交、公众外交这些概念,国内外一直没有进行较好的区分,以致出现混用的现象。事实上,这些概念在历史起源与发展、行为主体与客体、理论依据、时代认知、宗旨目标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别。认识、理解这些差别,对于理解中国外交话语的历史变迁与中国当下的外交转型,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多年来中国妇女民间外交工作的特点,分析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妇女民间外交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如何促进妇女民间外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延边地区民间外交活动情况为例,叙述了民间外交活动在对外宣传,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官方外文活动等方面的贡献以及民间外交工作的广泛性、包容性和灵活性的特点。阐明了民间外交活动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华民族的整体复兴,我国传统的文化学术——"国学",正日益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重视,特别是在当代国际关系和外交工作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外高层领导人常将国学知识大量运用到外交实践之中。"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这五方面的国学知识,都在我国当代外交实务中得到具体运用。目前在外事外交和国际关系研究与实践领域,我们理应更加重视对青年学生、翻译人员以及外交官员加强国学知识教育,健全其国学素质,为21世纪我国国际关系、外交事务领域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7.
邢悦  ;李智珩 《外交评论》2014,(6):125-139
21世纪以来,"韩流"在中国的风行不只是一个文化现象,韩国政府是"韩流"背后的主要推手。随着中国在世界和东亚地区影响力的日益增强,韩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华公共外交。而"韩流"是韩国对华公共外交的主要资源。韩国政府通过制定和推广"韩流"的文化战略,设立专门推广"韩流"的政府机构,以政府主导、政府指导企业和政府引导民间三种方式来实施对华"韩流"公共外交,并取得了显著效果。"韩流"公共外交的成功除了韩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韩国政府与企业、民间的密切合作之外,韩中两国稳定的政治关系、两国文化上的相似性、"韩流"在推广过程中注重文化交流的双向性以及大众的参与,也是促使其成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在保持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连续性的同时,也展现出新趋势和新特点。在战略和宏观层面,外交服务内政的主要任务和外交总体布局基本维持不变。在具体政策层面,仍然重视对美关系,提出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在海洋权益争端和朝鲜核问题上,一方面保持原有政策的连续性,另一方面行动更为积极,政策更加明确。在操作层面,"首脑外交"更加活跃,国家利益在对外关系中的坐标作用更加突出,外交工作的全局统筹、顶层设计、中层协调和一线执行等都得到强调和重视。这些新趋势是改革开放以来成功外交的延续,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家身份以及中国与国际社会互动的要求,是中国政府和社会环境变迁的客观结果。这一发展趋势将会延续下去。鉴于影响中国外交的因素在增加,未来中国外交将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亟须在不同观念和利益、国内和国外、维稳和维权、国家利益和正义原则之间尽量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的国际战略新思维与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的外交国际战略思想一脉相承,而又牢牢植根于冷战后和新旧世纪之交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的崭新实践之中,汲取了当今世界各国国际战略思想的新经验和新营养,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和风格。概括起来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领会和理解。一、江泽民对邓小平外交和国际战略思想进行了高度科学的概括,确立了新世纪走向民族复兴的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活动的基本准绳和指导思想。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受命之初,正是国内政治危机刚刚平息尚等深入解决,国际资本主义,特别是西方顽…  相似文献   

10.
杨闯 《外交评论》2005,(6):68-74
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外交的地位与作用没有因新闻媒体的挑战和首脑外交的活跃而降低。驻外使领馆的外交调研是外交决策的基础工作,是为外交决策服务的。本文主要论述外交调研工作的重要性、驻外使领馆不同的外交调研的要求与分类、调研工作的一般规律和对外交调研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外交思想。江泽民外交思想指导中国外交取得了辉煌成就,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成为新世纪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公共外交与政府外交构成中国的总体外交格局。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而新的世界形势和中国国情为公共外交提供了更广阔的运作空间。2009年中共中央提出的国际战略新任务为中国公共外交指明了方向。公共外交工作者的当前努力目标,应当是加紧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提高公共外交战略谋划和战术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 ,中国外交理念经历了五大变化 ,包括外交从受意识形态制约转向按国家利益要求选择对外政策 ;从反体系外交转向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体系 ;从简单地按敌我友划线制定对外政策转向不结盟和全方位外交 ;从在美苏两超中作非此即彼的选择转向独立自主 ;从以政治、军事安全为外交主要任务转向重视经济外交等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最主要的时代特征当属于大国性,这种大国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大国外交和大国崛起,大国崛起是一个历史进程,大国外交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时代主题特征,大国外交伴随着大国崛起进程对当下以及今后中国外交的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理解新形势下中国的大国崛起和大国外交,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寻找中国外交大国性的重点布局以及主题实践。从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实践来看,周边地区是中国崛起的主要战略依托,并依此重点以经济外交为主要着力点,构建中国崛起的大国秩序。  相似文献   

15.
文章强调中国外交学学科建设必须与整体外交工作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文章结合我国外交实践的新发展,遇到的新课题,例举了10个方面的问题应作为进一步加强外交学理论研究的重点,例如,对当今时代主题,多极化全球化两大趋势,建立国际关系新秩序的系统的理论阐述;对中国外交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中长期战略问题的研究;以及外交与树立中国形象、外交与国内建设、外交与安全、外交与非政府组织、外交与大众传媒、外交业务与技术、外交与队伍和机制建设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理论探讨,使外交学更好地服务于外交,指导外交实践。  相似文献   

16.
傅耀祖 《外交评论》2003,21(1):8-14
党的十六大高举邓小平理论、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了全党全国在新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和推进各项工作的方针政策。江泽民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指出当前中国外交要:一、把握时代特征,二、推动世界两大趋势的发展,三、实现国际外交四大主张,四、继续落实六项外交政策。我们要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切实贯彻十六大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结合《纲要》论述邓小平同志关于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其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三个部分的内容 ,阐明了《纲要》的如下特点 ,即 :始终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精髓这一重要原则 ;正确论述了邓小平外交思想是对毛泽东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并指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坚持和贯彻邓小平外交思想且有所丰富和发展的情形。《纲要》忠实于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精神 ,结合邓小平同志的外交实践活动 ,进行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18.
任何外交都离不开话语实践,就如任何意识形态离不开语言这个"物质外壳"一样。60多年来,中国外交从和平话语到革命话语再到和平与发展话语、合作话语的变迁,真实记载着中国外交不断成长的历程,体现了中国外交中的和平观念、革命观念、发展观念与和谐观念对中国外交实践的导向功能、整合功能和辩护功能。  相似文献   

19.
民间外交,即非官方外交,是由不具有国家外交正式资格的法人组织或自然人所开展的带有明确外交目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它具有明确的政治或外交目的性、广泛性、灵活性和稳定性。作为一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外交在当今时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东亚认同的发展与培育,是塑造东亚共有利益的有效途径和政府间外交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作为我党第三代领导核心和东方社会主义大国的政治家,以高远的战略视野,恢宏的全局谋划,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纵横捭阖地实践着新型政党外交方略。通过新型政党外交,跨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扩展国家关系领域;通过新型政党外交,跨越国家关系鸿沟,实现国家关系新的突破和发展;在"新国家安全观"中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适时把经济因素注入政党外交领域,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在更高层面上丰富了国家关系内涵,维护了国家综合安全,提升了国家综合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