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伟辉 《理论前沿》2006,(13):35-36
一、“八荣八耻”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评价的标准。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地阐明了道德评价的标准,对倡导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评价的标准。道德评价标准是判断行为善恶的价值尺度。它是一定社会、阶级或集团所倡导或实际通行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每个时代、每个民族的道德评价标准,归根结底是由那个时代那个民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也极大地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道德和生产力是两个具有不同内涵的概念和范畴 ,道德标准和生产力标准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二者的区别看 :(1)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属于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反映社会发展的精神状态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反映社会物质水平 ,属于物质范畴 ,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基础 ;(2)道德标准是指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 ,用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作为衡量他人和自我行为的尺度 ,来评价或判断人们行为是…  相似文献   

3.
准确的道德评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不仅需要正确的道德理论,而且要有科学的操作方法。进行道德评价时,要有正确的立场,要掌握科学的评价标准,要把评价对象的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认真分析其行为的目的和手段,并全面把握其能力水平、主观努力程度和劳绩的大小。特别是对评价对象的人格品质和偶然行为应分别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道德评价标准是一个层次结构系统"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人的完善",这是评价历史上和现实世界一切社会大群体的实践活动的宏观标准,也是根本标准;"是否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规范,是否有利于国家、人民、服务对象、协作团体的利益",这是评价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社会团体的整体活动、行为的中观标准;"是否有利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是否有助于行为主体自身的健康成长、全面完善和价值的实现",这是评价每个个体的道德行为的微观标准.其中,宏观层次是标准系统的基础、根本,中观层次和微观层次是宏观层次的补充、完善和具体化.道德评价的具体过程是复杂的,因此,要将三个层次的标准要素结合起来,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科学方法,力求做到正确而又相对精确地进行道德评价活动.  相似文献   

5.
荣与辱是对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一对伦理范畴,是社会评价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两个重要尺度。荣辱观就是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用光荣和耻辱两个概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而形成的道德观与价值观。荣辱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1]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荣辱观表现为把高贵的身份和特权、显赫的门第官爵和等级以及剥削来的金钱财富作为确定人的价值和行为荣辱的标准,而无产阶级则是以集体主义为基础,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看作是最大的光荣,反之为耻辱。无产阶级荣辱  相似文献   

6.
和谐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相应的警察道德作为其基础和调节方式。警察道德评价是警察道德从应然转化为实然的杠杆,是形成警察良好职业道德品质和风尚的重要条件,对处理好警民关系具有行为诊断、约束、激励和导向功能。建构科学的警德评价机制应确立发展性的警察道德评价观,建立与和谐警民关系要求相一致的警察道德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制度,从而积极有效地发挥警察道德评价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7.
节约型社会道德观的基本内涵包括道德准则、道德价值取向、道德动机、道德评价标准.合理消费、勤俭持家、增产节约、勤俭建国是节约型社会的主要道德准则;节俭、节约节能构成节约型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节约型社会中人的道德动机应当具有思想性、自觉性、坚定性和原则性,与道德活动达到高度的统一;道德评价与自我评价是人们认识个人与社会道德现象的有力工具.能否遵循正确的道德准则、坚守科学的道德价值取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动机和较强的道德评价能力,已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之所在.节约型社会道德观的主要特征是以人为本、寓和谐于发展之中,深刻认识与理解这些特征,将有利于人们观念的更新、文化心态的调整和文明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社会或组织为维系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利用规范对其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约束和调 整。越轨行为是人们违背或偏离社会规范的对现存社会秩序具有破坏性并受到否定性评价的行 为。对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可归纳为政权控制、法律控制、道德控制、纪律控制、习俗性控制、舆论 控制等。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们传统的道德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道德领域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凸现出来。传统的道德评价尺度已不能为人们提供正确的判断依据 ,需要重新确定一种新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品德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经常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行为性、伦理性、稳定性。品德的行为性,是说一个人的品德总是有其外显行为来表现的,人们总是根据其外显行为来作道德评价,无行是很难说有德的。品德的伦理性,是指品德行动是一种合乎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的行为。它是由一定的道德观念、伦理思想支配的行为,其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依据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伦理思想、伦理道德,是处理人事和人际关系的应遵循的准则。可见,离开了伦理道德,也是不成其为品德的。品德的稳定性,是说合乎伦理的行为中,其态度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是稳定的,是习惯化了的。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品德定义为一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