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根据网络集群事件的基本要素,可构建以现实社会和网络空间为外部环境,以参与者、信息传播活动和事件发展进程为维度的网络集群事件生成模型。参与者在网络集群事件中经历由个体体验、到群体围观、到形成共同信念、到淡化与转移等心理、行为变化过程。网络集群事件信息传播活动可分为“碎片化”传播、扩散化传播、聚集化传播和衰减化传播等阶段。网络集群事件存在由散点引爆、热点聚集、群体极化到事件终结的过程。现实社会和网络空间以及两者的融合、互动,则构成了网络集群事件的社会空间。  相似文献   

2.
在当下网络热点层出不穷、各种网络现象异彩纷呈的媒介大环境下,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现象中活跃的一个分支,成为网络传播中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本文从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分析了此类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过程和传播驱动力,以此对基于社会公共事件的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机制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传播学中的传播理论长期以来对心理战的理论研究、实践运用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传播中介理论中的“守门人”理论和意见领袖理论使心理战特别是大众传媒心理战更加注重中介因素的影响;传播的受众理论使心理战的信息传播更加具有针对性;传播的效果理论使心理战的策略和技巧不断成熟;传播的批判理论不仅使心理战上升到战略层次上,而且成为发展中国家心理战防御思维的主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浅析网络媒体对公共关系实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网络突破了以往许多传统媒介地域性传播的局限性 ,极大地推动了公关实践的全球化 ;网络为公关人员提供了新的强有力的可控媒体 ,使公关人员在传播活动中处于前所未有的有利地位 ;“多对多”的网上传播模式有利于组织实现双向对称传播 ,“关系管理”被日益提上日程 ;网络传播中信息接收者推动传播 ,从而使得信息的“质”的重要性大大超过了“量” ,要求公关人员更多地关注信息的质量而非数量。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以后,美军顺应信息传播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和反恐战争的要求,提出了“战略传播”这一概念。与传统的信息传播相比,战略传播具有以下鲜明特点:强调受众的选择;强调多种传播机构的联合;强调对事件的全面、快速反应。研究美军战略传播的特点,可以为我军对外宣传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从战略高度上看待;加强对受众的研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自组织理论是一种系统理论,它最初针对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生命体的结构,后来这一理论的应用范围又扩展至数学和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将自组织理论引入到传播学研究,分析网络人肉搜索现象是学术探索的一次尝试。自组织理论在传播学中的应用广泛,以“铜须门”事件作为研究案例,分析人肉搜索现象的发生和发展机理,我们能够为处理人肉搜索现象及其类似的网络舆论事件寻找出更好的解决途经。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这对坚持正确导向,推进守正创新,加强舆论引导,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发挥好主流媒体在主流思想舆论引领中的“定海神针”“中流砥柱”作用,在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过程中,切实担当职责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抢抓机遇,精准发力,进一步创新理论工作实践,对理论热点快速反应,社会热点事件及时回声,是推进理论传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的理论传播实践与探索为例,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整合资源,做活理论宣传阐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大众传播的相关理论为背景,分析手机短信的传播特点,结合实践的研究方法,并运用传播学、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总结出手机短信的社会影响及其产生的原因。本文的主要框架:1、对手机短信传播特点进行剖析,运用传播学理论指出其存在的现有缺陷;2、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短信传播对社会的影响:一是手机短信传播给传统的社会信息传播格局带来的冲击;二是对人们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网络群体性事件信息难控,传播难管,信息真伪难辨,信息交流群体极化性倾向严重的现状,呈现出网络舆情热点往往直接演变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加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循环及网络舆情的广泛传播,增加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处置难度,网络舆情易被敌对势力利用致使网络群体性事件性质改变.公安机关应采取增强网络群体性事件防范能力,增强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驾驭能力,提高网络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水平,提升网络群体性事件矛盾化解水平等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从近年公安部门处理警察形象危机事件的传播过程看,公安部门基于某种明确的传播目标而发出的信息往往不能达到主观预期的效果,各种噪音阻碍了传播的有效性,使得信息失真严重,不仅不利于警察形象的改善,反而给警察形象带来更大的损害。根据传播学理论,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信道、受众三要素都会产生噪音,应利用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来加强信息收集,增加信息冗余并及时反馈信息,降低噪音危害,确保信息的有效到达。  相似文献   

11.
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舆情是群体性事件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主要特征有:流言广泛传播,难以实施有效控制;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信息交流呈现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网络舆情常直接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间接推动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为加强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应重视网络维稳信息的收集与研判;加强网络管理,完善网络把关;建立网络舆情控制与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形成舆论强势;建立网络评论队伍,引导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2.
信息网络传播权利限制的学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学术界认为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限制未必适时的舆论 ,作者从网络传播的社会功能、社会作用与社会责任看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制之必要性 ,从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看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制之可能性 ,从网络环境与信息交流的特性看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制之迫切性 ,探究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限制的理论与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3.
网络在给人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谣言滋生的问题。谣言的传播带给社会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学界有关网络谣言的研究逐渐增多。文章在总结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谣言的传播机制,认为政府在治理谣言方面应起到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网络犯罪呈现出增多的趋势,它与传统的犯罪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应对网络犯罪中还存在许多制约的因素,同网络犯罪作斗争是一场艰巨复杂的持久战,必须齐抓共管,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5.
信息网络传播权有别于复制权、发行权和广播权,是一种独立的著作权权利.刑法应对<著作权法>规定的一些著作权侵权行为予以犯罪化;规避或者破坏网络技术措施的行为应该在现有刑法框架内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而不必进行新的刑事立法;对网上提供、传播国家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之行为,应加大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6.
关于网络传播与著作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通过的WCT和WPPT两项条约规定作者在网络传播中享有传播权、解密权、复制权、修改权、删除权、权利管理信息权、下载出版权、报酬权.目前,我国网络传播著作权方面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有关法律制度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7.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有复杂的经济和政治原因,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的不和谐、人民群众认识水平差异、敌对势力的鼓动、政府在应对事件过程中方式方法欠妥等.与传统群体性事件相比,网络群体性事件有规模巨大、破坏力强等显著特征.网络属于新生事物,网络群体性事件也是我国面临的非传统安全之一.能不能做好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管理,已经成为政府管理能力的试金石.只有不断地加强政府管理的效率,加强网络立法,加强网络监管,区分事件性质,打击网上敌对分子,网络才能成为一片净土,成为广大网民的“美丽世界”.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繁多,各种群体性事件不断滋生,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依托网络进行策划、组织和联络的群体性事件在网络上也蔓延开来。自媒体时期网络的群体性事件,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认真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分析其生成机理,最终掌握其治理规律,对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以及信息网络的普遍发展,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黑客、病毒、盗版、窃密等一系列网络犯罪无孔不入,进而使应用计算机进行网络活动的单位、个人均有面临侵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如何遏制计算机网络犯罪,已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新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互联网上的名誉侵权及其侵权责任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新兴的第四大媒介,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网络传播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影响广的优势,使得传统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由于网络的这些特点,也使得网络名誉侵权伴随着网络发展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引起法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