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公安院校坚持"政治建校、政治育警"办学方针,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公安人才为靶向。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不仅要强化过硬的专业素养,更要塑造信仰坚定的忠诚警魂,这是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主线。实现公安院校铸魂育警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思政课为主渠道、主阵地,同时加强专业课协同教育,融合校园日常教育,完善校局合作机制,从而建构公安院校"三全"育人、多维协同的忠诚警魂培塑体系。  相似文献   

2.
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进行专业思政教育,是公安院校忠诚教育的重要抓手。《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课程作为公安技术类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独立实验课,理应承担其应有的育人功能。基于课程属性与学情分析,公安专业实验课程可通过转变师生"教"与"学"理念、提升专业教师思政教育能力、树立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以及完善课程考核评价等路径融入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公安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实施课程思政是公安院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手段。以《危险物品管理》课程为例,梳理、筛选、优化课程内容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凝练出系列思政主题单元,形成"警察职业素养"育人主题。以育人主题为主线,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公安专业教育内容中,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全方位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公安院校的办学特色就是政治建校,肩负着培养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合格人民警察的重任,作为学生管理部门就必须牢牢把握做好公安预备警官思想政治工作这一工作要点,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方式,把握忠诚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培养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尤其是公安院校的学管工作更应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究。  相似文献   

5.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公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职责所在,也是实现新时期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需.《公安管理学》课程以培养公安管理人才、指导公安队伍管理实践为价值取向,在思想上、方法上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资源.在课程思政建设推进过程中,应立足《公安管理学》课程目标属性、内容特点等实际,找准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公安高等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把政治建警放在首要位置。作为培养公安队伍后备人才的公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公安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作用,同向同行,成为当下我国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只有加强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切合公安教育特色的管理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才能实现新时代对公安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当前新疆反恐维稳形势对公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本文针对公安院校实训课"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从顶层设计,深化"校局合作"机制,强化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建立和完善教官制度等方面提出公安院校实训课"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公安专业"课程思政"当下存在不少困境。公安专业"课程思政"应突出忠诚意识培养、公平正义价值追求、服务人民宗旨意识的养成。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为"课程思政"提供一定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形成"课程思政"意识。针对不同专业特点,选择不同"课程思政"元素,凸显公安专业"课程思政"特色。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公安院校及公安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用"课程思政"理念引导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不仅符合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且符合公安院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要求,对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新疆警察学院为例,结合学院发展实际,分析了大学语文教学现状,提供了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就是将"课程思政"元素具体融入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堂实践活动等各个教学环节,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加强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建设,以期为我院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忠诚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基因,是人民警察职业精神的灵魂。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忠诚警魂新的时代内涵: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铸造忠诚警魂之鲜红底色,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铸造忠诚警魂之核心要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铸造忠诚警魂之鲜明特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铸造忠诚警魂之精神源泉。公安院校在立德树人、育警铸魂的过程中,要把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与忠诚警魂教育紧密联系起来,着重做好: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忠诚警魂教育的首位;发挥公安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功能,厚植忠诚警魂教育的理论根基;结合警务实战和社会实践,推进使命担当的实践淬炼;营造忠诚校园文化氛围,弘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公安英模精神。  相似文献   

11.
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发挥意识形态功能是思政教育的题中之义。公安院校承担着培养公安高级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异常复杂严峻的今天,加强公安院校思政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迫在眉睫。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彰显并充分利用其意识形态教育的作用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公安院校推进课程思政,提高公安院校学警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践行立德树人、育警铸魂的根本任务,培养忠诚可靠的人民卫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对数据结构课程中的哲学思维、家国情怀、职业素养和人生态度等四个类别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度挖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数据结构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能够为公安院校数据结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公安院校“课程思政”体系生成逻辑是公安院校“课程思政”实践的基础。按照“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以侦查权属性和制度为根本保障”“遵循教书育人规律:以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能力培养为逻辑起点”和“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尊重侦查规律为基本原则”三个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系统的侦查学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体系,对于公安院校的“课程思政”理论研究与实践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安院校对学员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公安教育本质的体现,将人文教育融入警务教学中,充分发挥人文教育功能,这也是公安学科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新时期,我国公安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公安教育中,公安职业技能培养和社会人文素质教育对学员成才的影响是互助关系,公安院校应以转变教育思想为先导,构建以人文素质为主的特色警务课程,通过加强公安专业课堂教学与对学员进行警察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来提升公安院校学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已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步入了“后疫情时代”。客观环境的发展变化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思想。公安院校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特殊群体,其思想有了新的变化,公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迎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内容和方法上有待更新。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政治建警为根本遵循,从体系建设、文化宣传、心理干预、新媒体技术、公安战时等方面入手,守正创新,积极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径,培育出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的忠诚卫士。  相似文献   

16.
忠诚教育是近年来在高等院校尤其是公安院校思想政治领域提出的新命题,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但从教学实践看,此项课程仍未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和内容,教师和学员均感觉内容较空泛,可操作性不强。若要使忠诚教育真正地在公安院校落地生根,必须建立起以警务实践为主线,且具有激励性和惩戒性相结合的科学考评制度的忠诚教育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公安院校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政治合格、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身体强健、职业素养高这5个特点。如何培养具有较高素质、跨世纪的公安专门人才,关键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公安院校在素质教育中,应根据公安实际工作的要求,以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作为公安院校学生基本素质结构。同时,要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及教学机制上进行一系列的转变和改进,真正体现以素质教育为主、以培养适用性公安专门人才为目的。  相似文献   

18.
教育和锻造一支忠诚可靠、纪律严明、素质过硬的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是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公安行政执法能力培养过程中,行政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好行政法是提升公安行政执法能力的前提条件,为公安民警执法规范化提供法律支撑。新形势下,结合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公安院校行政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行政法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提升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效能,切实提高公安院校的警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依托公安特色,在法学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公安执法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教育,继而培养专门执法人才是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目标。设置实践性教学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积极改进适合公安院校的法学教育,并在具体实施中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锻炼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法学实践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公安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根据公安院校的特点,对该课程教学体系、课程内容、实践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考核形式进行了粗浅的探究,以凸显公安院校课程体系的特色,提高课程建设的针对性,增强课程体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