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网络传播引发公共危机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媒体环境下,党和政府如何应对或管理网络信息传播引发的公共危机,已经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而紧迫的重要课题。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由网络传播引发的公共危机,本文将其分为四个传播阶段,即危机潜在期、危机突发期、危机蔓延期和危机解决恢复期,针对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如何应对公共事件中的危机传播正逐渐成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对外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我们必须站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从优化工作机制、赢得话语权、作好媒体积极应对策略、建立良好媒体公共关系四个角度切实提高危机传播应对能力,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应对新媒体的策略是否科学,对其执政活动有重要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其次分析了新媒体对领导干部的主要影响,最后从应对新媒体的目的和前提、常态下的应对策略和危机下的应对策略等方面提出了领导干部应对新媒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政府公关危机在新的媒体环境下显示出多元的新特点。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兴起,政府的危机管理模式和公共关系受到新媒体环境的剧烈冲击。用三重危机源说结合社会燃烧理论可以将社会危机事件分解为形成、发酵和爆发三个阶段,网络媒体在每一阶段都起着加速传播和扩大影响的作用。因此,对三重危机源与新网络媒体环境并存这一背景的分析是探究新时期政府公关危机形成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政府公关危机研究的新视角所在。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媒体科技的进步,校园新媒体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以互联网为主的校园新媒体正在蓬勃发展,校园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在发生着变化,其面临的不仅仅是机遇还有挑战。本文深入探究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教育路径应该如何顺应环境变化,以此进一步提升对思想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已是我国新闻宣传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关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新媒体时代,人们对新媒体的接触日益频繁,新媒体不仅是大众发表看法、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同时也催生了媒体民主化,它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影响力,改变了领导干部原有的执政环境。正确认识新媒体、把握新媒体规律、提高应对新媒体的能力,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其领导水平、工作能力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自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信息传播平台成为现实。自媒体平台既是公民表达民意抒发个人情绪的媒介,又成为了网络谣言的发酵平台,尤其在涉警危机事件发生后自媒体平台上真假混杂的信息给了公安机关制定危机公关方案带来了阻碍,在危机频发的社会中,成功的危机公关是确保公安机关生存发展的必要保障。本文从分析自媒体和危机公关相关概念入手,指出当前公安机关应对危机时存在的不足,并从危机预防、处置和善后三个方面入手提出应对危机的策略,力求使公安机关妥善处置危机事件,恢复公安机关形象。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信息的迅猛发展,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不断涌现。新媒体在警察形象传播中,发挥着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带来新的挑战。研究新媒体对警察形象传播的影响,发现新媒体环境下警察形象传播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必须深刻认识警察形象传播的实质,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以自身建设为基础,强化宣传,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建立应对新媒体的预警机制,努力实现警察机关与社会公众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在公共危机状态下,政府的舆情掌控、应对水平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甚至某种程度上左右着事态的发展。面对复杂的社会舆情和网络环境,单纯的封堵和封锁舆论,显然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在此种复杂情形之下要想在危机应对中处置得当,必须提高舆情掌控者的媒介素养,尊重媒体的传播规律,重视在公共危机状态下的媒体选择,解决好危机舆情。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化环境下,各级领导干部的危机应对能力,正面临反应更快、决策更准及更善于和媒体与社会沟通等一系列严峻考验。但由于理念、意识、机构、人才、法制等原因,部分领导干部还存在传统管控思维未完全转变、不时消极被动、防抗不力,不善于与媒体沟通等问题。为此,信息化环境下领导干部危机应对能力,必须通过确立公仆意识、保持积极主动心态、熟练掌握网络技术、锤炼心理稳定性、加大培训力度、优化法制环境等途径加以提升。  相似文献   

11.
齐冬梅 《理论前沿》2009,(15):F0002-F0002
以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以其特有的民主参与性与全面渗透性,日益成为民意、民权表达的重要平台,从而改变了公众诉求表达和政治参与的方式与机制,使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对领导工作的新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认识新媒体的巨大影响力,提高新媒体环境下与民众沟通的艺术水平,以有效的方式与手段主动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舆情复杂多变,舆情危机出现的频率增多。舆情危机的发生暴露了部分地区应对舆情的不足,存在舆情应对理念过时、能力欠缺、预判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政府和主流媒体作为应对舆情危机的主体,应当树立现代化的传播思维,健全全媒体式的应对体系,掌握科学有效的引导方法,凝聚社会共识,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促进公安机关与媒体的沟通和合作,公安机关需要具备对媒体日常公关、危机公关、典型公关的方略以及应对媒体失实报道的措施,从而因势利导,为顺利完成各项公安工作营造和谐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公共危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巨大压力。在新时期如何界定二者的关系显得日益重要,本文通过对政府和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探讨了目前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和媒体关系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到政府与媒体共同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一些启示,构建政府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政府在建设信用社会的进程中,面,临着产生信用危机的可能性问题。作为同以往公共危机不同的新领域,首先应当明确城市政府信用危机的表现及危害,对其形成正确认识,并据以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只有切实转变政府的执政理念,提高城市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才能促进信用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强大的传媒系统,主导着公共生活的政治和行政过程。领导干部的公共形象主要是通过媒体传达到公众面前的,如何通过媒体塑造一个良好的公共形象是每一个领导干部必须重视的问题。尽管领导干部在新媒体冲击下不断调整其应对的思路和方法,然而,当前许多领导干部在舆论应对上仍然表现出不适应性。对领导干部的公共形象进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应从两个方面人手:第一个是领导干部内质形象的设计;第二个是领导干部媒体表现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论公共安全危机事件中公安机关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因人为的、社会的或管理的等因素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接连不断,由此导致公共安全危机事件日益凸显。由于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保障和实现公众知情权,特别是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特点和媒体的特性,决定了媒体必然介入公安机关应对公共安全危机事件中。公安机关为及时有效地应对、管理、处置公共安全危机事件,提高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能力和水平,履行好公安机关的任务和职责,必须与媒体建立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公共危机事件的出现和发展,对大众的整体生活和共同利益带来了严重影响,在传播公共危机事件的时候,微博成为在公共危机事件传播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媒体。由此,我们将结合近年来的公共危机事件,分析微博在对事件的传播中产生的影响,结合当前微博的发展现状,总结微博改进公共危机事件传播的策略,增强新媒体对公共危机事件的舆论监督和引导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在数字媒体环境下的大流动和大变局中更好地凝心聚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传统的统战理念、工作方式必须向新的数字统战进行变革和转型。新的数字统战以大统战为基本格局,但并非局限于统战部门的相对封闭性大统战,而是基于数字媒体环境下的社会全域化、开放性大统战。这种新的数字大统战格局,其实质是要创造新的社会沟通机制,以形成新的社会治理架构。为此,我们把数字化环境下媒体和传播层面的创新与发展,都视作是以新媒体为基础的数字大统战格局的一部分。本文将结合上海融合传播和媒体转型过程中的社会治理参与经验,探讨新媒体时代社会治理的新架构,即契合新媒体特点的数字统战。  相似文献   

20.
军队形象管理是对军队运动过程中所发出的信息进行规划、塑造、传播和控制的各项活动。新媒体时代信息具有产生和传播的开放、多元、瞬时、互动和无障碍等特征,对于军队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时代展示军队形象,提升军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威慑力,应当科学定位适应新媒体时代需要的鲜明军队形象,探索有效传播军队形象的媒体路径,策略应对影响军队良好形象的各类媒体事件,配套媒体传播和控制的各项措施制度,努力练就军队科学应对媒体和公众的强健内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