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公安高校实训基地建设既是公安教育训练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安民警职前职后职业素质能力提升的载体与平台。公安高校职业心理实训基地建设必须解决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主要内容等基本问题。同时,在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探索公安高校学历教育与警察职业教育相互融合、有机一体的公安民警职业心理训练模式,训练内容,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
公安民警心理训练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和研究目前公安机关开展心理训练工作的经验教训,要从教学训练的模式入手,注重心理训练中训练理念、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以及如何提高教官素养的研究,从而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公安民警心理训练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的职业特点使公安民警在完成任务时,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对于新疆而言,反恐维稳斗争的复杂性对公安民警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职民警心理行为训练课程进行了实践探索,但仍有待完善的部分。在心理训练课程内容体系化、优化授课时间、延伸培训课堂、建立师资培养机制等方面仍需优化。  相似文献   

4.
基层公安机关心理工作需要由单纯的心理健康维护向全面心理建设转轨。要从公安工作全方位、公安民警从警的全过程着手开展心理建设,形成研究体系、教育体系、服务体系和研究平台,为公安机关发展服务,为民警快乐从警服务。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公安高等教育体制忽视了警察职业心理素质在警察培养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导致公安民警心理素质水平普遍低下,严重地制约了警察社会职能的发挥,直接影响了公安队伍的战斗力。公安高等院校是培养职业警察的主阵地,在构建科学的心理训练体系过程中,要确立以"学为用,练为战"为训练的宗旨,全面理解警察职业心理素质的内涵,完善警察心理训练的内容,科学安排训练计划,完善考核体系,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标记弹对抗训练有利于警务技战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标记弹对抗训练中,应更加重视对公安民警临战心理的培养。训练时应采用引导或对抗等训练方式来解决公安民警在警务执法中处置突发事件应变能力较差,临战心理紧张、心理压力大等的问题,让受训者的实战感和临战感增强,切实提高公安民警的警务实战技能和心理素质,加强公安民警实战战斗能力。  相似文献   

7.
公安教育渴望得到心理学的助力,而九型人格理论不仅适用于一般心理健康程度的人,还适用于存在异常心理,甚至具有犯罪心理活动的人群。本文展示了上海公安学院以九型人格理论为核心内容所开设的《人格类型分析》心理训练,并介绍了该课程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所提升的训练效果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学生各九型人格类型的比例、"识人能力"数值等。本文对公安民警识人心理训练,犯罪人格分析与画像等公安心理教育领域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目前社会治安局势日益严峻,公安机关在处置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系列案件的实战模型并开展警务专项教育训练,已成为警察教育训练的当务之急。在警察战术学科领域,“实战模拟研究”是开展公安民警执法战斗研究的特征研究方法,其研究过程集合了军事学作战模拟的相关技术,并将其核心内容与社会学量化研究相结合,力图建立警察战术的实战模型(数学模型),以期指导警察战术模拟教学与训练的实施,为警察战术训练仿真技术的实现提供路径与方法,从而更好地为提高公安民警实战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当前我国警察实战训练教官素质的结构出发,分析了团队素质的特征与结构,旨在提出优化实战教官团队素质教育训练途径,更好地为提高公安民警实战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10.
公安民警心理行为训练是一种应用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借助行为训练作为媒介手段,用以提高民警的基础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训练方法。通过心理行为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安民警的心理素质,从而增强公安队伍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1.
警察心理行为训练是提升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公安院校设置警察心理行为训练课程,可以结合公安民警实际的工作情况,对广大学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的认知水平,教授心理调节的方式方法,应对未来的可能出现的工作压力。另外可以通过心理测评的方式,了解学警的心理健康水平,可针对性对高危人群开展提前心理干预,提升民警队伍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行为训练课程建设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加强训练专题的规划和开发;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加强心理行为训练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公安民警心理行为训练是一种应用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借助行为训练作为媒介手段,用以提高民警的基础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训练方法。通过心理行为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公安民警的心理素质,从而增强公安队伍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3.
警务实战一体化训练模式旨在克服以往警务实战训练中存在的人为分割各科目、各自为战的状况,使公安民警的实战训练能够收到实效,更好地服务公安实战。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目前社会治安局势日益严峻,公安机关在处置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系列案件的实战模型并开展警务专项教育训练,已成为警察教育训练的当务之急。在警察战术学科领域,“实战模拟研究”是开展公安民警执法战斗研究的特征研究方法,其研究过程集合了军事学作战模拟的相关技术,并将其核心内容与社会学量化研究相结合,力图建立警察战术的实战模型(数学模型),以期指导警察战术模拟教学与训练的实施,为警察战术训练仿真技术的实现提供路径与方法,从而更好地为提高公安民警实战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15.
探索公安民警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技能和应对策略,以减少艾滋病职业暴露和艾滋病感染的发生。通过对公安民警职业暴露后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心理干预方法的初步探讨,以期为提高公安民警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技能和心理应对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公安民警心理训练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民警心理训练,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新举措,是新形势下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发展和新领域。建议:1.把民警心理训练和公安教育训练有效结合;2.加强心理训练专业队伍建设;3.做好民警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4.完善民警心理健康训练机制;5.发挥公安民警心理训练实验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安工作的性质使公安民警心理应激存在长期性和高强度性,其结果会导致民警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应激反应,不仅会影响到民警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也会阻碍公安工作的正常运行。从队伍建设、实战需要及民警的人本发展层面探讨心理应激应对教学训练的必要性,明确心理应激应对教学训练体系建设的目的在于降低民警心理应激生理反应程度、增强民警的心理应激防御能力,提升民警心理应激行为应对能力,进而根据训练目标有针对性地构建一套心理应激应对教学训练体系及其训练内容,以期打造具有过硬心理素质的公安铁军。  相似文献   

18.
深化战术练兵,加强警务技能训练,是当前将大练兵推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文章介绍了警察战术教学训练改革研究实施情况,提出了"312 FM"警察查缉战术教学训练模式,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综述,以其对我国公安民警战术教育培训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试析虚拟现实技术在民警心理训练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民警职业的特点使其长期处于一种高风险、高压力、高应激的状态,民警的心理健康容易受到较大的损害。开展警察心理训练,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新举措,是新形势下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领域,是公安思想工作的重要补充。当前,如何依托现代技术手段,对民警进行心理训练。是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求职中团队求职现象的产生,人力资源领域开始注重对团队功能的研究和开发。团队素质是人力资源领域研究的要点问题,在公安教育训练领域也是核心问题。从当前我国警察实战训练教官个体素质结构出发,分析其团队素质的特征与结构,提出优化实战教官队伍素质的团队素质教育训练途径,以更好地为提高公安民警实战能力服务,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