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干涉内政原则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基石之一。针对外交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理论界的探讨成果,作者以非洲为背景,以中非关系近些年的进展为案例,提出了丰富和发展这一原则的大体构想。作者强调,不干涉原则必须坚持,同时要大力创新、适合时代变化与中国需求。全文分上下两部分:上篇分析了中国对非外交实践的某些突破,总结归纳了这些良好先例对于不干涉原则的坚守与创新。下篇则探讨了中国对非洲和平自主能力的援助、对非洲区域组织的支持、对非洲援助的效率及监管、从政府主导的“小援外”向社会全面参与的“大援外”转变、中国外交新思路与内政新动向的对接、发展中非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新局面等方面,提出了探索争鸣的若干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互信外交,自春秋时期肇端伊始,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在这段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互信外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理念和范式。这些既具时代特色、又一脉相承的互信外交理念和范式,确保了中国互信外交实践的历史连续性,并对当代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当代中国互信外交,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形成了追求"和平"与"和谐"的互信外交实践理念与相应的实践范式,有效地回应了国际社会存在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和"中国责任论"等论调,对我国顺利推进互信外交和坚定世界各国关于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念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和谐世界”理念指引下,2006年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展望未来,中国只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和平和谐外交就会不断开创新格局,中国一定会对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外多边援助的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厚 《外交评论》2010,27(5):49-63
中国对外多边援助是中国对外援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促进世界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多边援外不断发展,资金规模逐渐增加,多边援外方式日益多元化。中国多边援外取得了显著成就,既促进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也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多边外交的开展,改善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当前,中国多边援外既面临合理满足国际社会不断增长的期望值的挑战,也需要解决资金有效利用的问题。展望未来,中国多边援外应注重在发展理念和规则上影响世界,积极塑造一个有利于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中国的文化、政治、军事思想与中国外交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关系。和平仁义的外交思想、和平宽容的外交实践和非功利主义的有限战争是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历史和现实清楚地向人们显示:中国古代强盛时不曾恃强凌弱,以后强大了也必将保持和平外交传统。“中国威胁论”可以休矣  相似文献   

6.
郑和下西洋开创了和平航海的范例,更集中体现了中国和平外交传统。中国和平外交传统是世代传承和丰富发展的,从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可以深刻理解领会当代中国实行和平外交政策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共赢是各国在当前国际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与现实追求。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与国际社会互动密度加大,交流不断加强,相互依赖程度逐渐增高,为实现共赢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共赢"理念以维持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为核心内涵,体现了中国为增进与其它国家间关系,实现人类共同进步的战略意志和道义,对中国外交转型具有积极意义。中国外交的"共赢"理念与和平、发展及合作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补充和丰富了中国的和平外交理论,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建设和谐世界的道路自信,是推动世界和平与国家间共同繁荣、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渠道,对中国外交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21世纪初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中国的和平发展新道路。由此而来,中国确立了新的发展战略和国际战略。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人类进步的需要。它抛弃了历史上大国武力崛起的旧道路,对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对中国发展作出了创新。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就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就是要抓住机遇实现自身快速稳定协调的发展。它为中国的发展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又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各国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和平、发展、合作旗帜的指引下,坚持“和谐世界”新理念,2005年,中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展望未来,中国只要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就,中国一定会对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杨闯 《外交评论》2004,(4):22-29
本文主要论述外交决策理论的内涵、冷战后亟待解决的国际秩序论和中国应该选择和平发展安全合作的外交战略。文章认为,外交决策理论应回答世界格局、世界主要矛盾、国家定位与国家核心利益等问题。冷战后世界向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冷战后世界两大主题没有变,但和平与发展的内容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南北关系问题。中国的周边环境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中国的国家定位应为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台湾问题都属中国的核心利益。当前应建设中国关于国际秩序的理论和中国外交战略理论。中国的外交战略宜提出“和平、安全、发展、合作”为好。  相似文献   

11.
"全额保障"的现行服刑人员医疗体制无论在资金还是医疗技术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困难,这种制度并未得到监狱、监狱民警以及服刑人员在价值观念上的认可和行动上的支持,负性影响日趋显现。探索监狱医疗社会化模式,使其始终遵循社会公民一致性原则,将服刑人员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使服刑人员在就医、缴费、保障上摆脱"免费困境",无疑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12.
医疗行为的界定是认定能否构成医疗过失犯罪的关键要素。医疗行为应当具有目的性、主体特殊性、理论技术适当性、对象特定性、损伤性五大特征,医疗行为的界定必须体现出其特征与本质。医疗行为是指取得相关医学资格或以诊疗服务为职业的自然人或单位以人体形态、构造和生理机能的优化、变更或恢复为目的,以适当的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手段为准则,对医疗需求者进行具有损伤性的医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医疗单位在诊疗中是否有过错,是医疗纠纷鉴定中的重要事项。在鉴定中,认定医疗单位是否存在过错,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判断:医疗行为的复杂性、风险性、紧急性、规范性。  相似文献   

14.
"全额保障"的现行服刑人员医疗体制无论在资金还是医疗技术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困难,这种制度并未得到监狱、监狱民警以及服刑人员在价值观念上的认可和行动上的支持,负性影响日趋显现。探索监狱医疗社会化模式,使其始终遵循社会公民一致性原则,将服刑人员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使服刑人员在就医、缴费、保障上摆脱"免费困境",无疑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15.
医疗事故罪中医疗行为的法律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研究了我国台湾地区和日本刑法中的医疗行为后,认为我国刑法中医疗事故罪中的医疗行为是指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堕胎等以医学知识与医学技术为行为的准则,直接作用于人体,导致人体的形态和/或功能发生一定变化或恢复的医学行为的总称。  相似文献   

16.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发布实施在解决医患纠纷,缓解医患冲突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我们仍然应当清醒地看到其中存在的盲区、与相关法律存在的法益冲突以及可能对医疗纠纷诉讼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医疗纠纷诉讼中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应用的几个问题作简单地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医疗费用的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了人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由此建立的医疗保险基金能否保证其支付能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基金来源收入确定的情况下,医疗费用增长是导致基金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威胁。造成医疗费用增长的原因包括医疗保险外部和内部原因,前者给基金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后者则形成了基金风险并成为应重点控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19.
医疗事故罪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事故罪的犯罪主体仅限于卫生技术人员,认定“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应当以卫生部门制定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为基础兼顾司法机关制定的人体伤害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20.
曹军 《理论前沿》2008,(22):45-46
“病有所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目前,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是“看病难、看病贵”的症结所在。运用网络技术。建立远程诊疗中心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