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公安机关“网络通缉”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机关利用“网络通缉”、“人肉搜索”的方式侦查破案,在各地已经有了成功的范例。公安机关进行“网络通缉”、“人肉搜索”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网络侦查的最新进展。当前,对公安机关“网络通缉”、“人肉搜索”侦查方法以及公安机关“通缉令上网”的网络通缉形式,概念上应予厘清,并对公安机关利用“网络通缉”、“人肉搜索”进行侦查的法律问题和程序规制问题进行专门性研究,以此实现侦查效益最优化、网民权益保护最大化和对网络正常运行秩序影响最小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提供信息的机制,是我国社会转型的产物.近年来,“人肉搜索”虽然在促进言论自由、信息交流和媒体监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引发的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基于此,对“人肉搜索”入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旨在刑法体系下对其加以规制,更好地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肉搜索”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网络现象。但是当前人们对“人肉搜索”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导致“人肉搜索”在现实中遭遇到法律困境。作为法律规制对象的“人内搜索”应当是特定情形下经过限定的“人肉搜索”。“人肉搜索”的出路一方面在于提高网民自治,另一方面有赖于对我国现有法律体系加以解释,提高现有法律对“人肉搜索”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人肉搜索”是一种大量网民参与、互动的信息搜索方式。“人肉搜索”作为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特定产物尽管存在着诸多不足,但其维护正义及公益性本质为其自身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前景。“人肉搜索”行为只要没有侵犯个人隐私,就不需要用刑法加以规制,而应完善网络法规对“人肉搜索”进行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5.
“人肉搜索”。—-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名词,而“人肉搜索”这种网络活动,正在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亲宠”。“人肉搜索”的初衷大多是好的,一般都是为求助者提供帮助成为弱者打抱不平,但个别“人肉搜索”事件结局却酷似私刑,游走于暴力与道德的边缘,发人深省。应从“人肉搜索第一案”入手,对“人肉搜索”现象引起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并就该种现象的立法规制提出一些设想,以期对我国的立法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人肉搜索”行为在网络中的双重角色扮演体现了宪法对言论自由的保护与限制。现实中话语权的缺失和对网络言论自由限制的缺位是导致“人肉搜索”被滥用的深层次原因。在相对保障模式下,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经验,认为规制“人肉搜索”滥用的关键在于完善合理限制网络言论自由的立法。  相似文献   

7.
“人肉搜索”凭借其强大的“公众”力量,自一诞生起便在社会上掀起层层巨浪:从卖身救母事件、网络虐猫事件、“铜须门”网络事件、“周老虎”事件,到“菊花香香儿1986”事件、“姜岩死亡日记”事件,正义得到伸张的有,错误批判的也存在,总之,“人肉搜索”给人们一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人肉搜索”入罪刑法的价值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人肉搜索”愈演愈烈之势已引起多方关注,甚至有人大代表在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七)草案》时,提出应当追究“人肉搜索”的刑事责任。本文拟从“人肉搜索”的概念、功能及本质的分析入手,立足于其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对“人肉搜索”入罪刑法的合理性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不断发生的“人肉搜索”事件引起了人们对这一新兴事物很多思考。“人肉搜索”它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不良社会效应,很多事件表明,如果不对“人肉搜索”加以合理的引导与规范,“人肉搜索”会突破理性与法律的界限,成为侵犯他人正当权益的强大工具。  相似文献   

10.
“人肉搜索”具有两面性,如果没有很好地利用,在“找人”的过程中,基于网络表达的交互性、便利性和匿名性的特点,网络发表的言论板易侵害他人的个人信息,因此,应对“人肉搜索”进行严格的规范,网络用户应严格自律,网络言论自由应止于信息隐私权开始之处。信息服务网站对用户言论负有一定的注意义务,对明显的侵权信息有主动审查、删除的义务,权利人提出异议权时,网站应及时删除或屏蔽。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发展使我国政治安全机制的各个层面面临巨大冲击,主要表现是网络成员身份数字化、电子化,安全工作对象变得难以识别和掌握;网络使政府对信息的控制力下降,统一舆论难以再续;网络催生全球化理念的张扬,国家和民族意识趋于淡化;网络成为少数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工具,防腐反侵难度加大;网络开辟了信息窃取和破坏的新途径,政治安全防范面临全新挑战.面对上述冲击,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的政治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公安网络安全体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网络安全策略,难以保障公安网络上公共信息的安全。P2DR模型将防护、检测、响应组成一个较完整的安全策略,是对传统安全模型的重大改进;蜜罐系统是基于主动防御理论的一种诱骗技术。利用蜜罐技术改进P2DR模型,提高了事前检测能力,并初步实现了在公安网络上的应用,提高了P2DR的效能,增加了公安网络的防御纵向深度。  相似文献   

13.
公安信息网的安全保障体系是实现公安系统信息共享、快速反应和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安信息网安全保障技术重点工作是“三建”、“三防”、“一保障”技术的建设。“三建”即建立涉密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公安身份认证与访问授权控制系统、公安信息网安全监控系统。“三防”要建设防火墙、防病毒系统、灾备系统。“一保障”进行保障公安信息网无线接人安全、公安信息网卫星通信接人安全、公安信息网的拨号接人安全、严格控制与公网的互联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中,使用签名Applet访问客户端资源能更灵活地扩展网络应用。然而在现行的Applet签名方案中,由于Jar包使用常规的签名方法,使客户端仅允许指定安全服务器中的Applet签名程序访问本机资源,而其他服务器的Applet程序即使被证明是可信的也无法实现同样的功能。这样的设置尽管保证了客户端访问的安全性,却使得网络分布性资源使用的效率无法提高,限制了网络应用。针对于此,该文提出了用椭圆曲线实现的Applet代理签名新方案,并对该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层信息警务的内涵是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它是以局域网络为平台、以情报信息研判和应用为核心,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的一种警务运行模式。当前,随着时代信息化、信息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新的治安形势给公安机关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建立信息警务已成为基层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澧县公安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三项建设"精神,立足长远,大胆探索,强力推进四大信息基础建设,开创了"全警采录、全警共享、全警研判、全警应用"的信息警务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刑法对网络安全的保护立场,正由网络运行安全转向网络信息安全。刑事立法更新不断增设网络信息安全专属罪名的同时,刑事司法的定量评价体系却未能一体构建,成为网络安全刑法保护的薄弱环节。当前网络信息安全犯罪的定量评价体系缺乏明确的逻辑主线,同时适用错位的“传统法益侵害程度”量化标准和模糊的“数据规模”新型量化标准,无法满足网络信息安全专属罪名司法适用的准确性和统一性需求,导致了司法适用的困境。消弭规范和技术之间的差异,以“信息规模”为定量评价核心的基础上,建构信息价值的分层评价模型,并将“组信息”作为基础的数据规模计量单位,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突破网络信息安全犯罪司法定量评价困境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7.
Currently, the protection status of criminal law protecting the Internet securityis transforming from the operation security of the network to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At the same time of increasing specific crimes for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in the updating of criminal legislature, the criminal justice has failed to build integrate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systems, which become a weak area in the criminal protection for network security. The curren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crime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lacks clear logic mainline, and still uses the dislocated quantitative standard of “traditional legal interest degree” and blurred new quantitative standard of “data scale”, which is un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ccuracy and the uniformity of the judicial application of specific crimes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resulting in the judicial dilemma. Eliminating the difference of regulations and technologies,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s a core, constructing the hierarchical evaluation model of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and setting the “group information”as a measuring unit, will lead to the rational path of break 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Dilemma of the crime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in the historical big-data era.  相似文献   

18.
网络犯罪愈演愈烈,对社会的危害日益严重。加快网络安全刑事立法步骤,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社会的正常秩序越显必要。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信息系统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日益增强,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恐怖主义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对社会的威胁日益增大.通过对我国网络恐怖主义概念、产生背景进行分析,进一步解读了网络恐怖主义的特点、形式,最终提出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技术防范措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持爆炸物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的暴力性犯罪,缉捕行动时应快速、准确地搜集相关情报,有效、严密地控制现场,灵活运用战术,缓解现场气氛,足智善谋,谨慎处置,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