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社交规约论、会话准则论、面子保全论和会话契约论,以及中国特色的"礼貌五准则"等一系列国内外有关礼貌语言研究的原则和理论,为本文汉语"礼貌语言"的研究综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丰富的养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法律语言教育目标应为:掌握法律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能运用法律语言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司法工作和法律活动有关的工作;其教育的原则是:语言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科学化,切合国情;其教育方法为教授法、案例教学法、法律文书分析法。  相似文献   

3.
从传统研究方式上,语言语义的准确性通常是研究者们极力追求的。然而人们在语言的实际交际过程中,准确的语言并不能保证准确的语用功能或表达出真正的交际目的。实际上.常被人们忽略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必不可少的特性。在交际过程中如果能很好地应用语言的模糊性将会给交际带来成功。因此,笔者将从语用学中的礼貌原则和面子观等方面来分析模糊语言在交际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西方的古希腊还是在中国的先秦时期,人类都已经开始了对语言的重视.亚里士多德《诗学》作为西方文艺理论史上一本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也论述了关于语言的一些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语言是思想产生的媒介,诗的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亚里士多德的语言观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交际语言能力理论认为语言能力由语言知识和语用能力两个部分构成,具体地说包括四个要素: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要恰当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语言使用者不仅要知道哪些形式符合语言形式规则.而且要知道哪些符合文化规约.在本质上,交际语言能力理论将社会文化因素融入到语言能力框架中去,对语言教学与语言评测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监狱文化建设:误区、要素与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文明监狱所要求的和谐、人文精神促进了监狱文化建设,但是,监狱文化建设中出现了诸多的误区,使监狱文化失去了由长期积淀而形成的自身文化特色。监狱文化建设必须体现文化的本质内涵,体现文化的厚重性。必须突出体现无声的语言、历史、天时、地利、人和、己和这六大要素;必须遵循整体性、人本性、矫正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7.
论刑法的明确性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确性作为罪刑法定的一个派生原则已为西方理论界所普遍承认。明确性原则不仅要求罪刑法定,而且要求对罪状和法定刑都必须有明确的规定。新修订的刑法典,摒弃了过去刑事立法中“宁疏勿密”的指导思想,采取了“尽量明确”的立法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基本原则明确;二、罪刑的明确化程度有较大提高;三、取消了三大“口袋罪”。  相似文献   

8.
公安机关错案是指在侦查活动中,公安民警由于故意或过失违反法律规定而办理的依法应予纠正,并应追究违法责任的案件。它具有主体特定性、主观过错性、行为违法性、后果危害性和应受惩罚性等特征。公安机关建立错案追究制是提高民警素质,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是公安工作适应国家法律建设总体需求的需要,是解决公安执法与法律要求不相适应的需要,是提高工作透明度。加强内部监督的需要。建立错案追究制应遵循科学、合法的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究的原则;区别划分,责任自负的原则;人人平等原则;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处罚公开原则。  相似文献   

9.
法庭辩论语言研究必须基于法庭辩论这个特定的语境,按照该语境的规定性进行探索和总结。如果离开了这个特定的语境,所得出的语言特征和语用原则就会缺乏针对性。本文力图按照这一基本思路初步归纳出了三个语言特征和三个语用原则。  相似文献   

10.
法庭辩论语言研究必须基于法庭辩论这个特定的语境,按照该语境的规定性进行探索和总结.如果离开了这个特定的语境,所得出的语言特征和语用原则就会缺乏针对性.本文力图按照这一基本思路初步归纳出了三个语言特征和三个语用原则.  相似文献   

11.
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作了较大的修改补充 ,缩小了防卫过当的范围。刑法第 2 0条第 3款是对防卫限度的提示性规定 ,对解决司法实际问题有重要意义。文章并从价值角度对规范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王立 《外交评论》2003,(3):97-101
《诗经》具有很强烈的文学色彩,但是在我国春秋时期却被用来从事外交活动,使外交活动披上了文学的外衣。 其主要表现在揣测对方之意图、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搬兵求救、劝说君王等方面,使得这一时期的外交辞令尤显高雅。  相似文献   

13.
《物权法》第15条规定的区分原则是整部法律中具有理论和实践重大意义的具体规则之一,对本条的规定应作深入的理解才能深刻把握其所蕴含的法律价值。物权行为是对法律行为依其法律效果进行分类的逻辑上的必然结果,《物权法》中规定的区分原则表明我国已承认物权行为的独立性,但并未承认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即整个物权行为理论在我国民法体系中还尚未完全确立。  相似文献   

14.
语言的经济学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语言的选择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它取决于语言运用带来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语言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由使用语言的人数决定,又受到社会开放度与自由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学习语言天赋和所学语言与母语的关系等因素的影响。语言的理性选择理论证明了语言演进过程中的最小有效规模特征及由此产生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警察语言问题受到很大的关注。警察语言具有鲜明的行业特性,公安机关要加强对警察行业语言的研究,充分认识警察行业语言的职业特性,并为达到警察语言形象建设的目标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刑讯逼供罪和暴力取证罪属于酷刑罪。强力取证犯罪的对象和国际公约的规定有差距。《刑法》第247条“致人伤残、死亡”属于注意规定。为遏制刑讯逼供,应确立彻底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刑事诉讼法》第93条关于犯罪嫌疑人应如实回答的规定,应予删除。强力取证犯罪的证明责任分配和证明标准应有特别规定。强力取证犯罪不宜由同级或本检察院检控。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文学思想是梁启超学术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梁启超文学思想立足点是知行合一论;梁启超文学思想的核心观点是镕炼新理想以入旧风格;主张的具体实践“新民体”散文是言文合一。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中叶,在索绪尔语言学发生深远影响的理论背景下,杜夫海纳从审美经验现象学基本立场出发,以索绪尔语言学基本观点反观艺术,认为艺术与语言存在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但不能完全把艺术等同于语言而纳入语言结构加以研究。这种始终包含在审美经验现象学艺术思考中,从艺术与语言的相似性出发,却最终达至二者差异性和非同一性的艺术语言差异观,一方面体现了上世纪美学及文艺理论的语言学转向,特别是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现象学美学研究方法对后者的超越。  相似文献   

19.
对警察角色意识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角色是社会角色中的一种 ,他是一种规定性很强的社会角色 ,这种规定性主要表现为法律的规定性。作为公安工作主体的警察角色 ,在社会活动中 ,以什么样的角色形象和行为模式来扮演好警察角色 ,关键要看警察角色意识的强还是弱 ,也就是说警察角色意识的基本要素具备了 ,才能在公安工作中体现出忠于职守 ,清正廉洁 ,纪律严明 ,服从命令 ,严格执法 ,群众满意。  相似文献   

20.
论警察角色定位与警察言语行为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警察的角色定位,警察的言语行为规范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礼貌文明,满腔热情。二、掌握策略,谦让克己。三、遵纪守法,尊重人格。按照警察言语行为规范进行言语交际,能体现出警察的职业角色特征,树立警察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