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性越轨行为是指违反重要的性社会规范行为。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性越轨行为的表现、特点、危害性及原因的探讨,提出了一些预防性越轨行为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青春期未成年人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越轨行为的易发年龄段,做好青春期未成年人越轨行为的预防,对青少年的犯罪防控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对初中三年级5594名学生进行了样本调查,发现青春期未成年人越轨行为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问题。学校、家庭仍然注重以分数排名次、以分数论好坏,这种做法对年轻一代的负面作用正进一步显现。预防未成年人的越轨行为是犯罪预防的重要基础,社会有关各方应合力预防未成年人的越轨行为,从基础建设上为减少青少年的犯罪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地震灾害对人类的生存条件造成巨大破坏,其后果增加了产生越轨行为的可能性。受灾时特殊社会环境的影响,地震灾害中的越轨行为在时间、空间分布上,越轨行为的类型和方式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特点。地震灾害中的社会控制主要分为内在控制和外在控制,积极采取这两方面的控制对策有助于减少地震灾害中越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论地震灾害中的越轨行为及社会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灾害对人类的生存条件造成巨大破坏,同时增加了产生越轨行为的可能性。受灾时特殊社会环境的影响,地震灾害中的越轨行为在时间、空间分布上,越轨行为的类型和方式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特点。地震灾害中的社会控制主要分为内在控制和外在控制,积极采取这两方面的控制对策有助于减少地震灾害中越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越轨行为及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社会正处在转型期阶段,越轨行为的发生日益增加,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越轨行为是指不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做出违背社会期望的事情,它的产生有社会控制力削弱等三个方面的原因。越轨行为类别有三类,在分析三种不同的越轨行为基础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此减轻越轨行为带来的危害和降低犯罪率,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家庭结构也在发生着许多变化:所有家庭的人口规模都在逐步地缩小,核心家庭在家庭结构的占比中呈上升趋势,并且逐渐处于主导地位.家庭核心化这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已经对青少年行为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甚至导致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出现.当前对青少年越轨问题的家庭因素研究多以家庭缺陷等直接原因为主题,忽视了家庭核心化趋势所带来的家庭结构功能变迁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影响.以家庭核心化为视角,分析了对青少年越轨行为的消极影响及其原因,从而了引发了一些思考,从家庭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防治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对策,以期为青少年越轨行为的预防和减少提供更广阔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术越轨行为,主要表现为学术研究活动中的越轨行为和学术管理活动中的越轨行为两种类型.高校学术越轨行为与高校场域惯习有关.对高校学术越轨治理应该围绕着两个基本问题展开,其一是价值重构,核心是重塑学术研究道德;其二是制度重构,核心是加强法律规范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青少年越轨行为提出了几条预防及矫治的方法,以引起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9.
需要资源是指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资源分配中的越轨行为有许多,有有权越轨和无权越轨,有对有形规范的越轨和对无形规范的越轨,有公开的越轨和隐蔽越轨。形成越轨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为了控制越轨行为的产生,首先要加强教育,提高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的自觉性;其次,要加强社会规范建设;再次,弘扬高尚的道德风尚。  相似文献   

10.
赫希(Travis Hirschi)的社会控制理论是西方犯罪学界用来解释青少年犯罪及越轨行为的主要理论之一,但至今未有严格的实证研究探讨这一理论对中国青少年的适切性。基于2011年广州市中学生生活调查的数据,旨在全面检验社会控制理论中阐述的四种社会联系(依恋、奉献、参与及信念)与中国城市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关系。考虑到城乡二元化的宏观社会背景,移民的特殊流动经历对于越轨行为形成机制的可能影响,城市中流动青少年与本地青少年相比明显较高的犯罪率,本研究将样本分为流动青少年和本地青少年两个子样本。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流动青少年的越轨行为显著多于本地青少年,流动青少年的各种社会联系也显著弱于本地青少年。赫希的理论在两个子样本中都得到了支持,即增强社会联系可以预防和减少本地青少年和流动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围标行为不仅是一种违法行为,也是一种典型的越轨行为,即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实践中,政府和市场对越轨行为的立场截然不同。用默顿的结构紧张理论来分析越轨行为是一种有效范式,即文化目标和制度化手段之间的冲突和紧张是导致越轨的根源。通过对G市建筑市场中围标行为的调查与分析,进而对默顿的结构紧张理论进行新的理解和阐释。  相似文献   

12.
青年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越轨行为是一种群体违纪、违规行为。这是非正式群体的一些消极功能的体现。它不仅在大学生中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给校风建设、校园秩序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因此,研究青年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越轨行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给予干预与引导,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越轨行为的发生率,减少其负面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科研越轨行为现象已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全面了解新时期科研越轨行为的表现形式、探析产生原因及其治理措施,是净化学术环境、推动科研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越轨行为,比如打架、偷窃、吸毒等等,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个体心理发展障碍、家庭的变迁、学校和同辈群体以及大众媒介等多方面的影响。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介入青少年的越轨行为,是矫正青少年越轨行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有宏观原因和微观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思想原因和情境原因等等。这些影响着越轨行为发生的种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有机联系,它们是常常有层次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辨证统一体,构成一个互相关联的越轨社会系统。只有通过分析这种复杂的特殊的社会系统,我们才能了解一个正常的社会人是如何进行越轨行为的。本文按照“越轨原因结构”理论,从越轨行为发生的主体因素和主体外因素两方面来对当代我国青少年流动人口越轨的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社区的稳定与否是保障我国经济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当前,农村社区正处于经济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交织的历史时期,出现了许多影响稳定的消极性越轨行为,认真研究这些消极性越轨行为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对保持农村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或组织为维系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利用规范对其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约束和调 整。越轨行为是人们违背或偏离社会规范的对现存社会秩序具有破坏性并受到否定性评价的行 为。对越轨行为的社会控制可归纳为政权控制、法律控制、道德控制、纪律控制、习俗性控制、舆论 控制等。  相似文献   

18.
犯罪学是一门经验型事实科学,它以经验为依据,追求科学的认识,它总是设法通过对犯罪和越轨行为现实情况的观察而作出创造性命名。由此,在犯罪学中,以什么样的原则为研究上的方法论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揭示犯罪和社会越轨行为的观念基础。 概括地说,犯罪学的任务是分析作案人、被害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其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处于互联网巨浪冲击的最前端,网络世界的各种诱惑,极易使其脱离现实社会,沉浸于网络世界。缺乏现实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制约,导致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的出现,最终形成网络越轨行为。从犯罪社会学视角出发,利用社会解组理论、控制理论、社会化理论、亚文化理论、标签理论等对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网络越轨进行直接控制、强制控制、自我控制和职业控制等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角色失调的社会学视角,分析了当前社会转型期女性犯罪的原因,指出角色冲突降低了某些女性对社会规范的遵从度;角色不清弱化了角色规范对女性的控制力;角色中断增加了女性采取失范手段的可能性;角色失败强化了女性产生越轨行为的冲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