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镇化建设是带动新农村发展的有效载体。一个地方城镇化水平较高,就能充分发挥城市集聚功能的作用,新农村建设步伐就越快。为此,应做到:城镇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相结合;城镇建设与地方民族文化相结合;城镇建设与项目实施相结合;城镇建设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城镇建设与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城镇建设与制度安排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首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3年12月在北京举行,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  相似文献   

3.
贵州城镇化率低,但发展空间广大。在已有的城镇建设中,存在着轻视规划、建筑千篇一律等问题。在加速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应将城镇化与新农村、"最美乡村"建设同举,着力打造文化城镇、个性化城镇和"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导向的资源配置以及与其相联系的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持续"农转非",许多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农村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劳力老龄化",城乡不协调的问题越来越尖锐。如何应对这一严峻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实践经验表明,只有把城镇的有形城市化与农村的无形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城乡差别才会逐步缩小,城镇化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新农村应当是向城镇化方向发展的农村;城镇化应当是带动农村相应发展的城镇化。城镇化的目标不是要消灭农村,而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是"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5.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由此看来,"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为新型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划清了未来发展路径。当前,南宁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历史性阶段,及早认识和把握"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演变发展规律,对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南宁市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从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几方面推动城镇化进程;贵州省城镇化的发展能为旅游业创造发展契机、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并且引导旅游业正确的发展方向。贵州省的旅游业要与城镇化实现良性互动发展,应利用二者互动发展的关系,将旅游业发展与多种产业相结合,多途径推动城镇化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城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将科学性与特色性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是由我国提出的,立足国情,把握国内外发展新形势,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本文以泰安市为例,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制定实施科学规划;科学构建城镇体系;强化产业支撑;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市;打造精品城镇;深化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策略选择——以哈尔滨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本质上新农村建设是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都市圈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良性互动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是加快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步推进城镇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基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而作出的战略选择。而正确认识推进城镇化的现实必然性、准确把握城镇化创造需求的作用机理是深化理论研究、稳步推进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城镇化创造国内需求的机理是:城镇化推动城镇建设从而创造投资需求;城镇化引发消费升级从而创造消费需求;城镇化推动产业升级从而扩充市场需求;城镇化促进郊区转型从而形成新的市场需求;城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从而扩大农村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代,中国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建设。从"晋江经验"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晋江市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城镇化价值理念,以人民利益最大化做为城镇化的出发点与归结点,统筹城乡建设,统筹经济建设、城镇基础建设、社会建设和市域生态建设,全面推进,朝着国际化、创新型、高品质的新型城镇化方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当前产能过剩的迫切要求,是现阶段中国有效扩大内需的两全选择,是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现实选择,是当前企业与劳动者都获利共赢的现实需要,因而是基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而作出的战略选择。城镇化可以创造巨大的社会需求,即城镇化推动城镇建设从而创造投资需求;城镇化引发消费升级从而创造消费需求;城镇化推动产业升级从而扩充市场需求;城镇化促进郊区转型从而形成新的市场需求;城镇化促进新农村建设从而扩大农村需求。推进城镇化既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也要遵循世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更要结合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实施新型的城镇化战略,更加注重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城镇化的内涵就是在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或农村转变为城镇的过程中,必须实现生产方式和文化观念向城镇现代化水平转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城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所在,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利于城镇化发展,制定发展战略应把它们联系起来考虑,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产城融合城镇化视野中的城镇化是人口的城镇化、市场的城镇化和均衡的城镇化。一方面,产业集聚是城镇化的前提与基础。另一方面,城镇建设又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助推器。把湖北长江流域建设成为引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产业密集带、新型城镇连绵带,关键是要促进产城融合。湖北长江经济带走产城融合城镇化之路,要以实现要素集聚集约、产城互动、人城互融为发展目标,以独特的主导产业推进长江经济流域产城互融的城镇化进程,以科学的城镇规划推进长江经济流域产城互融的城镇化进程,以强大的制度保障推进长江经济流域产城互融的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实现"人的城镇化",关键在于处理"化人"和"化地"的矛盾,把促进居民就业、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民生优先和"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原则,辩证看待城镇建设与产业支撑、城镇建设与改善民生、城镇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内在逻辑,妥善处理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可能与需要等关系,科学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和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城镇化建设,既取得了一些城市建设"政绩",也凸显了一些城市建设"政疾",包括新城建设"摊大饼"、粗放发展新区、强制征地拆迁等各种城镇建设"诟病"。解决好过去城镇化建设的"诟病"问题,关键是依靠新型城镇化建设走群众路线。就是要把"群众路线"的"普遍性"理论,落实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特殊性"实践当中,发挥"群众路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理论指导作用,从而有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谱写"中国梦"的"美丽城镇"建设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本质上是人的无差异发展。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劳动力城镇就业和城镇化构建出理论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城镇就业与城镇化均正相关,人力资本、城镇就业与城镇化的相关性随着时间推移在逐渐增强,各省区人力资本投资、城镇就业与城镇化相关性差异比较大。国家应科学规划城镇化路径,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提高城镇就业水平,从而推进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甘肃省作为迟发展省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更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劳动力城镇就业,凸显人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17.
松桃县城围绕"最佳旅游城市"目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位,产城一体化,构建山水园林城市;围绕"突出特色、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美化环境"的总体要求,以完善城镇功能,提升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培育产业,打造特色集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在分析与总结松桃城镇化建设中取得成效和经验,便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松桃城镇化快速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农民工问题存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因而研究这一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城镇化质量不高;二是城镇规划缺乏刚性约束;三是没有把人的城镇化摆在城镇化进程的核心;四是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城镇化的藩篱。当前农民工问题主要有:一是随机就业多,工作不稳定;二是工资收入偏低,个别仍有拖欠;三是社会保险交纳不及时、不完整、不规范;四是劳动纠纷调处渠道不畅。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和处理好农民工问题的核心问题。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综合解决农民工问题,有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消费拉动群,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也有利于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当前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是:一是农民工无法平等地享受城市公共服务;二是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三是农民工住房未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四是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定居的户籍门槛高;五是农民工收入水平低。为了逐步解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市民化,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一揽子政策框架;二是破除身份藩篱,建立城乡统一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农民工各项社会权益;四是加快小城镇服务功能建设,鼓励农民工就近市民化。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协调推进。近期,《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对促进各类城市群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推进我省小城镇建设对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稀缺资源。近年来,安徽省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耕地面积不减少、土地利用更节约、城市建设发展用地有保障、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新路径,有效地解决了工业化城镇化缺地、新农村建设缺资金、耕地保护缺动力、城乡统筹缺抓手等一系列难题。未来几年,安徽省将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加快城乡统筹进程,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以长丰县造甲乡宋岗村、陈刘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项目为例。结合当前土地整治整村推进项目工作实际,对如何有效解决项目建设中和建设后存在的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