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规定,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公证机构、执业公证员和公证当事人、公证事项利害关系人及其他个人或者组织应承担相应的公证法律责任。公证效力法定,公证作用越强、法律地位越高,随之引发的公证争议越多。《公证法》首次确立了公证机构的民事主体地位,各地公证机构被频频推上被告席,并由此牵出一系列问题。必须采取公证责任诉讼救济,保证合法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2014年5月16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中关于公证“过错”的认定再度引发了公证业界对公证证明标准的热议。长期以来,“真实”、“合法”作为公证证明的基本标准为社会各界所认同,实践中关于“真实”、“合法”的探讨也并不少见,但大都蜻蜓点水,仅停留于释法性的字面解读,致使原本耳熟能详的“真实”、“合法”之语在司法实践中却存在颇多歧见,让人无所适从。因此,有必要立足于公证实务需要,分门别类对“真实”、“合法”在公证证明标准语境下的多重语义进行梳理,才能更加全面理解“真实”、“合法”之内涵,确切把握“真实”、“合法”之尺度,理性对待公证“过错”责任。  相似文献   

3.
论新体制下的公证赔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的方案》第13条对我国公证赔偿制度作了框架性的规定,但这条原则性的规定并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理论界对公证赔偿的诸多问题亦众说纷纭。文章对公证赔偿的法律属性、归责原则、构成要件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国内公司制度公证现状   从 1980年我国公证工作恢复以来,至今我国还没有出台一部完整的公证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我们现在仍沿用 1982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这个条例是我国目前对公证的性质、业务范围、组织机构管理和程序作出明确规定的唯一规范性文件,然而按照《立法法》的规定,该规范的地位只属于行政法规,尚未升格为法律,因此存在着法律地位偏低,强制力差等先天不足。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基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改革变化要求属于上层建筑的国家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与…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已于二〇〇七年十月一日起施行。《物权法》中规定不动产物权转移以登记为生效条件,没有将公证制度引入不动产物权变动及不动产登记制度中。公证所具有的职能作用及特有的公信力是确保不动产登记安全与效率的最有效手段。笔者认为,在物权登记之前应当将公证制度引入到不动产变动与登记的环节当中,以确保不动产登记的安全与效率。  相似文献   

6.
公证遗嘱是海峡两岸公认的遗嘱形式之一,由于台湾地区与大陆在社会制度以及立法观念等方面上的差异,两地的公证遗嘱存在着整体立法现状、是否需要见证人、遗嘱意旨表达方式、遗嘱公证场所与公证人员构成及公证遗嘱效力等诸多差别。大陆地区的遗嘱公证制度可在充实《继承法》第17条之规定、增加见证人、强调口头表述原则、增加由书记官或者领事担任公证员以及改变公证遗嘱优先效力的规定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公证的民事法律责任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的《公证法(草案)》看,该草案对公证的民事法律责任问题仅作了模糊规定。针对公证机构与人员的特性、公证事项对公证机构的要求,在规范与健全公证的民事法律责任过程中应明确:第三人因依赖公证机构出具的假证、伪证而造成损失的,公证机构应当对损失予以赔偿;在公证机构承担民事法律责任上,应当坚持过错责任原则;在赔偿范围上,对部分间接损失和特定的精神损失也应当予以赔偿。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公证法典的《公证法》于200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这是我国法制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公证制度和公证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当我们在认真地思考《公证法》关于公证工作性质和特殊职能的规定时,在认真回顾我国公证工作所走过的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时,都会清晰地感受并强化一个理念,这就是公信力是公证工作的执业基础,公信是公证的生命,没有公信的公证是无法生存和发展的。一、公信是执行《公证法》的社会基础《公证法》明确了公证机构的性质是证明机构。至于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  相似文献   

9.
《公证法》的出台,是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关注公证立法对其法律意义、主要看点及有待完善部分提出看法,以达完善公证立法,促进公证繁荣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公证机关对遗嘱进行公证是我国继承法中规定的五种遗嘱形式之一。公证遗嘱应到公证机关依法定程度进行,在内容上不得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司法实践中遗嘱公证书生效时进行继承权公证的问题还有待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正式批准司法部《关于深化公证工作改革方案》,标志着公证体制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自从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将公证机构明确界定为市场中介组织后,这就预示着公证机构作为国家行政机关是不能继续存在下去了。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将公证机构列入社会中介组织。从目前的形势看,公证体制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公证体制改革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组成…  相似文献   

12.
我国《物权法》的实施对公证抵押登记制度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依据现行法律就我国公证抵押登记制度,办理抵押登记的部门、动产抵押登记等进行了法理分析,并对完善我国公证抵押登记制度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公证遗嘱的效力优先于其他形式遗嘱,这一点在中国学术界引起巨大争议,许多学者认为规定其效力的优先性并不合理。但在综合各方意见并参见外国立法例后可以发现,立法规定公证遗嘱的优先性效力依然有其现实依据,符合当前社会情况,不能轻易废除。立法应当采取折衷措施:不在继承法中规定公证遗嘱效力的优先性,将其规定在证据法层面,依然可以用公证遗嘱的公信力来保护被继承人和继承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14.
公证证据保全是不同于公证机构的证明行为的保全行为,是公证机构行使保全职能的体现。作为与法院证据保全并行的证据保全种类之一,公证证据保全具有以下优势:更为便捷、高效、专业;更具中立性;责任追究机制更为完善;提升当事人的取证能力。公证证据保全的相关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公证证据保全与《民事诉讼法》的衔接;公证证据保全与法院证据保全的运行关系;公证人员在公证证据保全行为中的定位。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民事诉讼法》明确赋予公证机构保全证据的主体资格,明确公证机构保全的证据的效力;诉前鼓励选择公证证据保全,诉中也可以申请公证证据保全;明确公证人员在公证证据保全中亲自取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新婚姻法对约定财产制度的规定,尊重了公民处理财产问题的自主权利,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法律原则,同时也为公证机构办理夫妻财产公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夫妻财产公证制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论公证中的证明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证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公证程序中的证明标准问题,导致各地公证机构出证标准的不统一,有损公证的公信力。由于公证的对象以及公证审查方式的不同,机械不变的证明标准不能适应现实要求。公证的证明标准应当与公证的证明力相适应,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法国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公证的证明力制度。此外,我们还应当制定详细的公证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17.
为社会和谐发展搭建公正的公证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于200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对于充分发挥公证工作在构建社会和谐中的职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公证工作预防纠纷、维护诚信,有利于实现法治基础上的社会和谐。公证制度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一项预防性法律制度。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完善,我国公证工作已成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法律手段。新颁布的公证法从多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公证制度,为我国公证工作和司法行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8.
《民事诉讼法》第218条规定:“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由此可见,法律赋予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公证债权文书权,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认真执行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对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支持国家公证机关依法公证,预防纠纷,减少诉讼,健全社会主义法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谈些粗浅之见,意在加强人民法院对公证债权文书的执行工作。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我国公证的性质以及现行的法律规定着眼,分析了我国公证的法律效力体系。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公证的法律效力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使得公证的法律效力缺乏生命力。为了解决该问题,作者提出了完善我国公证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以对公证实践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公证审查是公证机构进行的调查、核实活动。一般认为,公证审查主要有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两种基本方式,英关法系侧重于形式审查,大陆法系则侧重于实质审查。我国《公证法》对此未做出明确规定,实践中我国采用的是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相结合的方式。文章通过对各种审查方式的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国情,认为应以“有效审查”代替“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相结合”的审查方式定位,并对其价值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