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警察形象的设计,尤其是中国特色的警察形象,毋庸置疑,应以公众的接受心理结构为视角。本文选取公众接受心理研究的四个维度:公众的需要、公众的认知、公众印象、公众的态度及转变,阐述警察形象构成及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警察公共关系是我国新时期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提升警察形象的重要内容,公共关系心理则是研究公共关系主客体及其在传播沟通过程中特有的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和心理策略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从警察组织心理、公众心理、传播沟通心理三个方面研究其在警察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应用,必将推动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与和谐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警察形象包括警察个体形象、群体形象及警察组织形象。当代警察形象电视媒介呈现中存在的损害警民信任问题主要表现在:警察队伍素质不高,警察形象被误读;媒介宣传片面化,导致警察形象失真、失信;媒介主题先行,导致报道有失公正。因此,一方面,公安机关要着力提升警察队伍整体素质,树立良好形象,赢得公众信任;另一方面,电视媒介在建构警察形象时,应在信任理论的指导下,规避"刻板印象"及"一面提示",与警察形成信任合力,通过"议程设置",提升媒介宣传技巧,建构警察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4.
建立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公共关系是指警察组织通过各种警务活动,向公众传播信息,双向沟通,提供最佳服务,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以谋求公众的了解、理解、信任、支持,从而实行警务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艺术和活动过程。近年来,乐出市公安机关就如何建立发展良好警察公共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认为警察组织应当通过强化教育,提高民警素质;健全管理机制,规范民警执法行政行为;加强警察组织的文化建设,提升警察形象;加强公关活动,增进警察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和沟通。最终实现公众了解、理解、支持警察,警察与公众建立互相宽容、互相尊重、友好和谐的良好警察公共关系。  相似文献   

5.
警察形象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重视和改善警察形象有助于协调警民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然而,在当前政府公信力普遍不佳的大背景下,警察形象并不乐观。警察形象危机问题不断引起警察组织自身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其中由涉警突发事件引发的警察形象危机问题尤为突出,并已然成为警察形象危机的集中体现。如何利用媒体处理其引发的警察形象危机,恢复并重获公众的信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警察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的概括认识和评价,是公安机关、民警与群众之间关系的有效载体。警察形象是沟通公安机关和公众的桥梁。警察形象出现危机是目前研究者非常关心的问题。通过选取150名深圳市民研究其心目中的警察印象,结果显示:社会公众从媒体途径(78%)认识警察;对警察工作内容缺乏了解82.51%;总体好感度达到75分;对警察职能中的社会服务职能有较多需求;公众对于警察形象的好评以仪表形象最为集中,其次为执法形象和社会形象,对于服务形象的好评较少。新时期的警察形象建设应增加民众了解,加强公关建设、提高自身素养、明确服务职能、开展民众监督。  相似文献   

7.
警察形象是社会印象的一个分支,是公众对警察物质、警察精神、警察行为和警察制度的总体看法。通过SWOT方法对重塑警察形象的内在优劣势和外在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对采取针对性措施推进警察形象建设,保障公安机关融入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警察形象是社会印象的一个分支,是公众对警察物质、警察精神、警察行为和警察制度的总体看法。通过SWOT方法对重塑警察形象的内在优劣势和外在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对采取针对性措施推进警察形象建设,保障公安机关融入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不能不涉及到公安警察形象。中国公安警察的形象好坏,除了取决于自身表现外,还和媒体报道有关。近年来随着媒体环境和格局的变化,媒体以非善意的态度和方式对警方非常态事实的报道,客观上破坏了警察在公众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形成媒体袭警。媒体袭警的效果表现在损毁警察媒介形象,造成公众对警察及警察工作的误读,恶化警察执法环境。但媒体袭警效果的实现是有条件的,把握住这些条件对于遏制和消解媒体袭警的效果是有效的,而这正是公安机关应该认真重视和对待的。  相似文献   

10.
警察形象是社会印象的一个分支,是公众对警察物质、警察精神、警察行为和警察制度的总体看法。通过SWOT方法对警察形象重塑进行分析,该分析表明:警察形象重塑内部优势明显,外部发展机遇显著,但警察形象重塑中的威胁因素亦不可小觑。分析警察形象重塑的内在优劣势和外在机会与威胁,对于采取针对性措施推进警察形象建设,保障公安机关融入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警察形象的主体和客体、内在和外在、整体和局部、静态和动态关系,揭示了警察形象是多重逻辑关系的有机体系。把握和处理好以主体和客体为核心的多层次的警察形象关系,对于塑造良好警察形象,提升警察和公众的互动关系,构筑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公共关系本质上是文化关系,只有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和实施警察公共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警察公共关系的功能和目标。用文化的视角研究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能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开辟一条新的路径。从这一认识出发,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应该紧紧围绕公安文化这个核心,在其主体要素(警察组织建设)、客体要素(公众识别)和中介要素(传播策划)三个层面上展开。其中的重点是通过公安文化的艺术传播,将可亲可爱可敬的警察形象传播给公众;通过公安文化的媒介传播,将英勇无畏、无私奉献的警察精神传播给公众;通过公安文化的行为传播,将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警察价值理念传播给公众。  相似文献   

13.
公众信任是警察形象建设的基础。影响警察公信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关于信任分类的重要思想对警察形象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警察形象理论研究的内容十分丰富,理解警察形象理论研究的内涵、阶段及层次,掌握警察形象理论研究的正确方法,有利于指导实践中的警察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15.
大众媒体作为警务公开的一个重要桥梁和纽带,已成为了公众了解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一个窗口,而当前,警察形象问题成了各类媒体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媒体关注警察形象危机的主要方面、媒体对警察形象关注的主要影响、如何在警察形象发生危机时处置好与媒体的关系,减少负面报道对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形象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警察执法公信力是社会公众对警察执法行为的过程与结果在认知与评判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信任和尊重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和信任关系。警察执法公信力危机日益凸显。民众误读为似乎警察无所不能、警察权行使的边缘化、警察参与非警务活动.模糊了警察权的边界和职责、警察执法方式的偏差、警察职务犯罪案件的频发等因素会对警察执法公信力造成影响。警察执法公信力危机损害了政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使公众失去对法律的信仰,损害警察在公众中的形象。面对警察执法公信力危机,要坦然面对,缩减与消除引发警察执法公信力危机的诱因,恪守公正、规范执法的职业操守.通过事先、事中、事后的应对措施,将危机隐患控制在可容忍的范围,弱化或降低其对警察执法公信力的桶窖  相似文献   

17.
警察形象体现的是警察的内在精神品质和外在的行为方式。良好的警察形象有助于警务工作获得党和政府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不良的警察形象则会极大地影响警务工作效能。当前的警务工作中,由于思想认识不足、监督管理和保障工作不到位、社会环境复杂化等因素的影响,损害警察形象的事件频发。警察形象的塑造,应从明确警察形象的内涵和影响警察形象的因素出发,把提升警察自身素养作为基础,内强素质、外强宣传,使警察良好的形象深入民心,使警务工作成为有源之水、有根之树。  相似文献   

18.
人民警察的形象代表着公安机关乃至整个政府工作机关的形象。加强警察形象建设刻不容缓,要妥善处理好建设警察文化、警察道德、强化警察管理、提高警察素质的关系,努力提升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警察执法心理支配着执法行为,执法行为是警察执法心理的外在表现,通过分析警察在非对抗性执法活动中执法准备。执法中行为、语言、情绪与空间利用及执法认识,揭示警察在非对抗性执法活动中的心理及其成因,为今后警察在非对抗性执法中的规范执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警察公共关系是指公安机关通过与社会各界公众的双向沟通,树立警察形象,协调好与公众的关系,争取公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公共关系。它与传统的公安宣传工作、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工作等存在着紧密的、内在的联系,但涵盖更广,兼有了解民意、协调关系、收集信息、决策咨询、教育引导等多种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