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社区网格管理模式具有提升社区服务的水平、实现社区管理结构的多元化和社区服务的高效化等多方面的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网格功能虚化、网格化的行政化、网格员的非专业化与非职业化等问题。促进社区网格管理的实施须从网格组织结构的设置、网格管理的运行机制、网格员队伍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2.
网格化治理是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但网格技术治理体系在进入社区社会时陷入悬浮困境,主要表现为自上而下、行政主导的网格员选拔方式使网格员与社区居民的关联性减弱,信息上报为主导的行政任务挤占了网格员回应社区事务的空间,上级政府意志为主导的监督考核方式替代了群众意见。这就使得网格化管理过程中的治理主体、治理内容、治理规则与社区居民主体、社区实际需求、社区群众意见没有关联,导致技术治理悬浮。为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县域社会的“半熟人”属性,重视东中西部城市经济发展与治理需求的区域差异,并将技术治理充分融入社区自治。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实施社区警务要结合中国国情,处理好社区警务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治安基层基础工作以及社区建设的关系;在内容上围绕构筑社会治安防范体系,管理社区户口,做好社区服务工作以及推动社区治安产业化建设进行。社区警务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消除模式化、教条主义和“唯社区警务论”等不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4.
社区警务源于社区管理,而且是其中的一部分。实施社区警务应定位于以下四个方面的结合:警方行为与社区行为相结合;社区警务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经济杠杆调节与服务性相结合;专业性队伍与群众性治安队伍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5月的一天.四方堰社区居民许晴尝试着登陆社区服务在线网站,反映家中多处墙壁及附属金属物带电。5分钟后,社区网格员赵丹赶到她家,并将情况迅速反映给电力公司、天然气公司,但都没有查明原因。  相似文献   

6.
"村改居"是我国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的一种管理模式。由于"村改居"社区组织难以适应转型对其治理能力的要求,导致社区治理面临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薄弱、社区自治功能弱化、社区服务职能模糊化、社区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较低和管理理念滞后等诸多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村改居"社区组织的治理能力,主要是提升社区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居委会的社区自治能力、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能力、其他社区组织的社区服务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加强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途径,乡村振兴需要加强乡村社区治理,实现乡村社区治理的现代化。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日趋多样化,而乡村社区治理模式相对单一;城市社区服务内容较为齐全,而乡村社区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城乡社区治理在治理模式、社区服务内容、治理主体以及运行制度和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未来促进乡村社区治理需要从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8.
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创新性的社会管理模式,为社会治安管理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措施,为社区警务的改革创新打造了全新的模板,为社区警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鲜的"血液",对增强治安防控力量,开展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以成都市为例,阐述了网格化管理在地方社区警务中的运行情况,剖析了当前成都市网格化管理在具体实践中遇到的瓶颈。最后以问题为导向,从创新社会治理长效机制,将网格化管理更好地嵌入社区警务;以社区警务工作站为依托推动合室办公,强化社区民警对网格员的管理和考核;以公安改革推动警力下沉,不断夯实社区警务基础三个方面着手,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网格化管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为社区警务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做好新时代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成都市加快网格力量整合,进一步完善"一区一警"制度,深入推动"1+3+N",警力最大限度地融入社区治理,有效地提升了社会面管控水平,实现了社会治安防范由公安唱独角向社会综合治理转变,这一探索与"枫桥经验"内在契合。在此启发下,探索新时代进一步完善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的路径,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创新社会治理长效机制,将网格化管理更好地嵌入社区警务;二是以社区警务工作站为依托推动合室办公,强化社区民警对网格员的管理和考核;三是以公安改革推动警力下沉,不断夯实社区警务基础。  相似文献   

10.
科学设置网格党组织,推动党的战斗堡垒前移至网格,是实施社区党建网格化的基础和前提。网格的类型既可以依据特定的地理空间划分区域型网格,也可以依据党员年龄、兴趣、特长、体质、职业等同质性因素划分功能、特色型网格。网格化管理模式下的社区党组织设置形式和体系也要相应地进行创新和调整,以推动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实施社区党建网格化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灵活高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一是构建互动机制,整合资源联网格;二是建立责任机制,设岗定责落网格;三是引入激励机制,作用发挥在网格;四是完善保障机制,政策倾斜重网格。  相似文献   

11.
社区服务与管理创新的目标是满足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引导社区居民逐步实现自治。政府的作用应当逐步转变为宏观调控,依靠法律规范社区管理,引导社区自治能力不断提升;加大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培育,逐渐形成协同治理。本文在分析江西省鹰潭市月湖社区管理模式基础上,提出了社区服务与管理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科学设置网格党组织,推动党的战斗堡垒前移至网格,是实施社区党建网格化的基础和前提。实施社区党建网格化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灵活高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一是构建互动机制,整合资源联网格;二是建立责任机制,设岗定责落网格;三是引入激励机制,作用发挥在网格;四是完善保障机制,政策倾斜重网格。  相似文献   

13.
作用于新弱势人群的社区服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弱势人群(NewVulnerableGroups)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特殊群体,其性质、地位的特殊性以及数量上在整个弱势群体所占比重之大,都应使我们认真对待。社区服务的实施对新弱势人群有着独特的作用。我们只有认真研究当前社区服务作用于新弱势群体的现状,作好现阶段社区服务,强化社区服务的功能,构建完备社区保障体系,构筑社区综合救助机构,才能最终实现对新弱势人群的社区保障福利和社区服务的作用最大化和最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社区社会组织不仅逐渐成为社区服务的主体之一,而且在社区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还面临一些问题,如参与社区服务的模式单一,在社区服务运行机制上行政化倾向较重,内部组织管理机制不完善,专业化程度不高,影响社区服务质量等。解决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面临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共享经济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将经济发展的理念运用于社会管理建设之中,在深入剖析共享经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理念基础上,将共享经济的实施方式运用到社区自治的完善中,可以解决目前社区自治与社区服务所面临的困境,推动成都社区便民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武汉百步亭社区党委始终坚持“着力于基础、着力于诉求、着力于源头”,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成为全国社区建设的一面旗帜。 着力建强基础。坦整个社区划分成7个苑区网格、820个楼栋网格,苑区网格建立13个党支部。楼栋网格建立580个党小组。建立社区居委会——主管楼栋长——楼栋长——小小楼栋长的居民自治组织网络.  相似文献   

17.
网格管理是中国社会管理的重要创新。它与基层民主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二者目的与归宿相同,都是维护基层社会秩序的重要维度和社会活动。但网格管理与基层民主具有不同的范畴、功能、运行机制。网格管理有利于拓展城乡社区自治的空间、提高城乡居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基层自治的效能、发展基层网络民主、实现基层民主的规范化。网格管理与基层民主相结合,主要是通过网格管理实现治理资源共享、搭建民众参与平台,通过基层民主管理完善社会协同,通过社区服务联结网格管理与社区自治,通过城乡社区治理实现二者的合流。  相似文献   

18.
打造服务型党组织。织牢群众工作根基。将热心社区工作、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居民小组长等按网格编组,组建社区综合信息员、治安巡查员等志愿者队伍,推行“人在网中行、事在格中办,只找一个人、只进一道门”的网格化工作模式。新建滨湖、小洪山两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机安社区1200平米的服务活动用房等。各社区普遍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办“七色课堂”、推行社区服务10条温馨服务标准等,将一个个社区汇聚成一个个强大磁场。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对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新形势下,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必须要以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为前提,以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为重点,同时,要采取切实措施培育、提高居民的社区意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管理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至今,我国社区建设经历了理论探讨、实践探索、科学实验和全面推进4个发展阶段。各地社区建设方兴未艾,形成了由组织构造、基础设施建设向完善社区功能和社区服务推进,由社区的一般性建设向构建和谐新社区发展的态势。构建和谐新社区是社区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一般地说,和谐社区的本质是社区运行的和谐,社区内各种事务的科学合理的运作,归根到底是社区党组织能否把为社区居民的服务协调到位,真正把加强社区服务作为构建和谐社区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