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邵燕祥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强烈的时代气息、真挚的情愫,显示了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人格力量,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邵燕祥的诗歌创作及其在当代诗坛的意义,不仅是为老诗人的创作从学理层面上做一总结,寻求一个文学史上的定位,同时也是通过阐发诗人的创作成就与创作精神,对中国当代诗坛现状的一种表态。本期编发的三篇文章,第一篇认为邵燕祥是中国当代真正继承了鲁迅风骨的少数作家之一,对他的诗歌创作进行充分研究,可以推动和繁荣当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建设。第二、三篇文章则涉及邵燕祥具体的诗歌创作,从作品探索诗人内在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2.
徐志摩以其独特的浪漫诗风、真挚的情感书写在中国新诗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雪花的快乐》作为徐志摩早期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性灵自由的歌颂与追求,并以复沓回环的旋律、声韵和谐的节奏实践着诗歌音乐性的创作理念,完成了诗人内在情感与外在音乐形式的互通与转换。  相似文献   

3.
邵燕祥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强烈的时代气息、真挚的情愫,显示了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人格力量,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邵燕祥的诗歌创作及其在当代诗坛的意义,不仅是为老诗人的创作从学理层面上做一总结,寻求一个文学史上的定位,同时也是通过阐发诗人的创作成就与创作精神,对中国当代诗坛现状的一种表态。本期编发的三篇文章,第一篇认为邵燕祥是中国当代真正继承了鲁迅风骨的少数作家之一,对他的诗歌创作进行充分研究,可以推动和繁荣当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建设。第二、三篇文章则涉及邵燕祥具体的诗歌创作,从作品探索诗人内在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4.
在探索诗歌形式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新月诗派中,可以说朱湘是个独特的存在。新月派的主将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都比较注重向西方诗歌学习,尤其是向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学习,作为同是新月派的诗人,朱湘却提出向我国古典诗歌和民歌学习,而他的诗歌也由于其在诗歌创作中对这一主张的自觉探索和实践而呈现出了浓郁的东方色彩。朱湘诗歌创作为中国新诗的民族化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邵燕祥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强烈的时代气息、真挚的情愫,显示了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人格力量,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邵燕祥的诗歌创作及其在当代诗坛的意义,不仅是为老诗人的创作从学理层面上做一总结,寻求一个文学史上的定位,同时也是通过阐发诗人的创作成就与创作精神,对中国当代诗坛现状的一种表态。本期编发的三篇文章,第一篇认为邵燕祥是中国当代真正继承了鲁迅风骨的少数作家之一,对他的诗歌创作进行充分研究,可以推动和繁荣当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建设。第二、三篇文章则涉及邵燕祥具体的诗歌创作,从作品探索诗人内在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6.
邵燕祥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强烈的时代气息、真挚的情愫,显示了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人格力量,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邵燕祥的诗歌创作及其在当代诗坛的意义,不仅是为老诗人的创作从学理层面上做一总结,寻求一个文学史上的定位,同时也是通过阐发诗人的创作成就与创作精神,对中国当代诗坛现状的一种表态。本期编发的三篇文章,第一篇认为邵燕祥是中国当代真正继承了鲁迅风骨的少数作家之一,对他的诗歌创作进行充分研究,可以推动和繁荣当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建设。第二、三篇文章则涉及邵燕祥具体的诗歌创作,从作品探索诗人内在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7.
试析海明威作品的"冰山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家海明威以其独创性的叙事艺术、简约含蓄的文体风格,被同时代及后来的作家奉为典范。本文从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和作品人手,浅析“冰山风格”的形成以及“冰山风格”在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李颀的诗歌,风格多样。有豪放,有悲慨,有高古,也有雄浑,这主要是同诗人所处的时代、身世遭遇及特定的个性特征有关。在诸多的风格中,最重要和最能体现他独特艺术个性的诗风是高古和雄浑。具体表现在其诗歌中,不仅声音宏正轻健,而且格调高雅、气质不凡。值得注意的是诗人的高古诗风其实是反映了盛唐诗歌逐渐向中唐古淡风格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任何伟大的作家都是语言的巨匠,从语言的提炼上可以看出作家的匠心独运。每个有成就的作家都有其独具的语言风格。汪曾祺作品里的语言就体现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在他的作品中,故事的发展表现了平淡美,结构上透露着自然美,审美视野中反映出色彩美,情景和韵味方面追求意境美,文化形态上突出了民俗美。  相似文献   

10.
从复杂的政治宗教地位、丰富的创作内容、哲学理念的转变三个角度对印度细密画艺术语言风格进行解析,可以为印度细密艺术提供了一种理性的思考方法:印度细密画是一种独立而完美的艺术,有着自己的发展特点。在未来本土绘画的艺术创作中,我们既可以从细密画中寻找这种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宗教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1.
英国学者阿瑟·韦利一生与中国古典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翻译了大量中国古诗,采用直译的手法。不押韵,而注重诗歌的韵律和意象。为传达中国诗歌的节奏感,他尝试以英语的重音对应汉语的单字,形成了所谓的“弹性节奏”。他还尽量保留了诗中的意象,使许多新鲜的中国诗歌意象首次进入了西方人的视野。韦利偏爱唐代以前简约自然的民歌风格及贴近大众生活的题材,他将自己的翻译重点放在了这一时期,并且他的诗歌翻译语言风格也倾向于简约、轻快、流畅。对韦利译诗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他不仅使广大的西方读者认识到中国古典诗歌的成就,而且在翻译方法上进行了大胆尝试与实践,成为后人翻译中国古诗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梁实秋先生曾经说:“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可见散文是极富个性的一种丈体。而一个作家的散文风格,更是他的个性的体现。对此笔者也很赞成梁实秋先生的意见:“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而这种妙处“我们读者只有感叹的份儿。竟说不出其奥妙的所以然”.那么要说清一个作家的散文风格.确实是非常困难的。笔者只想就张岱的《陶庵梦忆》和《西湖寻梦》初步地议论一下他的散文风格。在这两部散文集中,共收录了张岱的197篇散文,除了两篇文集的《自序》之外,其余的都以叙事、记人、写景、状物为主。…  相似文献   

13.
在那个从西方得到各式各样文化冲击的滋养,又面对民国肇始百废待兴的契机的蓬勃时代里,徐志摩独树一帜远离政治的喧嚣,他的理想主义走向了另一个方向——一种宽广的“爱”文化视野,从而加入到世界文化的大系统中成为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他的宗教思想即或没有掀起济世雄心的滔天巨浪,但却也足以震撼社会震撼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他在诗中、在审美与宗教的情绪感应中实现了爱的生命意识,一种灵的追求。徐志摩以一种微妙的灵魂来做一种宗教皈依,一种对上帝——永恒的“爱”的祈祷。徐志摩的生命与人格魅力,留给我们既作为对比,又作为尺度,同时也作为救赎的丰富的借鉴,神圣而庄严,自由、舒展、纯净、神秘而又丰富。  相似文献   

14.
仓央嘉措是藏族佛教地六世达赖喇嘛和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而广为流传。本文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对仓央嘉措诗歌的特点及其成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现代图书馆事业史上,许多作家担任过图书馆事业的指导工作——图书馆馆长和图书馆工作人员。辛亥革命后,蔡元培出任教育部长,任鲁迅为社会教育司科长,指导图书馆事业建设,在当时从北京到各地建立了一批“通俗图书馆”;无独有偶,建国后,著名作家郑振铎出任文化部社会教育司长,主管图书馆事业。新文学运动中早期成名的诗人应修人,在上海创办了通信图书馆,他具体参与管理,并与同仁们一起编了一个图书分类法。著名诗人徐志摩曾在北京松坡图书馆任职,松坡图书馆在北京石虎胡同七号,徐志摩还写过一首题为《石虎胡同七号》的诗,发表…  相似文献   

16.
徐志摩短暂的一生中,为追求理想的人生形态,为寻找幸福的生活付出了毕生的精力。遗憾的是诗人没能走出思想的困境,没能实现理想就匆匆离去了。通过徐志摩单纯信仰在其诗作中的体现,以及诗人在思想和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努力、幻灭、失败的道路,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理想只是由一种单纯信仰支撑起来的“沙滩上的一朵鲜花”,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很难实现的。徐志摩对“爱、自由、美”三位一体单纯信仰的热切追求,虽然为自己埋下了悲剧命运的种子,但却又成为其诗歌创作艺术魅力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王蒙是当代文坛上特色鲜明的一位作家,其作品幽默氛围浓郁,于嬉笑诙谐处包含绝大文章。本文从作品的人物,语言,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对其幽默特色进行了分析,探索了形成王蒙作品幽默风格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姚贾诗人群体是继韩孟、元白两诗派之后出现的重要诗歌流派,其创作观主思尚格,五律是其标志性的创作体式。姚贾诗人群体诗歌的语词特征、抒情特征、意境的呈现等方面代表了该群体的风格类型。他们艺术的重要缺陷在于其诗歌缺乏变化,表现为诗歌意象、句式、诗意的雷同和格式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风格、意境、意象、语言等诗歌艺术分析的角度,探讨古诗英译的不可译性.诗歌分析的层面使我们得出这样启示传达诗歌的风格是诗歌翻译的最高标准;意境和意向是古诗翻译过程中必须忠实的、不可缺失的,是可以翻译的;古诗的不可译-诗歌的建行形式和音乐性应以传达古诗的风格和意境为目的.如果古诗翻译的目的是跨文化交际,让更多异域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了解中国古诗的魅力,那么译者不应该跨过语言的异质,也不能因追求形式和韵律破坏原诗的意境,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出现的九叶诗派,以开拓“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学道路为己任,袁可嘉则是这一诗派的理论代言人。袁可嘉在诗美原则、诗性人生、表现策略三方面对九叶诗派的艺术探索所作的理论总结对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