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本质上可以归结为追寻和塑造"中国现代性"的过程。由此构成近现代中国哲学发展的主线。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启当代中国哲学的新发展。主体性的意识和要求尤其获得理论自觉。塑造中国现代性的实践及其与理论之间的张力,成为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中国哲学还没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原创性的当代形态和权威话语体系。中华民族的复兴理应包含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哲学的复兴。为此,需要中国的哲学家们作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尚未实现突破的根本原因之一是邓小平哲学思想或中国经验的个性特色及其原创性的研究目前还欠“火候”。而邓小平哲学思想或中国经验的研究目前存在的一个通病,是没有真正站在基础哲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前沿而限于传统马哲教科书框架,或处于“经验研究”层面。邓小平哲学或中国经验的研究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过程应该实现互动。  相似文献   

3.
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无论是从内在的学术性价值,还是在其现实性意义上,都应该重视。展开对其政治哲学的研究,从发展哲学与政治哲学的统一角度,从丰富的“象”中抽出其“质”,并避免那种缺乏理论系统性的“关键词”研究,是当今学界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起点之一。应该在其特定的哲学问题域中,对相应的世界观、方法论、对新技术社会形态的适应和创新和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多维价值进行系统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李荣海 《理论前沿》2003,3(16):45-47
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在经验的总结中开辟道路。同样,哲学也需要在对“哲学史”所隐蕴的理论逻辑的开掘中寻觅到自身的未来。由此,对中国当代哲学的发展过程、态势演变进行总体评点,相对于哲学在21世纪的演进,就具有了“继往开来”的意义。一、哲学的聚焦主题与主导精神:人与相对性中国当代哲学,是与中国社会实践在同一起点上被激活的。1978年兴起的真理标准讨论,其后果是开启了政治上的拨乱反正,拉开了中国解放思想的帷幕。中国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在哲学上的回响,即是激发了人们对传统哲学的反思:在与“左”的思想相扭合过程中而定于一尊的传…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需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要紧扣时代脉搏和时代主题,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综合创新,创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达到了新的阶段和新的境界。据此,分析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经验教训和前沿问题,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与创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与哲学主题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 ,存在着巨大差异 ,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东西方哲学语境的不同。现代西方哲学的共同特点是拒斥近代哲学形而上学 ,关注现实生活世界 ,展现为政治批判、文化批判和道德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代中国哲学创新有巨大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哲学的深化在于教人反思,给人以启发。时刻关注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今发展的理论诉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要求下,深入研究并正确回答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视野,塑造和引领新的时代精神,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理论先导。  相似文献   

8.
张剑伟  崔永和 《理论前沿》2007,492(3):23-24
普通高等学校所使用的哲学教科书,尽管在实践观和人的发展等问题方面业已取得了可贵的进展,但仍显得体系陈旧、观点滞后、方法呆板、主体缺失,需要继续进行认真改革。  相似文献   

9.
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关键工作之一和最终目标之一,就是确立价值论上的主张,并设计完备的价值理论。我们不应当轻描淡写地来对待和处理这个问题,而应当本着哲学本有的一种"前提性追问"的问题意识来从纵深层面予以把握,关键是要辨析、厘清与这个问题根本相关的三个前提性问题:一是应当基于对"当代中国"的历史性考察来设计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价值理论,二是应当基于对现代价值的把握来证成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价值理论,三是应当通过哲学史的研究来确立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蕴含的一系列矛盾,如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文化的自我延续与自我更新、文化的自我认同与对外适应、文化的辩证综合与创造开新等的关系问题作了深刻地哲学分析。  相似文献   

11.
12.
世纪之交,国内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新形态等方向的研究,推动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跨世纪发展,从而成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五大热点。  相似文献   

13.
宪法哲学笔谈——人本法律观与当代中国宪法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期主题涉及宪法哲学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宪法学追求科学品格的展开,宪法学的研究方向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宪法哲学就是其中的命题之一。不过,尽管有学者提出了宪法哲学的命题,并已有相关研究,但是依然问题重重。本期编发的五篇文章主要围绕宪法哲学成立的可能性、宪法哲学的命题、英美宪法哲学和传统中国哲学思想对宪法知识的影响等展开论述。关于宪法哲学成立的可能性,前四篇论文承认了宪法哲学成立的正当性,但是角度各不相同,观点各异。关于宪法哲学的命题,有的提出以人为本是当代中国宪法哲学的命题,有的认为基督伦理和自然法理论是宪法哲学的精神资源,有的则认为宪法哲学包含宪法的政治哲学和认识论哲学。至于传统中国哲学思想对西方宪法知识的影响,虽然已有学者进行了研究,但是如何深入到具体的个案,最后一篇论文作了一点探索。其实,宪法知识在近代中国的命运与其说是哲学问题,不如说是文化问题。希望本组论文能够引起学界的广泛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哲学为自己的哲学观所误导,以为哲学既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一门科学。世界观与科学却具有不同的性质与功能。当今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以某种宗教为自己的世界观。知人则哲。真正的哲学是思想范式——规范人的精神世界的原始范型。近代西方哲学发展伴随着理性探索及其后果——对启蒙运动、现代科技及现代性的反思,最终仍要归宿于西方文化的固有思想范式。在历史上,中国哲学始终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但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哲学逐渐失去了自我。现在,中国现代化指日可待,中国人要有自己的世界观。当代中国哲学要重新成为世界哲学的重要成员,产生具有原创性的成果,唯有继承先哲创立的思想范式。这也意味着:中国的哲学工作者要在生活中身体力行自己的哲学。  相似文献   

15.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对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成就进行概括与总结,推动中国哲学创新型事业的发展,由山东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发起的"塑造论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理论创  相似文献   

16.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史研究经历了广泛而深刻的转向,这一转向或许可以描述为从返本到开新的宗旨转向、从演绎到诠释的路径转向、从领域到视域的理解转向以及从命题到概念的切入点转向。中国的马哲形成史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提供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某种整体性理解。主要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深刻地中国化,中国马哲形成史研究的主要宗旨在于通过视域创新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7.
价值哲学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独立的哲学分支学科,迄今已有100年历史。100年来,世界各国学者对价值哲学作过多方面的探讨,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但是还没有一本全面、系统地总结价值哲学发展100年历史的书。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玉樑著的《当代中国价值哲学》一书,是对价值哲学发展100年历史特别是对当代中国价值哲学发展进行全面回顾和系统分析的第一本专著。这本书的出版,对价值哲学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价值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哲学分支学科,形成较晚,我国对价值哲学的广泛研究更晚。我国学者张东荪在20世纪30年代曾研究过价值哲学,1934…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党,而科学发展观则是其最新的理论成果之一。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层次来论证科学发展观的哲理依据,并进一步论及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泰英君教授的《当代中国哲学思想史》,吸取了以思想家和思潮为主设目的传统写作方法,把丰富的当代中国哲学思想剖析为三;充分发挥史料说话的功用,将反映各时期代表性哲学家的主张以及哲学思潮论争双方立论的本质资料摆出;在研究中,根据哲学思想发展过程的特点,采取将当代中国哲学思想史上限分界内、外的思想形成期和发展期相联系的灵活的处理方式,以完整、客观反映哲学家的思想为追求,从而使该书实现了学术性和可读性的较好统一。  相似文献   

20.
哲学的当代处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中体现西方哲学传统的黑格尔体系哲学的失败,同当代人类处境的根本性质内在相连.近代启蒙理想在现代性状况中的失落,在黑格尔哲学的本质中被预先展示出来了.因此,在黑格尔之后的哲学努力在原则上都不得不采取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批判态度.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批判,同时也就是对现存世界本身原理的批判,这一点构成了哲学在当代的根本语境.马克思的学说早在一百多年前创立之初,即已自觉地进入了这一语境.但是,对这一点的真切理解,却仍不得不有赖于当代人对自身处境在生活世界中的本质来历的自觉意识.这就是马克思的思想与当代生活实践的内在联系.唯有从这一点出发,才能真正看清马克思主义哲学透过日常世界的"理论方式"而深入到生活世界中去的实践本质,从而去展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时代条件下继续发展的真实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