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1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认知结构理论、现代性理论以及面临的时代课题进行了研究,并提供了作者的一种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2.
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文稿结构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章文稿的结构编排是马克思恩格斯遗留给后人的一项历史课题。自该文稿1924年正式问世以来,包括前苏联学者粱赞诺夫、日本学者广松涉等在内的诸多专家都曾对其提出过不同的构想,但迄今仍未有一个比较完满的构建方案。通过深入分析和展示文稿本身的内在逻辑,在这里有可能提供重建文稿结构的另一种构思。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注重社会和谐发展及其对执政党的要求历来是我们党执政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和理念。但是在我们党的文件中正式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以及正式提出提高党的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任务,这还是第一次。这表明,随着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发展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的深刻变化,社会的和谐发展愈益突出和重要,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和党的建  相似文献   
4.
1.赫斯与费尔巴哈的思想关系经历了“三部曲”:转向(1841午下半年)、接纳(1842年上半年始)与批判(1844年年中)。它与赫斯完成由宗教社会主义到哲学社会主义的转变并由此过渡到“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历程的总图景相适应。 2.在赫斯的《德国哲学当代的危机》(1841年10月)一文中,首次留下了费尔巴哈  相似文献   
5.
侯才 《理论视野》2014,(1):8-8,40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又一次综合研究改革的重要会议。这次全会把握实践和时代的新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描绘和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和纲领,必将对今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侯才 《理论视野》2013,(9):13-15
"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一种期盼和表达,其底蕴是现代化的实现。所谓现代化,按照我的看法,如果从哲学层面来说,实质上是"现代性"的塑造;如果从实践操作层面来说,实质上就是完成社会和国家的转型,构建一种现代社会和一种现代国家。这样,提出来的问题自然就是:我们要构建一种什么  相似文献   
7.
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的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荆门郭店楚墓竹简的问世 ,堪称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重大的文化考古发现之一 ,其重要意义在于 ,它使我们接近了中华文化之源 ,在一定程度上窥见了这一古老文化源头的原始风貌。而其中的《老子》古抄本则为人们在道家文化方面的追根溯源和正本清源提供了实证性的根据。据已发表的竹简《老子》古抄本的释文和笔者本人对某些文字的考释 ,可以发现这一抄本异于王弼本和帛书本之处甚多 ,其主要思想特色 ,是昭示了老子与孔子学说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以及提出了“天道圆圆”的本体论 ,“大少之 (至 )多 ,易必多难”的辩证法 ,“有将混成”的宇宙发生论 ,“教不教”的教育观和“错 ( )为上 ,弗美也”的军事观  相似文献   
8.
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为了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哲学与社会发展论坛(2011)。本期笔谈选登了6位著名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认识重心的迁移与当代哲学的趋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侯才 《长白学刊》2005,(1):46-50
哲学的发展轨迹是与由实践所决定的认识重心的迁移相适应的.近代以降,由于人凭借工业和科技的力量将自身真正从自然中提升出来,认识重点也随之发生了由客体性向主体性、由社会性向个体性、由必然性向偶然性、由科学性向价值性、由无限性向有限性、由物质性向精神性、由统一性向多样性的转换.在当代,这种认识重点的迁移仍在继续并在多方面获得展开.它规定了哲学的基本主题及其演进方向,也规定了当代中国哲学发展所面临的主要课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10.
首先要进一步摈除“左”的、教条主义的抽象理性标准与僵化的传统思维定势,彻底实现向以实践为基点的思维方式的转向。其次,大力破除过去单纯局限在“文本”阐释的研究方法,真正代之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方法。第三,要从哲学理论自身的特殊性出发,切实贯彻好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哲学参与现实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