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考察资本主义发展中产生的社会问题,全面剖析了工业化对城市和农村所带来的影响,认识到城乡对立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固有顽疾。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促进城乡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消除城乡对立和城乡隔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走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列宁和斯大林承接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合作社的方式使苏联的城乡关系成功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可是斯大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又使苏联的城乡关系步入了歧路,阻碍了苏联社会主义农村与城市的发展。中国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极大地解放了中国城乡的生产力。但由于受国内外客观环境的影响,中国的城乡关系逐步失调,即使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也未能得到彻底改变。新时代,中国社会在产业发展、体制改革、精神文明、社会治理和生态治理等层面出现了众多利于城乡融合的积极因素,利于我国形成新型城乡工农关系,构建以“人”为核心的城乡融合实现机制,能够使中国城市和乡村在融合的发展道路上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伴随人类社会分工的形成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乡村与城市的分工及其二元结构。随着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愈加突出;同时由于城市和乡村在其对立过程中各具优势资源,通过市场渠道的相互作用,也为逐步缓解这种对立创造着条件。新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离不开人类社会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普遍规律的支配,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其特殊性来。其中,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于建国初期,固化于"单一所有制结构"与计划经济时期,缓解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已经或正在消灭,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已经或正在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性景观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缓解过程是在农村优势资源、城市优势资源、市场决定作用及政府积极作为等"四要素"相互作用中逐步实现的。本文对此拟做初步的分析论证,分别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矛盾、差异问题上阐述了自身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关系这个现实问题一直很关注,他们指出分工是造成城乡分离的起点,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城乡对立的根源,同时,也阐述了城乡融合的理想蓝图。在他们的经典著作中蕴含着合理布局和发展生产力、工农产业的结合等等实现城乡融合的思想。而当前我国城乡差距拉大,城乡社会的二元结构也会影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度,所以,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发挥它的时代价值,会对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基层群众自治中,政府与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缩影。由于国家在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战略不同、城乡社会结构及城乡基层社会面临的治理压力不同,城乡政府与自治组织关系既有相似性,又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如何处理城乡关系是所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加速经济转型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及其由此引发的矛盾比一般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而霍华德所著《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超越了城乡对立思想的禁锢,对未来的城乡结构做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并深刻描绘出美好愿景——"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作者对《明日的田园城市》原著作了初步研读,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进行简述,以期为成都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实现城市长远发展战略目标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人类进步史是一部文明发展史,城镇化不仅改变了人的居住地域,更是把人融进了一种新的文明形式与结构之中,城镇化的本质是现代文明的扩展。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应当根据信息化的时代特点和我国国情,坚持走文明城镇化道路来协调发展现代城市文明和现代乡村文明,从而在文明城镇化的实现中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的全面发展,就需要改变过去社会资源配置片面向城市倾斜的发展状况。实现乡村振兴,不是简单地把乡村空间转变为城市空间。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在于生产力的发展,本质上是要实现乡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指出城乡分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从现代经济学角度,集约型经营方式是发展的基础,而集约型经营方式要想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则需要自由竞争的社会空间支持。由于农业企业天然具有粗放性的特质,而(手)工业和商业企业则与集约型经营方式具有较强的亲和性,所以,只有分别作为与(手)工业和商业企业的根据地乡村与城市实现有效的分离,彼此独立,才能避免城市被乡村同化,从而为集约型经营方式创造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盛卫国 《工会论坛》2004,10(3):100-101
社会分工有三种形态 :自然的分工、自发的分工、自愿的分工。在自然的分工向自发的分工过渡的过程中产生异化和私有制。只要存在自发分工 ,就会有个人的畸形发展、人与人关系的对立和冲突、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紧张。扬弃异化、消除私有制就要用自愿的分工取代自发的分工 ,这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交往的普遍化和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正是从现实的人出发 ,通过分工的历史考察 ,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逆城市化"现象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城市功能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冲动。这一现象折射了传统城市化发展道路的诸多弊端,借助"逆城市化"分解城市功能和分流城市人口的趋势发展村镇,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心城市与中小城镇、乡村彼此之间产业呼应、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这正是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11.
论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应包括四大要素,即城乡地位的平等,城乡经济的融合,城乡关系的协调,城乡制度的统一。按上述要素深化改革和进行制度创新,我国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就能良性互动,实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乡关系发展理论大多源自于西方,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和普遍存在的现象。城市化过程就是农村转变为城市的历史过程,结合近代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可以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外力作用下初步形成的城乡分离(1840-1949)、强制性制度变迁作用下城乡对立进一步发展(1949-1978)、市场机制作用下城乡关系调整与城乡对立扩大(1978-2003)、政府引导下统筹城乡(2003至今)。在这个历程过程中,其根本作用的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随之带来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跟进。计划经济时期长期的城乡户籍二元制度,导致人口转移停滞,城市化发展滞后。要解决城乡分离与城乡对立问题,不仅要解决个人劳动方式、生产方式的对立,而且也因此带来城乡社会发展中身份、财产、交换、政治关系等诸多方面的深刻矛盾,也就是解决人的问题。通过梳理和考究我国城乡关系发展及其演进,对于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型城乡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工理论在马克思以前就备受人们的关注。从古典的分工理论到近现代的分工理论一如既往的备受推崇,而任何一种理论学说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是经过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而发展丰富。马克思正是在对古典分工理论的批判与超越上发现了分工,而马克思分工的发现更是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社会的一个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进行系统审视后的理论结晶。马克思不仅阐明了社会有机体的特质所在,而且分析了社会有机体的内部构成与生成逻辑,认为社会有机体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它以"现实的人"为能动主体,以自然界为生存前提。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观照乡村社会治理,要求我们整体统筹治理内容,实现乡村社会治理与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的内在结合;坚持以农民为本,把农民视为乡村社会治理的依靠力量与受益对象;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妥善处理乡村社会治理与环境治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城乡结合部是指兼具城市和乡村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又称城市边缘地区、城乡交错带,尤其是指接近城市并具有某些城市化特征的乡村地带。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城乡结合部典型地区的实证研究,梳理现有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存在的客观问题,并分析其内在原因,探讨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失序"的暂时性抑或是长期性,然后提出若干政策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框架下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实际上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大量生产要素源源不断地单向流入城市,造成农村严重"失血"。在新型城乡关系中,农村要素流向城市,城市要素也流向农村,会形成一种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良性循环。乡村通过汇集各种要素,引发创业热潮,催生新业态,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以此推进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目前我国还面临诸多阻碍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因素,需要构建要素主体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功能互补机制、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套机制以及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机制,以保障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特别要引导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  相似文献   

17.
工农联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个"农民国度"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在找到并确认"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革命新道路之前,毛泽东也曾受到"城市中心论"的影响。在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向乡村转移的过程中,毛泽东积极探索并正确处理好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工农联盟思想,最终催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并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从人的需要的任意点出发,解说人的价值,难免不出错。人的价值须建立在人的需要的哲学架构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提供了这一初步架构,其中"匮乏性需要"与"成长性需要"的二层级建构与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有相通之处。马克思更加深刻地揭露了"匮乏性需要"的社会根源。成长性需要是人的价值的发源地。马克思提出的"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是个未来人,更是一个有"自由个性"历史人,这更是值得我们挖掘的价值原点。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是一个普遍的历史进程,但也是非均衡发展的过程,其中农民往往扮演"弃儿"的角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在我国,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仍然受到户籍政策的制约,不同程度地无法享受到与户籍粘连的福利和保障,造成城乡对立的制度性壁垒。平等的现代化不应该只是城市从农村吸纳资源,而是城市和乡村更好地互动——资源要素流动,既要让农民进得了城市,也要让城市的资源下沉到乡村。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平等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经典作家指出,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本身的问题,从分工的观点来是看最容易理解的。而历史唯物主义的确立,也为科学地阐明马克思的分工思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平台。分工范畴是经济学与哲学双重视域的融合;分工具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属性;分工的双重效应表现为:分工既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