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山东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强省和人口大省,其城市化过程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在对山东省城市化发展进程和现状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运用Eviews软件对1949-2008年的山东省城市化水平时间序列建立ARIMA模型,并预测了2009-2015年的山东省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2.
城乡关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关系政策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78—2003年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养育工业、2004—2007年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2007年十七大以后的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从中得出三点重要启示: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实施城乡并重战略、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的‘‘城市病”也日益严重。‘‘城市病”主要是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造成过快增长的城市人口超出城市土地、环境、水等硬性资源的承载能力所引起的。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视域中,只有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立,才能从根本上治愈“城市病”。  相似文献   

4.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性问题,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反贫困斗争,不仅创造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中国奇迹,还独创了一条中国特色优势显著的减贫道路,在党百年贫困治理实践中升华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交出了一份中国答卷.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1921-1949年的初期探索时期、1949-1978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8-2012年的深化拓展时期和2012年以后的创新完善时期.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反贫困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启示着未来党的反贫困事业,要重视"理论引领"、关注"精神脱贫"、破解"返贫问题",不断深化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推动我国贫困治理由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处在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西方的人口流动模型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刘易斯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比较分析,针对我国的国情,探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我国要依靠发展农村经济就地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相结合的途径,多渠道、多形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对于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统筹城乡经济,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伴随人类社会分工的形成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乡村与城市的分工及其二元结构。随着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愈加突出;同时由于城市和乡村在其对立过程中各具优势资源,通过市场渠道的相互作用,也为逐步缓解这种对立创造着条件。新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离不开人类社会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普遍规律的支配,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其特殊性来。其中,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于建国初期,固化于"单一所有制结构"与计划经济时期,缓解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已经或正在消灭,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已经或正在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性景观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缓解过程是在农村优势资源、城市优势资源、市场决定作用及政府积极作为等"四要素"相互作用中逐步实现的。本文对此拟做初步的分析论证,分别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矛盾、差异问题上阐述了自身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和调整经历了三次变迁。从建国初期到1978年,农村全面服务于城市工业化,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从1978年到2003年,是城市、乡村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时期;2004年至今,城乡关系发生历史性转变,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协调发展阶段。城乡关系的变迁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是由产业结构变动所引起的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城市在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口、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结构变化的复合体。尽管城市化的内涵很丰富,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但有一个最基本的内容,即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转移到城市或者说城市人口占整个国家或地区的比重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占据整个国家或地区的比重即城市比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基本指标,也是衡量其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积极推进江西城市化进程,不仅是解  相似文献   

9.
引  言城市化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有关城市化的研究表明 ,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直接消费可拉动GDP增幅增加 0 .5个百分点。而城市化也为缩小城乡差别和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民、农村的“三农”问题 ,提供了新的途径。如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 ,农村人口要降到 10 %以下 ,城乡差距才能淡化。从地域空间分析 ,城市化对边缘区空间发展影响最为明显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最敏感、变化最大、最迅速的地区在城市边缘区 (urbanfringe)。 [1]尤其是在城市内边缘区 ,城市因素不断增加而乡村因…  相似文献   

10.
在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加快农村城市化,对于破解厦门“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实现厦门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较大;城乡环境反差较大;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大;农转非居民城市化程度不高;农村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提出实施“六个工程”推进厦门农村城市化进程:一是新型城镇体系构建工程;二是人口转换工程;三是地域转换工程;四是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五是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六是农村体制改革工程。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经历了恢复调整时期(1978-1984)、探索提高时期(1985-1992)、转型完善时期(1993-2000)、改革发展时期(2001-2006)和创新突破时期(2007-2013)五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在教师教育政策演进的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即从注重社会需要到平衡并重社会与个人需求;从注重外延发展到统筹兼顾外延和内涵建设;从注重规模扩张到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与保障。  相似文献   

12.
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实现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本文针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文章主题。  相似文献   

13.
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脱贫致富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实现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本文针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文章主题.  相似文献   

14.
上海农村人口城市化再推进与非农化再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上海农村人口城市化和非农化转移进程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转折性变化。农村人口城市化趋于加快 ,但仍滞后于非农化、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非农化转移明显滞缓 ,但却孕育着新一轮再转移的发展势头。新世纪来临之际 ,上海必须高起点加快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与非农化协调再推进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是指城市的发展壮大,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市集中的社会进步过程。城市化不仅与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同步,而且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标志之一。发达国家人口聚集由"城"到"市",城市群落由点到面,能够有超人预料的发展效果,与实施"政府少干涉或不干涉,主张自由发展"的市场经济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伴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边际报酬为正的产业部门,是推动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而我国农民工转化为城市居民存在户籍、社会保障、教育等制度障碍。为促进农民分享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收益,需要打破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路径锁定,实施制度创新,需要解决因城市化发展与农民权益缺失的矛盾,让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相等的权益或待遇。  相似文献   

17.
二元结构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二元结构现代化尽管不排斥进一步通过工业化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但重点需要转向改造农业本身,加快农业的现代化。城市化不能仅仅解决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问题,还需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特别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城乡一体化的实质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江浙沪地区镇级经济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城镇①既是一种城市形态,也是区域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单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之一,其规模比城市小但又初步具备了城市的基本要素,它是农村脱离自然状态向城市化发展迈进的第一步。镇级经济是综合性的区域经济,是小城镇各种经济关系的总称。发展镇级经济是农业地区城市化过程的必然选择,也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由于小城镇介于城乡之间,下连农村,上通城市,是城乡经济的枢纽点,也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中心,具有城市和农村的两重性,因此,镇级经济也就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建国60多年来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初期创立与发展阶段(1949-1976)和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与完善时期(1976-至今)两个时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分布非均衡性问题突出。其主要原因为农民居住分散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规模效益低下;公共财政支出"城乡倒挂",农村公共服务资金严重匮乏;专项转移支付高度分散化,农村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分割,丧失统筹发展基本平台;权力运行缺乏公民参与和监督,农村基层政府提供服务动力不足。主要对策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服务设施与人口合理分布;推动农民梯度转移,保持人口与公共服务动态平衡;革除财政体制障碍,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平衡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公共服务;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搭建城乡统筹平台;健全政府管理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回应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