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公债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南萌 《理论前沿》2003,(24):36-37
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存在着大量不规范的举债行为,使得地方财政运行潜伏着严重的债务风险。本文从地方公债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辨证关系出发,指出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是规范地方政府发债融资,防范债务风险的有效途径。当然,要发挥地方公债的积极作用,需要对债务的监管体制、发债主体、债券种类、发行时间、债券利率等进行合理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关于是否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近年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如果认真分析建立在1994年分税制基础之上的央地财政分权所存在的问题,就会发现破解地方债务黑洞的最为根本且亟须的策略并非是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而是要依据立宪主义的基本精神进一步深化分税制改革。在相关配套制度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允许地方发行公债,不但不利于地方债务的化解,甚至会引发严重的经济与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与壮大,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中国公司到国内资本市场运作的愿望变得越来越迫切,在国内发行CDR是它们进入中国市场的一种方式。作者在文中介绍了CDR发行的国内外背景、发行CDR的市场缺陷与市场积极意义,提出CDR作为一种新型融资工具,将加快我国证券市场的金融创新进程。  相似文献   

4.
开放并加强地方政府发债管理是学界多年所关注的改革大计,随着财政部起草的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已提交国务院待批,我国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公债将是大势所趋。从政府职能、现实财政收支和代际公平三个视角对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地方政府职能重要性的进一步凸显、现行的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匹配财力与事权效应的不显著、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代际不公平”的问题,都对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提出了紧急而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银行”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催化剂”,以其信用在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发挥资金融通中介的作用,并以自有资本成为市场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然而在我国计划经济的特殊时期,市场经济被限制在最小程度,银行成为政府掌控并配置金融资源的工具,不以盈利为目的,成为政府的“金库”与“出纳”,失去其本来的内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深化的发展,银行的定义已突破传统概念的范畴,以其信用、资金、信息、人才、电子网络等优势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着各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资本市场是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托,其宏观调控功能的发挥能够弥补财政货币政策的不足,有效地促进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应该把资本市场纳入宏观调控的视野,并适时启动资本市场的宏观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一直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始终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集合票据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就是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融资工具。通过集合发行,引入信用增进和代偿机制等结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中小企业单体发行债务融资工具规模较小、信用级别低、融资担保难等缺陷,对于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提升企业的资本市场等级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政府作出中央财政部代理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这一决议来刺激地方经济发展,开放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时机日益成熟。本文从金融危机、准市政债券、中央债务依存度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这四方面作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背景入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产生的拉动经济增长、完善地方财政职能、完备我国资本市场的经济效果及可能面临的经济、社会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财政改革与发展从宏观看主要有三大问题:一是财政民主化即如何处理国家与人民的关系问题;二是财政公共化即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三是财政分权化即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准确把握以上三大问题,对于在了解财政、熟悉财政的基础上支持财政、监督财政会有一定益处.  相似文献   

10.
为缓解政府财政压力,保障公共服务支出的稳定性,2007年英国首先提出社会影响力债券(SIB)模式。它是一种新型合作治理伙伴关系,通过向社会发行债券融资,建立资金池委托服务提供方生产公共产品和解决公共问题,最终由政府根据绩效向投资者支付本息。其典型特征是“政府退出生产”“为结果付费”。凭借巧妙的机制设计,SIB能够作为市场融资工具、多元治理工具和监督考核工具在城市管理领域广泛应用。未来可通过培养综合性的中介机构,积极出台政府支持政策,调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建立健全社会组织体系,提高评估机构专业能力,推动SIB成为中国城市多元治理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