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行政特权责任是行政合同中由行政主体单方承担的责任,是行政责任的契约化形态转换。契约因素的渗入使特权责任构成要件及其责任承担形式具有不同于一般行政责任和普通私法合同责任的特殊内涵。契约化的特权责任构成要件包括责任主体、主观方面(心理状态)、客观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若干方面,而行政主体特权责任承担形式包括继续履行、赔偿损失、补偿金、违约金等形式。特权责任追究适用意思自治的契约准则。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行政合同法律属性的认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其分歧的焦点在于:行政合同是行政行为,还是行政管理形式;行政合同是单方行政行为,还是双方行为;行政合同是权力行政行为,还是非权力行政行为;行政合同是强权力行为,还是弱权力行为;行政合同是私法契约,还是公法契约。行政合同本身较为复杂,应全面、深入地揭示行政合同的法律属性,从不同的角度对之加以解析。基于此,行政合同的法律属性大致可以界定为: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双方行为,是行政主体的特殊行政行为、弱权力行政行为、弱强制性行政行为和弹性行政方式。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行政合同法律性质的认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其分歧的焦点在于:行政合同是行政行为,还是行政管理形式?行政合同是单方行政行为,还是双方行为?行政合同是权力行政行为,还是非权力行政行为?行政合同是强权力行为,还是弱权力行为?行政合同是私法契约,还是公法契约?行政合同本身较为复杂,如果对其只在某一层面或者某个角度进行观察与分析,很难全面认识和把握其本质。为了全面、深入地揭示行政合同的法律性质,应当从不同的角度对之加以解析。基于此,行政合同的法律性质大致可以界定为: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双方行为,是行政主体的特殊行政行为、弱权力行政行为、弱强制性行政行为和弹性行政方式。  相似文献   

4.
行政合同的腐败是由于行政合同中行政特权即行政优益权的滥用。行政优益权作为一项内容丰富,使用灵活而极易被滥用的自由裁量权,有必要建立以公共利益为判断标准的约束机制,界定行政优益权行使的主体与条件,完善行政合同特权控制程序制度和行政合同特权的行政诉讼救济制度,对行政优益权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5.
在秩序行政中,行政主体能否以及多大范围内采用行政契约的手段完成行政任务备受争议。事实上,我国原则上允许行政主体在秩序行政中可以选择适用行政契约代替行政决定,并且把行政契约作为与行政决定同等重要的行政手段之一。在行政实践中,行政契约类型主要有以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权的集中、联合、权力事项移交等的对等契约与不对等地位的从属(隶属、不对等)契约、双务契约。此外,行政主体在秩序行政领域中适用行政契约作为行政作用的方式还需要遵守依法行政原则与比例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行政合同又称行政契约,是指行政主体之间,或者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为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特定目标而依法达成的协议。基于现代国家职能的转变和公众对行政民主化的期望,行政合同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的方式成为现代行政的一个普遍的、日趋增长的现象。行政合同在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何种功能已成为理论界必须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就此进行探讨,以期寻求行政合同行为与法治理论的契合点。(一)弥补立法不足、替代立法规制、降低立法成本我国是一个成文法国家,历来推崇法…  相似文献   

7.
论私法原则在行政合同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民主行政的理念指导下,以行政合同为代表的一些非强制性行为被广泛运用。作为一种特殊的行政行为,行政合同的基本出发点在于尊重行政相对人的自主意志,维护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合意的结果。行政合同虽然具有不同于私法合同的特点,但基于合同的共性,私法合同的基本原则对行政合同仍有适用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行政合同是权力因素与契约精神的有效结合。由于行政合同兼具权力性与契约性,行政合同的违约责任也难免打上行政性和民事性的烙印,因而是一种相似于民事合同违约责任却又有所区别的特殊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9.
几种特殊类型的行政侵权责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侵权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在行使职权或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行为违法(包括部分不当)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而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深入研究行政侵权责任对于推进行政法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几类较为特殊的行政侵权责任,如抽象行政行为、共同执法行为、行政不作为、不当行政行为等行政侵权责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所谓行政合同,是指行政机关,法律授权的组织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为一方主体,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实现行政目的而订立的一种协议。 行政合同是行政机关实施的一种具有单方性质的行政行为,理由在于: 首先,虽然行政合同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双方的,即行政主体和行政管理相对人,但二者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命令者与服从者的关系,他们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行政主体决定同某行政管理相对人订立行政合同,是在行使行政管理权。在众多的行政管理方式中,行政合同仅仅是行政管理主体为完成行政职能,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一种方式。行政管理相对人只能接受行政主体订立行政合同的要求,无权拒绝,也无权改变行政合同内容。这是行政权和行政行为特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补偿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户享有的最现实最直接的土地权利,受法律保护。国家应该在土地补偿费中设立专项,依据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对被征地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给予合理的补偿。并通过司法救济和行政救济的方式,保障农民的这一权利。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法律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学生的伤害事故引发的法律问题有其独有的特性.关于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类型及责任性质认定,目前还存在一定缺漏和争议.伤害事故中主体的确定,对责任的确定和承担则重要而必需.借鉴国外对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规定,对健全我国法律救济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法律中的契约正义,并非古典契约理论所描述的那样,只要契约是当事人自由意志的表示,那就是公正和正义的。古典契约理论“契约即正义”的命题受到了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契约自由予以法律上的诸多限制,以期通过契约法律实现社会分配的公正,是现代契约正义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4.
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监狱的法律属性决定了监狱管理必须坚持法制原则。依法管理是监狱管理法制原则的具体体现,依法治监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人民警察是执行刑罚的主体,也是监狱管理的主体,监狱管理的法制原则能否得到贯彻关键在于监狱人民警察的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5.
依法行政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行政的内涵包括职权法定、法律保留、法律优先、依据法律和权责统一。依法行政必须以适当的行政法为前提 ,建立健全政府责任制 ,强化监督机制 ,依法行使职权 ,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实行行政公开。  相似文献   

16.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对特免权做了比较概括的规定,而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地规定任何特免权规则。在美国普通法的背景下,几个重要判决对配偶证言特免权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证据法中配偶证言特免权制度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参考的依据,有利于证据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及探讨,有助于我国相关证据规则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明确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事故责任承担问题差异化处理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目前在理论界主要存在四种观点:监护说、合同关系说、教育行政关系说、教育管理保护关系说。其中,监护说缺少法律依据,因此难以立足。合同关系说忽略了学校公益性质和教育事业的本质,因而未能揭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本质关系。  相似文献   

18.
明确地方政府食品安全责任是建立法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和责任型政府的客观需要.由于地方政府食品安全责任的开放性、原则性和兼容性等特点,目前地方政府食品安全责任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有必要通过建立食品安全绩效考核机制、行政问责机制、责任追究机制,推进地方政府食品安全责任的有力落实.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现有的经济法主体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指出其存在的种种不足。接着笔者论述了和谐社会背景下经济法主体体系的重构问题。笔者认为经济法主体首先可分为经济调节主体、社会中间层主体、被调节主体三大类,其中经济调节主体又由经济行政机关、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组成;被调节主体由经营者和消费者以及其他主体构成;社会中间层主体主要由社团性中间层主体和公共性的经济鉴证性中间层主体、公共性的市场中介性中间层主体、经济调节性中间层主体中的政策性银行等部分主体、舆论监督性社会中间层主体等构成。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高校学生伤害事故频发并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如何妥善处理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依法厘清高校责任,既是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需要,亦是维护高校教学秩序,维护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需要。高校与学生之间,既非大陆公法学说认为的特别权力关系,亦非私法契约理论认为的私法契约关系或者简单地适用美国宪法理论,更非盲目套用的监护关系,相比之下,双重法律关系说更值得借鉴与探讨。因此,学生与学校之间除有明确的合同关系外,学生伤害事故更应该适用侵权责任法来界定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