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合同特权责任是行政主体在契约行政过程中因违法或不当行使行政合同特权而引起的兼具行政属性与契约内涵的特殊行政责任形式。其基本构成要件为责任主体、主观过错、客观行为以及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一责任形态在行政合同的缔结阶段、履行阶段以及后契约阶段均可存在。其主要责任形式为继续履行、赔偿损失、补偿金以及作为特殊补充责任形式的违约金,但违约金责任的适用应作严格规则控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行政法的发展 ,单一的权力手段已不能适应现代行政的要求 ,行政契约作为一种富于弹性的行政管理方式 ,为各国竞相采用。文章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契约立法 ,论证了行政契约的法理基础、适用的规则与范围 ,分析了行政契约司法救济的特点 ,可望为构建我国科学的行政契约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行政法理念的转变,契约自由原则作为行政契约的一项重要原则得以引入到公法领域,其在具体的运用方面上显然会与私法领域的契约自由原则有较大差别。行政契约具有行政性和契约性的双重特性,行政契约的契约特性正是通过契约自由原则体现出来,所以,只有加强理论的研究与立法的完善,在保证行政目的得以实现的前提下,规范而不失灵活地在行政契约中运用契约自由的原则,才能更好促进行政契约的发展,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最终实现民主行政、服务行政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行政协议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协议是互不隶属的行政主体之间以实现行政目的为目标并在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协议,其行为性质本质上是一种对等性公法契约,具有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它主要有行政事务协议和行政区域合作协议两大基本范畴。行政协议的广泛存在,有助于组织协调行政主体之间的内部关系,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同时还有助于推动区域之间的行政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论行政合同的价值冲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合同既是行政权力广泛干预经济社会的产物 ,又是运用契约形式控制政府权力的手段。权力因素与契约精神的相悖形成了包括行政单向与双向合意之间、行政优先与契约平等之间、依法行政与意思自治之间、合行政目的性与利益交换原则之间的价值冲突。要调解价值冲突就必须加强法律控制 ,强化程序规范 ,加强制度创建 ,适当扩展契约自由的空间 ,平衡经济利益 ,建立行政契约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6.
行政特权责任是行政合同中由行政主体单方承担的责任,是行政责任的契约化形态转换。契约因素的渗入使特权责任构成要件及其责任承担形式具有不同于一般行政责任和普通私法合同责任的特殊内涵。契约化的特权责任构成要件包括责任主体、主观方面(心理状态)、客观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若干方面,而行政主体特权责任承担形式包括继续履行、赔偿损失、补偿金、违约金等形式。特权责任追究适用意思自治的契约准则。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社会转型促进了行政法治理念的发展,也随之引发了行政方式的转变。其中,行政协商作为一种注重公民主体意志与权利的表达,强调行政治理活动中主体间性的彰显,追求公民权利和现代法治秩序在公私合作互动过程中实现的行政方式,集中诠释了民主行政、服务行政、平衡行政及程序行政等现代行政法治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行政协商是现代行政法治理念催生的典型行政方式,推进行政协商的广泛应用乃我国行政法治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行政协商的推行尚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立基于理论挖掘,注重于主体协商意识与能力的培育,着力于相应制度机制之建构与强化,将成为推进行政协商融入行政实践,进而促进我国现代行政法治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所谓行政文化就是行政人员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所形成的对行政体系、行政活动的态度、情感、信仰、价值观,以及人们所遵循的行政原则、行政传统和行政习惯等,主要包括行政思想、行政道德、行政意识、行政价值观、行政理想、行政信念等。行政机关是行使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政治主体,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为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国家的兴衰、政治的稳定;公务员是行政机关实施管理、行使公共权力的主体,其主导意识对行政机构起决定支配作用。因此,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行政文化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其中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传统的行政法律关系理论曾简单地认为行政法律关系只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管理和被管理关系,将主体双方的不平等作为行政法律关系的显著特征。而如今,这样的一种认识和界定显然已经不适合现代行政法学的发展,理应以“对应且不对等”作为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关系的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10.
行政失职既指行政主体没有行使其职权,更主要的是指没有履行其职责,包括程序上的不作为即未启动履行程序,也包括履行实质内容未满足具体行政职责各要素的要求;既指没有履行法定职责,也包括没有履行因行政契约、行政承诺、内部行政规定等原因而产生的行政职责.追究行政失职的法律责任制度设计除了考虑对相关公务人员予以制裁以外,还应明确作为组织的行政主体的责任,还应考虑完善其救济和补偿功能,明确行政主体的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1.
陈俊洁 《工会论坛》2009,15(1):135-136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与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相关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非强制性的事实行为。它的出现以及它在市场经济国家高频率的作用,使传统的依法行政原则受到了新的挑战。在行政指导行为中,行政目的的实现是需要行政相对人的配合方能达到的。基于此,本文引入自由意志理念,从行政指导自由意志理念的确立之因和这一理念在行政指导过程中的具体适用两个方面予以论述和研究,以期为这一颇具人文精神的行政行为树立一种理念,构建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行政模式决定于政治模式,与民主政治模式相对应的是法治行政模式。法治行政有着多方面的理论诉求,诸如宪政民主、市场经济、契约文明、自然法理以及人本原理等方面。这种模式是未来中国建设法治政府、走向法治社会的理想制度选择,它以确立宪法秩序、健全行政法体系、完善司法审查、实行党政分开、强化行政监督为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附随义务来源于民法上的契约,后逐步扩展到经济法、劳动法和行政法领域,体现了从私法到社会法再到公法适用的发展。行政附随义务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在实现行政目的的同时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特别是行政相对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应当承担的附属义务。它既不属于法律明确要求的基本义务,也不属于基于行政裁量的非强制义务,而是基于比例原则对行政权力拘束的合理注意的义务。我国人民法院行政裁判的行政附随义务的案例,既表明行政主体违反行政附随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是行政附随义务从非法定义务转变为合理注意义务的结果,也表明行政附随义务是急需在行政法理论上明确,制度上规范和实践中发展的一项新的制度。  相似文献   

14.
作用越来越大的矿业环境行政合同,必须明确区别于一般行政合同特别是民事合同的特性才便于合理适用。矿业环境行政合同,是政府管制时利用市场的工具,这一民主创新能明显提高行政效率。此种合同是矿业市场特许权授予中的组成部分,形成于行政审批决定之前;矿业社区民众因公民环境权而成为合同的第三方主体;施行强制性实际履行原则,以及开发主体的动态性与合同的稳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借鉴德国行政法,隶属关系的行政合同可实施即时的强制性执行方式,但要事先约定。  相似文献   

15.
泛珠三角地区行政协议的评估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协议本质是一种对等性行政契约。经济相对发达的泛珠三角地区在进行区域合作时面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必要从法律依据、法律效力、一体化途径、名称、内容格式、涉及范围、程序平台、责任条款和争端解决等若干方面,对行政协议适时地做出评估及建设性考量。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富有弹性的现代管理方式,行政契约是行政机关实现其行政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民事契约是民法中最重要的民事行为之一。两者虽然都是契约,但是行政法中的行政契约与民法中的民事契约相比有很多不同,行政契约具有其自身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消防行政执法主体享有广泛的裁量权,而消防行政裁量权在行使过程中极易损害公民权利,必须加以规制。与合理性原则相比较,比例原则因其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使得公民权利能够得到更好保障,个案正义也更易实现。因此,有必要将比例原则引入消防行政法领域,用于规制消防行政裁量权。研究从分析比例原则与消防行政裁量的关系入手,对比例原则在消防行政中的适用性进行探讨,提出在消防行政裁量中适用比例原则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上的权利属于公法权利或者公权利。界定相对人公权利的标准有:对应的义务主体是公权力主体;与公共利益或者秩序密切相关;权利的载体是公法。相对人公权利与私权利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义务主体、权利目的、对应权利属性、权利载体等方面。尽管同为公权利,但相对人公权利与行政主体公权利在受法律保留原则规制的程度、行使的自由度以及权利支配力的强度存有差异。相对人的公权利主要包括请求权、听证权、异议权、防卫权、举证权、陈述权、申辩权、知情权、使用权、形成权、平等权、参与权等。  相似文献   

19.
依法行政的本质属性是对行政权的规制,从行政裁量权的角度看,这种规制体现在对裁量的主体、权力取得、适用、动机、程序、手段、效果和责任的制约。由于行政裁量权的"自由"性、行权"人"的缺陷以及权力所有者与使用者分离的缺陷,扩张成为行政裁量权的内在要求,表现为越权作为、权限内乱作为、规避和懈怠四种形式。行政裁量与依法行政的博弈经历了从排斥到接纳再到统一的历程,实现统一的关键在于构建起立法、行政、司法、媒体和公众"五位一体",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控,外部他律和内部自律相结合的行政裁量权综合管控模式,并处理好"羁束与裁量""规则与原则"和"自律与他律"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依法行政的本质属性是对行政权的规制,从行政裁量权的角度看,这种规制体现在对裁量的主体、权力取得、适用、动机、程序、手段、效果和责任的制约。由于行政裁量权的"自由"性、行权"人"的缺陷以及权力所有者与使用者分离的缺陷,扩张成为行政裁量权的内在要求,表现为越权作为、权限内乱作为、规避和懈怠四种形式。行政裁量与依法行政的博弈经历了从排斥到接纳再到统一的历程,实现统一的关键在于构建起立法、行政、司法、媒体和公众"五位一体",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控,外部他律和内部自律相结合的行政裁量权综合管控模式,并处理好"羁束与裁量""规则与原则"和"自律与他律"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