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新农村发展乡村旅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近发表的中央一号文件全面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形势,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大方针政策,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和发展,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式,并着重研究了乡村旅游在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发展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在全方位地推动和建设之中,乡村旅游开发也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之一.社区主导开发模式是协调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能全方面照顾乡村居民的最大利益,完备旅游社区功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真正形成开发合力.通过对田园综合体开发模式的分析,能有效衔接社区、农业、旅游业三者关系,是社区主导开发模式的有力实践.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新农村是我国政府今后工作的重点。乡村旅游的开发对于新农村建设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有利于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建设和谐的乡村社区;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和发展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合理地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最终实现乡村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乡村旅游者休闲娱乐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乡土游乐方式。我国的乡村旅游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文明进步、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六枝西嘎的实际,探讨了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内容,而且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整治乡村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等方面,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蔚 《理论前沿》2009,(6):35-36
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和核心,乡村旅游能够加速乡村文化体系的形成,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国“三农”问题十分突出,实现强国梦,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首当其冲。事实证明,乡村旅游是一种促进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及解决“三农”问题都有促进作用。倡导“以农村社区现有的资源客体为发展基础,以多元化行为主体为主导,以农村社区和乡村游的互动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多方位监督和调控确保目标实现”的四位一体新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在阐明生态文明理念基础上,分析了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的关系,认为生态文明是推动乡村旅游良性发展理念指导。以团结镇乡村旅游为例,探讨了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以促使乡村旅游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它是以乡村田园风光,特色农业景观,乡村民俗文化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兼带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1]。随着党中央提出“十一五”新农村建设决策的实施和“2006中国乡村游”的启动,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更加深入、广泛地开展起来。据测算,目前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了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了400亿元人民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和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一、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一)乡村旅游能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多元化,增加农民收…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是厦门发展旅游产业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本文从厦门乡村旅游的市场特征出发,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对厦门的乡村旅游现状和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以期对厦门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乡村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孕育和发展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精髓和思维方式。在乡村建设中,既要凸显传统文化韵味,又要突出本地特色。"六合模式"是指在乡村建设中要做到"天人和合、多规融合、资源整合、乡绅迎合、文旅统合、产业竞合"。"六合模式"是一项系统开发、整体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体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有效规避农村发展碎片化、重复性和无序性,保证新农村有序、高效和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族乡村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民族乡村新农村建设关系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和新农村建设的全局。在全力推进民族乡新农村建设中要增强责任感,把握“六个”优势,实现“六个”新目标,同时,要发挥统战工作在民族乡村新农村建设中的“五个”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乡村建设和发展问题是百年以来人们不断探索的问题.不同时期不同党派和人们提出不尽相同的解决办法.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和发展存在"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复兴运动"和"乡村革命运动"三条道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农村建设和发展战略也出现了两次重大的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再次提出新农村建设,在相当程度上也是百年来乡村建设运动的延续.不过,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全新目标、内容和新的发展战略.从"经济第一"到"全面发展"、从"改造农民"到"尊重农民"、从"集体化"到"合作化"、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从"资源索取"到"反哺农村"等等.表明党和国家农村工作的重点、农村发展战略和道路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这也要求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14.
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推进新农村,以乡村旅游带动新农村,企业农村手拉手建设新农村,能人带动新农村”的思路,围绕“夯实一个基础”,“突出五个重点”,推进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内生力量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发动农民。通过外部资源的激发和带动,促成村庄内部经济、社会、文化组织的建立,探索全面进行乡村建设的内源性机制,是新农村建设必然的路径选择。乡村能人是重构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力量,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也随之进一步上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从乡村旅游的内涵入手,通过对乡村旅游地位、作用及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分析,首先肯定了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大好机遇,同时又指出了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市场所存在的显性问题,进而提出当前的乡村旅游发展应该在政策的支持下,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树立品牌,从而实现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乡村知识分子的支持,乡村知识分子在农村社会中道德上的号召力和人格上的感化力都比其他阶层具有较大优势,乡村知识分子对于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国家的基层政权由士绅阶层掌握,士绅阶层在长达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是乡村的实际管理者,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国家政权的正常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国后国家政权深入乡村,士绅阶层退出基层管理,演变成了乡村知识分子群体.随着近年来基层民主化的不断推进,乡村知识分子在农村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农村社会治安中的重要影响力量.因此研究乡村知识分子在农村社会治安维护方面发挥的作用很有必要,提高乡村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度和经济地位,保证其正确的政治方向,对于我国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黔东南州要实现"旅游活州"战略,就应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借助独特的民族文化来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速度。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的基础,因此,在民族文化富集地区,应统筹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以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乡村传承与创生文化的主要场所,农村学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大的文化使命:传播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先进文化建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为了完成新农村建设赋予的文化使命,农村学校要转变教育价值观,关注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转变教师观,使农村教师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知识力量;转变课程观,促使优秀农村文化资源得到传承与发展;转变教学策略观,追寻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20.
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需大批具有文化素养、较高管理才能、较强公共服务意识的农村知识分子.但是,落后地区农村知识分子的生存、发展状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尚存在许多问题.而激发农村知识分子建设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必须着眼长远,坚持对农村知识分子进行长期不间断培训;积极借鉴先进经验,构建公共服务领域;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创新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提高农村知识分子的待遇,维护他们的合法正当利益;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认真总结农村集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和说服生活在城市的知识分子,为乡村文明建设建言献策;努力创造条件,为农村知识分子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