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4 毫秒
1.
在影响女性吸毒的诸多因素中,文化因素起主要的或者说重要的作用。女性吸毒是文化的产物,对女性吸毒的治理关键在于文化预防。实证调查和文献研究表明,社会不良文化、家庭文化、女性教育程度、吸毒亚文化等是影响女性吸毒的主要社会文化因素。因此,预防女性吸毒的根本措施在于建立健康进步的主流文化、加强家庭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女性教育事业、适度控制女性亚文化、构建和谐社区文化等。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一位女性吸毒者的吸毒经历进行了社会性别分析.研究认为,传统的社会性别制度加剧女性吸毒的风险,同时也恶化了女性吸毒者的社会处境,性别歧视不仅使女性难以获得与男性同等的社会资源,同时让女性吸毒者更难以获得家庭和社区的支持,而且容易面临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在禁毒防艾的工作中,多一些社会性别视角,更多关注女性的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3.
女性吸毒者具有低度社会联结特征,其薄弱的社会联结与吸毒行为密切相关。女性初次吸毒的主要原因是朋辈影响和寻求新鲜刺激,影响复吸的关键因素是社会排斥、毒源难绝、生理成瘾,吸食的毒品主要是海洛因和冰毒,吸食合成毒品呈上升趋势,主要吸毒场所具有社会控制程度较低的特征。女性吸毒者有较强的就业服务和社会融入需求。从毒品需求侧开展毒品治理,应从实际出发,建立"不想吸、不能吸、不敢吸、不必吸"的禁毒戒毒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女性吸毒问题日益严重.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方法,对强制隔离戒毒所的120名女性进行了复吸原因的相关调查,根据调研结果分析了女性吸毒者复吸的主客观因素,从女性吸毒者回归社会的角度探讨了复吸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女性吸毒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通过对四川吸毒女性经强制隔离戒毒后出所保持3年良好操守的5个成功案例资料的整理、分析,结合文献研究,归纳论述了女性吸毒的原因及四川吸毒女性戒毒的5个成功案例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如何促进吸毒女性保持长期操守的对策作了讨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吸毒行为及其控制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毒行为是一种具有复杂背景的社会越轨现象。吸毒行为可分为己利型、他利型和失范型。获得毒品的可能性、社会角色的紧张度、社会管理力度及个体自我控制力是目前影响吸毒行为的重要因素。对吸毒行为的控制应该着力改善产生吸毒行为和社会宏观环境,确定吸毒高发区及易感人群,进行以社区为主的早期预防,提高首戒率,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吸毒的群体诱因及防治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少年吸毒并非一种孤立的个人行为.青少年往往是在熟识甚至与其联系非常紧密的群体环境中开始接触、逐渐认可并最终沉溺于毒品的.存在吸毒行为的交往群体对青少年的诱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毒品的获得与尝试、吸毒的"高峰"体验、吸毒亚文化的习得与传承、社会压力的消解和吸毒行为的认同,以及重复吸毒的发生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青少年吸毒人数急剧增长,青少年吸毒年龄也呈低龄化趋势.深入的案例分析表明,不利的家庭环境是导致青少年吸毒的深层原因,不良朋辈群体是诱使青少年吸毒的人际因素,吸毒聚集地的风气是青少年误入歧途的社区因素.有鉴于此,要对吸毒青少年开展有效干预与服务,需要优化其社会环境、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禁毒社会工作在实践中已形成如下干预策略:即通过修复家庭支持系统、发挥同辈群体的正面促进力量、建立社区多部门系统干预戒毒康复工作模式,从而修复微观社会生态系统、建立社会帮扶体系.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毒品痛苦的身体依赖症状相比,有"俱乐部"毒品之称的冰毒、摇头丸、K粉等新型毒品的生理成瘾症状很不明显。在这种极具欺骗性和诱惑性的药理特性和女性被动依附人格弱点的双重影响下,娱乐场所的女性陪侍者乃至商业"性"交易者成了新型毒品的最大受害者,女性作为男性主宰下的新型毒品消费市场受害者的角色轨迹清晰可辨。当前的禁毒工作应着重强调对吸毒女性"病人"和"受害者"身份的理解和宽容;应在提高女性素质,增强其自立自强能力的同时,尽快建立针对吸毒女性人格特点的社区帮教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0.
戒毒困难,复吸率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其中女性复吸尤其值得关注。由于社会性别因素,吸毒女性的心理压力比男性更大,复吸率更高。基于此,构建防治女性吸毒者出所后复吸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至关重要。这一体系的建立,可使女性吸毒者心理行为得到矫正,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与社会形成良好的、正常的互动,顺利回归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是毒品泛滥的重灾区,通过开展实际调研,对云南边疆吸毒青少年的人口学特征、地区分布、经济状况进行分析,反映出吸毒年龄低龄化、民族多样化、受教育程度不足等特点。预防和矫正青少年吸毒,要以青少年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确立、道德法律素养的提高等为前提,使他们的精神追求、行为模式转向更高尚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最基本也最原初的标志,它维系着社会道德生活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见义不为现象的出现昭示着社会公德系统产生了严重的故障.形成见义不为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经济体制转型带来道德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缺乏必要的道德共识;道德控制系统的乏力,使人们大多各行其是;保证和保障见义勇为的社会法规不完善,体制不健全,使人们行善的动机受损.矫正见义不为的缺德现象,需要我们在结合法治的基础上,加大社会道德调控的力度,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重建社会主义正义体系,使见义勇为、扶危助难的道德情操深入人心,促进社会政治局面的稳定团结,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品德考评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德育目标的要求和研究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建立研究生思想政治品德考评的指标体系.这一体系是由思想、政治、品德三维度组成的立体结构以及它们各自所分解的12条项和相关细目组成的有机整体.考评方式主要为研究生自评、年级(或班级)同学间互评、教师(包括导师和辅导员)的师评这三个基本途径,然后根据一定的权重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品德的综合考评.  相似文献   

14.
培养公安院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需要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改革创新公安院校德育目标,服务于公安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德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改革创新德育观念,确定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展的德育观.充分发挥教师在改革创新公安院校德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90后大学生是在中国经济腾飞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在社会人际观、恋爱婚姻观和人生价值观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心态与众不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统一,以社会主义核心道德教育体系为主,以多元文化思想观念教育为辅;重视家庭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较为有效的解决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着对国家与个人的责任,责任之间及其内部存在一定冲突,并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将“培养什么人”放在首位,注意平衡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改进德育方法,着力引导学生认识伦理道德素养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价值,从而有效解决冲突,更好地实现自身对国家与个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心理矫治工作在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各项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制隔离戒毒中的心理矫治工作存在着心理矫治无用论、心理矫治与教育矫治等同论和心理矫治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论等误区.我们应依据实现戒毒人员的自我完善、自我成长和自我重建的心理矫治目标,构建合理的强制隔离戒毒心理矫治机制.  相似文献   

18.
当今青少年犯罪很大程度上根源于道德教育的缺失 ,道德教育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具有塑造和转化作用。整合社会各种力量 ,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是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9.
在监狱中涉毒女犯的比例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对涉毒女犯的心理矫治、思想改造和行为训练成为很紧迫的任务。通过对232名涉毒女犯进行自我归因的问卷调查分析,涉毒女犯文化程度普遍很低;大多为农民和无业者;犯罪时的年龄绝大部分集中在30岁到49岁;涉毒女犯的犯罪动机多样化。因此,在对涉毒女犯改造中应加强文化知识学习和生存技能训练,通过宣传教育和亲情感化,重新塑造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点培养涉毒女犯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唤起其走向新生的希望,磨练其克服生活困难的意志。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既是认知的又是社会的,认知发生、交流达成的关键是差异和矛盾。高校教师要围绕“人才培养”这一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创造性地从事教育实践,做课堂互动的激活者、社会情境的创设者、经验的分享者和意义发生的促进者,并将平等、爱、谦逊和信任融入教育,做学生完满人格的守望者,从而有效应对角色危机,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