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8.23菲律宾人质事件是国际警务指挥与战术运用中的一个典型败笔,分析该案例的处置过程对于探讨我国警察实战训练的方式、方法有着警示和借鉴的意义。文章从背景信息、事件处置过程和调查情况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面临的典型问题,探讨了相关现象产生的根源,解决路径与方法,提出了警察执法状态、警务指挥与战术比较研究技术的求异研究核心研究问题,探讨了警察执法中的实战配合、警察执法模拟实战研究技术、警察执法枪战战术、警员临战应变能力的训练研究、加强执法中应对突发紧急事件的行动装备和教育训练装备的研发等相关研究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警务战术与指挥专业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公安执法实践的动态走向,明确界定了警务战术与指挥专业人才评价的概念。从政法素养、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及创新能力4个维度中遴选了35个指标构成警务战术与指挥专业人才的理论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隶属度分析、相关分析和鉴别力分析等方法开展进一步实证筛选,进而建立了警务战术与指挥专业人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警务战术很多都是效仿军事、香港以及国外警察执法模式,在教学与训练中往往是套用或者模仿,在警务战术教育训练观念上有偏差,警务战术教学与训练规范化欠缺,结合我国执法特点的实战训练较差,警务战术教学团队教学、科研水平不高,教学与训练保障设施不足,教学与训练中出现“一锅煮”现象,为此,应加强并提升公安教育训练的地位,改变教育训练观念;建立警务战术教学训练规范管理长效机制;贴近我国实际环境特点进行实战教学训练;重视教官团队建设;进一步研讨教学训练内容、方法;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考核形式应多样。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警务实战训练内容的评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我国警务实战训练是以警务技能训练和战术训练为主要内容,体能训练是警务实战中最需要加强的部分;警务技能中的搜身、押解及临时看守,战术中的盘查战术、战术基本动作,成为警务实战训练中最重要的内容,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尚未得到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建设本科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有必要认真研究和总结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分析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结构的合理性、适用性、科学性,不断改进和完善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为精准,培养规格更为清晰,培养过程更为有序可靠,培养质量更有保障,毕业生需求更为紧俏,就业途径更为宽广。  相似文献   

6.
警务实战技能战术是民警在一线工作中所需的必备技能。但在实际工作中,现场情况的处置并不是单单的动作行为,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对现场情况分析及处置结果的预计,这就需要处置民警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它既包含了普通的对一般问题的思维方法,也包含了对警务警情的专业思维方法。在警务实战技能战术教学中培养学员的这种处置思维能力,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处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警务战术是一门新兴学科,警务战术教学中存在教学训练模式滞后等诸多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提高警务战术训练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警务危机事件处置过程中,关于警务信息的开闭及开放程度问题一直是公安机关与新闻媒体的主要矛盾所在。随着网络技术和新闻体制的不断发展,在警务危机事件处置中关于警务信息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警务危机事件的处置。有效运用博弈理论构建博弈模型,并在分析博弈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使警务危机事件中警务信息问题研究成为一种科学的博弈求解过程,可以帮助公安机关合理化解矛盾,成功处置警务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9.
警用互动影像靶情景处置是一种警务战术模拟训练。是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声电、热成像探测定位及激光技术等报靶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警用战术模拟训练系统。可进行实弹射击、模拟射击训练和模拟情景处置训练。随着科技的发展,采用电子技术诱导警员进行战术训练日趋普及,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是教育训练技术手段问题。作为新的警务战术训练领域,有必要深入研究。以调查研究为手段,设计互动影像靶情景处置调查问卷,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三个区队进行互动影像靶情景处置训练的数据,分析了情景处置训练的要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警务模拟训练,为受训人员提供了一种信息真实、实时动态的"练指挥、练程序、练技能、练战术"的现代化训练平台。这种在模拟环境下的训练方式,适用于培训高级警务管理、决策、指挥人员,也适用于初级警察的实战技能训练。它的特点是创造一种尽可能贴近实战的场景和环境,使受训人员在"真实的"状态下得到反应能力、指挥能力和应对措施的训练,促进受训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论刑事辩护律师的证言拒绝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辩护律师的证言拒绝权是指辩护律师因保守职业秘密而在刑事案件中享有可以拒绝作证的权利,这既是维护被控人利益的重要权利,也是维护程序正义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在我国确立刑事辩护律师证言拒绝权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刑事辩护律师证言拒绝权的内容进行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2.
备受期待的沉默权没有被写入刑事诉讼法,这是根据具体国情适当选择的结果.然而沉默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我国加入《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之后.因为立法传统的缺乏、价值观的冲突及侦查机关的反对,目前我国还不能确立沉默权,但沉默权出现在中国司法体系中是一种大趋势.在立法上确立沉默权,通过合理地运用证据推定规则和辩诉交易原则,进而在中国确立有限的沉默权,是沉默权在中国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律师在场权从表面上看只不过是扩大了律师的一项诉讼权利,而实际上它是公民权利的一种延伸。建立律师在场制度,是现代国家民主与法治的必然要求;是人权保障的基础;是我国吸收“控辩式”诉讼体制合理因素的又一项改革措施。因此,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这一大背景下,探讨如何建立起科学、完备的律师在场规则,必将对我国整个刑事司法体制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诉讼具有构造特征不够彰显、职权主义色彩浓厚的特点,因此,修改刑事诉讼法应当优先确立控审分离、控辩平等和审判中立三个目标。本文就控审分离、控辩平等、审判中立原则的基本内涵、我国刑事诉讼程序违反它们的表现及其原因等逐一进行了剖析,并针对诉讼机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修改刑事诉讼法所应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刑事辩护的质量关系到刑事辩护制度的未来与生命。受诉讼理念、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刑事辩护的质量呈现出普遍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国刑事辩护制度的发展。从完善辩护制度、扩充律师权利、建立辩护律师准入机制入手,提高我国刑事辩护的质量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2007年的新<律师法>虽加强了律师在刑事诉讼中地位与作用,但我国刑事辩护制度仍存在一些立法缺陷及实践困局.这些因素极大地降低了律师参与刑事辩护工作的积极性,执业风险过大已成为刑事辩护律师的最大心理担忧.因此,切实地改善刑事辩护律师执业环境,加大立法制度重构,应成为破解律师刑事辩护制度困局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2012《刑事诉讼法》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继《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之后对人民检察院在审前程序中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了相关的规定,这对于强化对侦查行为合法性的监督、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当前的规定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将制约其作用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程序化”,构建专门的听证程序,明确相关的程序性规定,增强其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自新刑诉法颁布以来,律师以辩护人身份参与到刑事诉讼中,从原刑诉法的审查起诉阶段提前到了侦查阶段。律师在侦查阶段身份的变化必然导致侦查阶段律师辩护权利的变化。然而在诸多辩护权利中律师在侦查阶段调查取证权的有无以及大小一度成为了探讨热点。调查取证权是律师刑事辩护权利一项重要内容,侦查阶段调查取证权的有无,直接影响辩护律师所发挥的辩护作用,也影响着控辩双方证据实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19.
刑事电子证据的收集与运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电子证据作为证据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已被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图际组织认可。我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和《关于检察机关侦查工作贯彻刑诉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法律文件中都有对刑事电子证据的规定。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为刑事案件中的电子证据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我国的电子证据制度还处于初始阶段,对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电子证据的收集、电子证据的运用等缺乏系统规定,应从这几个方面对我国刑事电子证据制度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的构思源于对律师在刑诉中地位、作用的思考,主要针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庭前审查程序缺乏律师辩护制度引发的包括控辩失衡、程序过滤性缺失、程序形式化等一系列问题,以及针对1996年新刑诉法颁布后,完全放弃实体审查放弃辩护对抗的立法问题提出立法和制度建议。希望从学理上和实际制度的构建上,站在法院公平审查的立场上探索和总结出律师辩护制度在庭前审查中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