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帝内经》提出因病组方、君臣佐使组方及气味配伍组方的相关理论,并且依据因病组方原则,根据病位与病情不同制定了大、小、缓、急、奇、偶、重七方以及反佐的配伍方法;用君臣佐使来归纳药物在方剂中的主次;根据药物的气味与功用,与五脏苦欲联系起来确定五脏的补泻组方,与五运六气的规律联系起来确定不同运气格局下的气味配伍方法。《黄帝内经》组方理论为后世的临证组方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黄帝内经》五脏的精气神3个层次基础上,探讨睡眠障碍的3种类型,即神志不和之睡眠障碍、气扰神乱之睡眠障碍以及精衰神败之睡眠障碍,并从精气神3个病理层次对失眠、嗜睡以及梦寐不宁等睡眠障碍的基本类型进行分析。这些认识可为辨治睡眠障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风门》汇集历代医家治疗中风的思想。金元之前,《黄帝内经》等记载以风邪外中为主,认为中风为外感所致;金元时期,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三人主张内伤生风,认为中风为内伤所致;金元之后,对《黄帝内经》中风理论与“三子”中风理论之辩论展开,以王安道、张介宾为代表者,认为当分论“真中”“类中”,而以虞抟、喻昌为代表者,则主张合论“外感中风”与“内伤中风”。治疗规律则是以治外分浅深虚实,治内别火盛寒盛、气虚血虚,预防主张“节饮食、戒七情、远房事”。  相似文献   

4.
试论重方     
重,读如虫音,是重复,重迭的意思。重方者,是指中医临证治疗时,采取两个以上固有成方配合在一起重迭应用的情况。重方的应用,由来已久,然而作为专题讨论者甚少。今就管见所及,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重方与复方的关系 重方这一名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  相似文献   

5.
新安医家崇尚经典,吴崑是其中杰出代表。除《素问吴注》外,吴崑早年著作《医方考》体现了其对《黄帝内经》的研究与领悟,一方面,吴崑能够运用《黄帝内经》理论指导方药的选择,另一方面,对于《黄帝内经》中出现的证候,吴崑亦依据自己的领悟遣药组方。《医方考》不仅在方剂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将《黄帝内经》理论联系临床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王仲奇医案》是研究王仲奇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其中“喉痹”“类中”“咯血”“湿温”四则医案,体现了王仲奇对《黄帝内经》经文的发挥,其将《黄帝内经》医学经典运用于具体疾病治疗中,寻其根本,探究其源,进而遣方用药,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7.
先秦“气”论演变及《黄帝内经》对其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观念经过先秦时期演变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尤其是形成的气一元论思想被《黄帝内经》引入医学领域后得到了充分发展,成为古代医家认识天地自然、人体生理病理,进行治疗养生的锐利思想武器,"气"论也是我们理解岐黄医学理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是熟谙药性医理的临床大师。他内外妇儿兼通,对妇科颇有建树,通过对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妇人病通治方、月经病通治方、治闭经专方三类调治妇科闭经方剂的整理,发现孙氏调治月经病颇具功力。所述闭经方剂既有层次,又有交融,不乏特色,值得深入探究。上逮《金匮要略》、《小品方》,下启《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堪为中医妇科闭经治疗的要方。  相似文献   

9.
《金匮要略》治瘀血之方,活血化瘀药常配以理气、温经、化痰、利水、清热之品,或佐以扶正,或峻药缓攻,或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刚柔并济。仲景活血化瘀诸方,用药精当,法度严谨,配伍巧妙,对指导临床遣药组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月事不来"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秦汉以降,又衍生出诸多称谓.至明代,其命名趋于统一,谓"经闭".唐宋金元时期,历代医籍对闭经之认识日益完善.明清时期,形成了完备的闭经辨治理论体系.闭经病因病机主要包括脾失运化、肾水不足、肝伤失藏、痰湿壅滞、寒凝血瘀;治法以祛痰除湿、活血化瘀、调补脾胃、补肾益精、疏肝调气、养血调经、针灸及纳药疗法为主.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鼻渊病名.唐及唐以前,古籍中仅有对鼻渊病因病机的阐述,且多遵经旨认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宋金元时期,医家开始以清泻胆热、辛散开郁法治疗鼻渊.明清时期,诸医家突破鼻渊病机理论囿于热的认识,提出新观点和治法.根据古今医家辨治经验,鼻渊病因可归为风、火、寒、虚、毒、瘀六因.风为外邪内犯,当辛散通窍;火指脏腑热盛,宜清热通窍;寒乃脏气虚寒,重温散;虚指气虚、精虚、阴虚,重补益;毒指脓毒内结,宜排脓解毒;瘀为气血瘀阻,当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2.
争论概况自《内经》提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治则以来,注家蜂起各抒己见,看法各异,使学者莫衷一是。今择其有代表性的几家意见,陈述于下:如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说:“阴经受邪,流入阳经,是为阴经为本,阳经为标,疗其本者,疗于阴经,即阳病疗阴也”。唐·王冰  相似文献   

13.
象思维是中医学独特的思辨模式,是《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探析《黄帝内经》象思维对中医研究至关重要,《黄帝内经》象思维具有整体性、联系性、时空性等特点,有别于西医思维模式。阴阳是对自然形象的抽象概括,《黄帝内经》以阴阳学说建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骨架,藏象的诸多功能是通过象思维的思辨方法演化而来的,其成为《黄帝内经》核心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成书较古,疑难之处实多,这里写出《素问》解疑三则,以和同志们研讨。 一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相似文献   

15.
《五十二病方》"婴儿病痫方",是中医学史上有关"痫"的最早记载.《黄帝内经》中与痫证相关的病名多达9种,突出患者痫发时躯体动作异常的特征.唐代《备急千金要方》首次提出癫痫的病名.至宋代《幼幼新书》列癫痫专条.历代医家对于癫痫病因的认识,多责之于"热""惊""痰",临床上多为诸型交错互见.癫痫病位在脑、肝、心、脾、肾.气机失调贯穿癫痫全病程,而痰热互结是癫痫的关键病机,此外,风火相盛、气虚生惊、邪毒入络、瘀血阻窍是癫痫的常见病机.发作期以心肝失调、逆气上冲为主,休止期脏腑失和、邪气潜伏,恢复期脏腑气血基本调和,余邪未尽.  相似文献   

16.
后世医家对《黄帝内经》十三方灵活化裁,拓展其临床应用,诸如半夏秫米汤中半夏用量的斟酌及对秫米的替换,生铁落饮的加味,泽泻饮的简化,兰草汤论治的拓展,乌贼骨藘茹丸对闭经、崩漏的双向调节,寒痹药熨、左角发酒、菱翘饮、马膏膏法治疗兼备内外,汤液醪醴、鸡矢醴、寒痹熨法、马膏膏法乃酒剂运用之先行等,不乏临床启示。《黄帝内经》十三方治疗范围扩展的动因在于解决疾病需求,其生命力则根基于中医经典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7.
肝气一词,含义多种,在使用中存在混乱现象。有的为生理性名词,指肝之脏气,即肝的机能活动。《内经》中所说的肝气,就是这种意义。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春者木始治之,肝气始生”,“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灵枢·脉度》中“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五色”和《灵枢·天年》中“五十岁,肝气始衰”之“肝气”,都是指肝之脏气。有的以“肝气”概括肝气之病的病理及多种肝气病证名称。如李冠仙在《知医必辨》中说:“五脏之病,肝气居多, 而妇人尤甚。”“治病能治肝  相似文献   

18.
《温疫论》郁热的形成与感染疫邪有关,误治可加重郁热。郁热可分卫分、气分、营分的无形郁热和燥屎、积滞、热瘀导致的有形郁热。卫分无形郁热可用柴胡清燥汤“发之”。气分无形郁热可从吐、下、汗解。营分无形郁热可治以养营阴、透热转气之法。营分燥屎热结者,治以承气汤;积滞郁结者,治以芍药汤加大黄;热瘀互结者,轻则治以调胃承气汤,重则治以大承气汤;热减瘀血不去者,继以桃仁承气汤;瘀去热仍在者,治以犀角地黄汤。阐明《温疫论》无形郁热和有形热结的病机和治疗方法,可丰富吴又可学术思想和温疫学说,促进疫病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构建及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金匮要略》创杂病诊治体系,立辨证论治法则,为历代医师所推崇。其辨证精神,不仅体现在辨析脉证与制方之中,亦贯穿于方药的煎服法中。笔者就此浅析如下。 一、煎法: 《金匮》根据证治要求,不同汤方选用不同的煎药用水。如百合病属心肺阴虚有热,故百合地黄汤用泉水煎之,取其下热气而利小便。欲作奔豚之证为心阳虚而肾水欲动,故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以甘澜水煎之,取其去水寒之性,不助水邪。胸痹之证属胸阳不振,阴干阳位,故栝萎薤白白酒汤、栝萎薤白半夏汤以白酒煮药,取白酒之辛散,行药性而助药力,通阳气而去阴浊;而枳实薤白桂枝汤虽亦治胸痹,但病已涉及胸胁心下,阴寒之气走窜冲逆,故煎药不用酒而  相似文献   

20.
《黄帝内经》与《灵枢》、《素问》关系,晋·皇甫谧认为是由《黄帝内经》一部书变成《针经》、《素问》二部书。元·吕复和清·姚际恒则认为《灵枢》、《素问》是汇聚而成。本文考析认为:《汉书》之后的东汉时期医经七家曾经历了一次改纂过程,可能由医经七家被分别集纂成《灵枢》、《素问》、《难经》,一直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