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建党史,是党带领中国人民的建国史、富国史、强国史,从而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之治。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与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是互动的,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路径有别于西方国家,主要由中国共产党主导。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时起,便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和建构现代国家的时代重任。在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现代国家,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使中国重新回归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共产的领导,并由此形成中国政党治理主导国家治理的新型范式。这一范式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政党制度为核心要素,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创新性,能够促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障,也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2.
政党体系制度化是衡量政党体系稳定性和合法性的标准。政党体系制度化与政党制度化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政党体系制度化有三种研究路径:制度分析路径、选举竞争路径和社会学研究路径。选择这些路径的关键在于研究者的理论自觉性、问题意识和研究对象的特征。当前政党体系制度化理论研究的局限表现为“简化论”与“琐碎”倾向;研究方法的局限表现在概念操作化的混乱和结构化比较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政党协商: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析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制度因素,而政党协商的有效性又是衡量多党合作制度的制度化程度的重要标尺。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视角来分析政党协商的现实状态,总结其成功经验,分析其运转中的不足,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我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新型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领导、合作、协商为要义,发挥着独特的治理价值和作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着眼于我国政党制度的治理价值,促进政党政协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推进政党制度更好成熟定型,为国家治理提供强大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亨廷顿关于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和社会稳定关系的论述主要包含了两个要点,一方面是现代化国家需要有一个强大政党来维持其政治稳定,另一方面是政党制度要能够为同化新集团提供制度化的组织和程序。这就是政党体制的适应性问题。中国政党体制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符合亨廷顿论述的原理,但也有其中国特色。中国政党体制依靠强大的领导核心和整合机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的政党制度在现代化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作为未来五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新征程上,必须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党内法规制度“作为一种政党制度”,是由中国共产党权威机关所制定的“专门规章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的一种内部正式规范”,最能体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出的制度优势。当前,要把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价值旨归,以政党治理制度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方略,以彰显中国政党制度的国际话语权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践进程中,不仅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发展奇迹,而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不同于西方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的方案特色鲜明,表现在经济上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政治上发展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在民主形式上,实现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结合,在政党制度上,创造了一种领导——合作新型政党关系。中国方案的制度特色根本上是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政党制度的宪法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化水平的重要依据。因为政党制度被纳入宪法的框架体系,政党的独立性、自主性、制度的稳定性和程序性就得到了根本保证。我国现行宪法所规定的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其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将我国政党制度纳入宪法体系,确立政党制度的法律地位,理顺党法关系,对于维护宪法的权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识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青年运动研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西方知识界将青年运动视为青年"压力行动"或"抗争行动",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本质属性与政治内核,中国青年运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构性力量。基于不同的学术视野和学科方法,学界普遍将中国青年运动作为现代国家建构的重要机制、政党体系的组织要素以及青年集体行动的实践类型,由此衍生出三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叙述方式、话语体系和理论形态。在新发展阶段深化中国青年运动研究,有必要将研究视野逐步拓展到"制度文明"的高度,揭示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体制机制及其制度优势,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使多党合作制度面临新挑战,致力于实现政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为世界政党现代化提供新范式,是新时代多党合作制度的新任务.以社会主义民主为价值追求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通过其整合利益、促进稳定和现代化治理的功能,推进政党治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满足人民对民主政治生活的新期待.多党合作制度目标任务和价值功能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制度设计与有效的制度运行.基于江苏实践的经验研究表明,现实的多党合作制度设计合乎国情,实际运转较为顺畅,成效不断显现,但还存在诸多"模式化"问题,影响着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充分发挥.全面强化制度执行,完善中国共产党支持民主党派履行职能方法;着力凝聚全社会多党合作制度共识,营造更好的多党合作生态;有效提升民主党派履职能力,更好发挥民主党派在国家治理中的参政党作用,是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实现政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在党的决议中提出坚持依法执政,这是我们党在转换执政方式上的重大而理性的抉择.依法执政范畴应从执政方式的概念和执政活动的过程进行综合阐释.对中国共产党选择依法执政方式必然性的解说,主要从执政合法性、执政规律经验和治国兴邦方略三个层面切入,然后分析论证选择依法执政方式符合执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法治演进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历史学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述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至为关键的历史时期,认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逐步发展为成熟的党;党从理论准备不足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在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为在全国范围执政奠定了基础;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从不稳定、不成熟发展到稳定、成熟,预示着中国共产党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理念与实施的政策充分说明,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成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选择,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它是中国人民在经历了民国初年的多党制和国民党的一党制后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它是在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产生,又在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发展和完善的,是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党的制度建设道路是曲折的,期间有停滞,但更有突破,最终走向全面推进和深入发展。党不断改革完善自身领导制度,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健全完善组织制度,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和监督制度。党的制度建设的经验表明,党必须坚持把制度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党内规章制度建设,实现党内民主的制度化、程序化,坚持党内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协调配合,努力增强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  相似文献   

16.
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出现的第一个现代意义的政党是孙中山先生组织的"中国同盟会"。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掀开了我国历史新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新时期我国多党合作实现制度化、法制化。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7.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比较系统地开展党史研究的第一个高峰期。毛泽东从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十分重视中共党史的研究工作,不仅积极倡导全党大兴学习党史之风,而且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如何进行中共党史研究进行了许多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在中共党史研究方面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CAS理论是近年来系统理论中发展比较迅速而且较为成熟的理论视野,作为第三代系统理论的核心,它具有理论架构上的比较优势和模型运用中的丰富实践。CAS理论不仅在推衍国家治理过程中具有可行性,而且为国家治理在思维观念上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执政价值合理性理论的指导下,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合理性思想。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合理性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价值合理性理论。  相似文献   

20.
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执政地位,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第一位的任务。坚持党的领导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避免党由执政党滑向"选举党"或退向"革命党"。党既要坚持长期执政,又要强调治国治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执政就是要搞建设谋发展,履行政治承诺,构建和谐社会,代表全体国民的利益,负有绝对责任,顺应民主潮流,推进以法治国,特别是要注重主观党建,探索一条在主观党建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特色执政党建设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