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理论分析与现实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健康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单纯依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不能解决贫困农民的医疗问题。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改善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针对我国农村现行医疗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第一,要完善制度设计,提高医疗救助对困难农民的可及性;第二,要进一步拓宽医疗救助的筹资渠道;第三,要加强制度衔接,提高救助效益;第四,要改进救助资金的结算办法;第五,合理确定医疗救助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制度目标还没有明确、医疗救助基金缺口甚大、医疗救助基金筹集问题还没有制度化等;带来的严重影响,主要有农村医疗救助实践与制度本质性目标的偏离、制度设计存在多种缺陷等,提出了明确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主要目标、努力提高政府财政对农村医疗救助投入力度、积极创新农村医疗救助办法、加强与新农合制度的衔接,以及促进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早日模式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全国农村医疗救助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医疗救助属于社会救助的范畴,医疗救助对象是符合条件的五保户、特困户和其他贫困群众。各地民政部门通过农村医疗救助基线调查发现,在农村2542万(其中,五保户570万,特困户1972万)“不救不活”的特殊困难人口中,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比例平均为49.8%。在因病、因残致贫人员中,得大病人数,其比例为3%至15%左右。目前,全国有1501个县开展了农村医疗救助工作,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框架,形成了不同的农村医疗救助模式。针对目前农村医疗救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农村医疗救助应逐步形成在推进中规范,在规范中推进的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愈加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愈加凸显,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对于农村困难群体的医疗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在深入分析我国农村弱势群体医疗保障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推进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做出相应的思考,以构建覆盖全民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近几年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以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社会现象的频发,党和政府加大了对医疗救助的重视。但是,作为解决贫病恶性循环问题,实施反贫困战略的一种有效途径,仅有政府这一单一主体的参与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农村,在实施医疗救助的过程中更有必要调动整个社会的力量,构筑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发挥好和谐社会“安全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广西医疗救助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初步成绩,救助的水平得到提高,救助的规模不断扩大,但也存在着诸如救助对象不够规范,救助标准偏低,救助程序复杂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广西实情,应从统一资金筹集机制,统一界定救助对象,统一规范服务方式,统一提高救助标准与加快即时结算服务系统建设等方面入手完善广西医疗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7.
医疗救助制度是我国医疗保障的重要机制之一,内含着生存权、公平论以及正义论等深厚的法理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与不断变迁,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短板逐渐成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焦点。医疗救助方面可操作的制度真空以及作为义务主体的政府和权利主体的公民对医疗救助程序的陌生,致使新一轮的医疗改革举步维艰。医疗救助制度的改革必须秉持社会公正、国家责任、城乡统筹等基本理念,加强对医疗行为的监管,并建构农村医疗救助信息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医疗救助体系是“能够惠及穷人”的服务。国际社会非常重视对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注重法规建设、资格认定、项目开发、资金筹措、社会参与,国外医疗救助的成功实践给我国医疗救助城乡一体化提供了许多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截至2005年12月,云南省已经在全省初步建立了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和灾民救助制度为基础,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农村特困户救助、农村五保户供养、农村其他特殊人员救助、城乡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优惠政策相配套、以社会互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在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正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为社会公民撑起了最后一道“安全网”。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尚有2900万“不救不活”的农村特殊困难群体,要保障2900万农村特殊困难群体的生存权益,仅仅依靠传统的生活救助是不够的。因此,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建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农村社会教助体系,健全农村社会救助的保障体系,解决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明确思路,找准方向,为广大困难农民提供全面、系统的生活保障,真正做到“保障民生,维护民权,实现民利”。  相似文献   

11.
建立健全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的思路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与此相适应,社会弱势群体问题明显化,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而对弱势群体实施医疗救助,是政府的职责所系。建立健全我国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尽快出台医疗救助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与弱势群体相对应的医疗服务供给体系;建立负责医疗救助政策实施和管理的专门机构。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构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甘肃整体及以数个市县为基本数据采集单位,对甘肃农村社会救助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发现我省农村社会救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救助政策体系不完善、实际救助面窄、水平低、救助资金不足、资金筹措机制尚未形成、管理体系不健全、立法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针对我省农村社会救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从政府救济和社会救助两个方面入手,构筑了包含生存权益保障系统、生活支撑保障系统、突发应急保障系统、时令解困保障系统、特殊补充保障系统与外部环境保障系统六个方面完整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并提出了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南京市在全国率先走出了一条新路,创造性地建立起惠民医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中有很多值得肯定、借鉴的经验。在研究惠民医院的基础上,我们要认真分析其成功之处,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使其向惠民医疗救助体制推进,构建我国的医疗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社会救助工作以追求社会正义为目标,以生产自救和互助合作为救助方式,以兼顾公平与效率为方针,以保障民生为基本理念。毛泽东的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各方面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毛泽东农村社会救助实践所体现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是随着革命斗争不断深入发展的。从毛泽东农村社会救助实践的角度挖掘其所蕴含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有助于我们在现代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的认识,对近十年来我国留守儿童社会救助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发现,尽管对留守儿童社会救助问题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对但大多围绕"留守儿童"本身展开论述,对留守儿童的社会救助仅停留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部分,而对留守儿童社会救助展开全面深入的探讨显然不够。今后的研究要明确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的概念和内涵,制定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救助问题研究的指标体系,为制定政策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农村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主要内容。我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农业大国,要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要解决好农村社会救助问题。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不仅有利于保障我国农村广大人民的基本权利,更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有力保障。因此,要解决好农村问题,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最重要就是要建立健全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不仅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惠民工程,而且也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攻坚工程。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构筑起较为完善的农村救助体系,让农村贫困群体沐浴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中,共享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农村贫困地区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难点,也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本文对安仁县农村社会救助现状及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资金来源渠道创新、体系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救助体系是该制度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在目前新发展目标"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体现。本文从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入手,重点介绍了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存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立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禁毒法》实施多年,戒毒人群社会救助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在地区、城乡间存在着制度发展不均,制度效果不佳等问题,其本质原因在于戒毒人群有其显著的弱势特性。主要表现在社会对该群体的排斥观念根深蒂固且仍受到管制;对毒品的心瘾、脑部有不同程度损伤、疾病隐性化、身体机能有快速退化风险以及具有违法者、受害者、病人等多元身份属性。戒毒人群很难适用于现行的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多元性戒毒人群专项社会救助制度很有必要,通过医疗救助、思想教育、技能培训及就业救助、辅以经济性保障基本生活,为戒毒人群建构起坚实的救助及回归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