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我国尚未有法律专门针对信息存储空间的保护问题。不少学者认为可以根据侵权责任法进行规制。然而侵权法是一种事后的、消极的、被动的保护手段,且通过侵权法维权的重要前提是要确权。本文由信息存储空间保护面临的危机引出我国对信息存储空间的保护现状,据此从物权法角度确立信息存储空间的法律属性和用户对其拥有的权利本质,在此基础上构思物权法视角下的信息存储空间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2.
如何协调好个人的数据隐私利益和企业的数据财产利益是大数据时代一项重要的课题。目前,对于个人数据信息利益的保护主要存在两种观点:权利保护论和行为规制论。针对现代数据产业的发展状况,认为现阶段应当采取权利保护和行为规制并重的保护路径;在动态化的视角下,数据主体和企业数据控制者之间应合理分配权利义务,以此实现个人数据隐私利益和企业数据财产利益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欧盟长期引领数据遗忘权的权利化进程,欧洲法院的世纪性判决正式确立数据遗忘权的权利地位。我国理论界主要从法理学、宪法和民商法等方面透视数据遗忘权的本质及其立法问题,却忽视刑法与数据遗忘权在理论源头、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全方位紧密联系,导致刑法保护数据遗忘权的功能被搁浅。应当理性松绑刑法"事后法"理念,前科报告与免除制度、网络空间禁止令、禁止职业等非刑罚处罚措施、合理的犯罪化等都是刑法保护数据遗忘权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十三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我国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信息化影响早已渗入到环境领域。加之公众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和对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热情日渐高涨,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的公众环境信息收集权这一新兴权利制度体系势在必行,这同时也是公众参与环境问题的理性选择。从新兴权利的界定、重要意义和推进路径及避免权利泛化角度出发,对大数据背景下公众环境信息收集权利的产生背景、概念内涵和基本属性等方面系统阐释、论述了大数据背景下公众环境信息收集权制度塑造的最基本和必须要回答的三个问题,并从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和环境信息民主参与机制、限制环境信息公开范围三个方面为大数据背景下公众环境信息收集权的实现保驾护航,试图为构建大数据背景下公众环境信息收集权制度体系寻找理论依据并搭建基石。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各种公共数据隐含着巨大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研价值,事关国民经济运行、社会政治稳定、国家安全利益、国家秘密保护以及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公共安全问题。大数据信息网络安全战略目标是推进大数据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促进大数据信息网络领域的繁荣发展,保障大数据信息网络自身安全,谋求大数据信息网络空间主导权利。提升大数据信息网络安全战略高度,提高我国大数据信息网络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完善数据信息法律规范,建立健全安全保护机制,实现大数据信息网络安全的社会"立体"保护模式是应对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网络安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作为民事权利是和物权、债权相并列的一大权利类型。知识产权法与物权法都是民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关于财产权的内容,但两者"和而不同"。知识产权与物权在权利客体、权利保护期限、权利支配力、权利属性和效力范围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精神产品应由知识产权法规范而不由物权法规范。  相似文献   

7.
目前由于缺乏公安信息立法,使得基层民警信息应用无章可循,处理非常棘手。如何有效合理利用公安信息资源,相关立法是目前面临急迫解决的问题。通过公安信息立法来规范公安机关信息应用,加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保障信息化工作中的数据质量。公安信息立法的内容应包括总则,信息采集的内容、手段、程序,信息管理的主体、职责、权利与义务,信息应用的目的、主体及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等。同时,还应制定公安信息化数据质量管理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8.
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中征信立法的基本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体系建设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支撑,该体系框架涉及政府信息公开、信息主体权利保护以及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规制等基本内容;在立法宗旨和基本原则上需要考虑政府信息公开与信息主体私权保护之间的协调,征信业的市场化运营与征信机构政府监管的协调,信用信息的合理使用与保护和市场公平竞争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9.
我国《物权法》的实施,使物业管理立法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但由于业主权利保护的现行法律规定不完善,导致业主大会的运作、诉讼主体资格及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等诸方面还存在缺陷。完善业主权利的法律保护应降低业主大会表决条件,以利业主自治权的实现,并明确业主的法律地位,赋予业主大会诉讼权利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10.
从宪法学视角看,"弱势群体"系"制度保护不足的宪法权利主体",其宪法权利体系由"自由权"、"社会权"等实体性宪法权利与"请求保护权"等程序性宪法权利组成。弱势群体享有宪法上一般权利主体和特殊权利主体之双重地位,由此而可能发生的"权利竞合"与"权利冲突"现象,须借鉴域外宪法学原理,而透过法律条款作妥适之处理。弱势群体之宪法权利可经由立法路径转化为法律法规上之具体权利,亦可通过"合宪性解释"方式经由"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两种路径而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权利和人权是宪法学中十分重要的两个概念 ,但在传统的宪法学理论中 ,二者基本上是混用的 ,有必要对二者做出清晰的区分。在较为深入地梳理、分析权利和人权的源流、涵义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 ,可以从涵义、目的价值、蕴涵的理念、产生与存在的时间、内容与法律文本的关系、依据和对应范畴、所涉及的法律关系等七个方面对二者做出区分。  相似文献   

12.
<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力图使警察的权力基于社会治安的现实情况有所扩张下更好的规范其权力,并对其权力设定限度.这符合现代行政法治的精神和要求,也符合中国社会治安的实际状况.当然,新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3.
诉权是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受到侵害或发生争议而向法院提出司法保护的请求权,它来源于其权利母体--人权,属于人权中的程序权.程序权与实体权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基本人权.本文旨在通过诉权与人权关系的分析,揭示诉权的内涵与外延,探求诉讼权理论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14.
劳动权的权利谱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权是劳动者的人身权、财产权、政治权的有机结合.深刻认识劳动权的特性,需将劳动权的相关权利进行具体界定,以揭示劳动权的高位阶性、劳动权谱系的复杂性和开放性,以及劳动权的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15.
警察权是行政权。这是因为:1.警察权在国家权力谱系中所处的位置决定其权力属性;2.侦查权具有完全的行政权属性而不具有司法权特征;3司法机关所具有的行政权应予剥离。  相似文献   

16.
论知情权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知情权是公民应当享有的重要的宪法权利,国家应当予以充分保护。然而,当前知情权在我国尚来得到很好的保障,应当协调其与相关权利的关系,通过制定专门法律、修改现有法律加以充分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权威人士认为 ,物权合意就是物权行为的意思表示。我对此观点提出挑战。我认为 ,“物权合意”并非物权行为的意思表示 ,而只是物权行为意思表示的一个阶段。本文首次提出阶段论观点 ,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8.
论采矿权物权属性及其在物权法中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矿权是准物权或特许物权,这两种目前没有质疑过的传统采矿权物权模式,是行政机关“寻租”,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秘密通道。通过对传统采矿权的物权分析得出,采矿权属于完全物权。以此改造和构筑现代采矿权物权模式,为科学建立采矿权流转市场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另一思路。  相似文献   

19.
物权法在权利质权部分对担保法的规定作了大幅修改,增加了基金份额、应收账款等几种新型权利质押,确立了以登记为主的公示方式,但是无论从物权法上还是实际的登记实践中,现行的权利质权公示制度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登记成为行政机关进行行政管理的手段,而不是表彰物权变动的一种公示方式,如何使这种异化的登记恢复其本来面目,真正发挥作为权利质权的公示方式的功能,是我们下一步修法和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对于身体权是否为自然人的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文章持否定态度。文章从生命、健康、身体等相关概念入手,着重分析了身体权不应独立存在的理由,并对不同的侵害身体的行为予以定位,以期来弥补法律规定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