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中国当前社会的一些腐败与不公正,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显规则机制的不健全和不良潜规则的泛滥。腐败行为高发现象与官场不良潜规则的蔓延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机制。官场不良潜规则是政治运行中的一个痼疾,应采取有效措施破除官场不良“潜规则”。  相似文献   

2.
工作场所中的攻击行为是指内部员工有意伤害单位或单位中其他员工的任何行为,它对被攻击者及正常的工作环境和秩序均有不良的影响。概括国内外相关研究,影响工作场所中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情景因素和个体因素。有效防控工作场所中攻击行为的措施主要有:做好人员选拔和安全措施,制定对策、培育良好的组织氛围,支持员工、解决好员工裁员问题。  相似文献   

3.
腐败心理形成及其动态轨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败心理的形成分为不良意识的形成、不良意识向腐败心理的转化、腐败心理的加强三个阶段.结合目前社会文化氛围,可以发现,不良意识和腐败心理两个阶段均有具体的典型心理因素表现.通过描述腐败心理因素群的交互样态,可以对腐败心理形成的三个阶段提出不同的防控措施:文化阻断、区别类型纠偏和严密法网、严格执法.  相似文献   

4.
论立法腐败     
立法腐败是立法中的“设租”行为。立法腐败严重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理念,损害了人民政权的合法性,也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要通过构筑违宪审查制度;实行开门立法,建立民众参与机制;推行立法回避制度,建构遏制立法腐败的程序性屏障;放宽新闻审查制度,加强新闻媒体对国家立法活动的宣传和监督等途径预防和治理立法腐败。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少数乡村干部由于受社会历史文化原因、上层建筑根源、经济根源和个人主观原因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违法违纪现象和腐败行为。因此,我们要清除社会腐败意识,健全思想教育机制;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切实推进政务公开,大力促进民主进程;改善乡村千部待遇,稳定乡村干部队伍;强化党内外监督,规范权力制约机制;强化责任追究机制,严肃查处腐败案件;加大改革力度,尽快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措施,多策并举,标本兼治,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甚至根除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  相似文献   

6.
权力一旦失去它的公共色彩,必然滋生腐败。运用社会学视角来分析权力腐败,发现权力腐败具有如下特点:权力腐败逐渐具有结构性特征;权力腐败与社会资源掌握的程度有关系;权力腐败寻求合法化的“外衣”;权力腐败成为一个不断膨胀恶化的“利益满足黑洞”,经济利益集团与权力结合形成经济一权力交易联盟。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进一步分析腐败带来的社会问题及其危害,为权力腐败的预防提供一些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网络犯罪产生的因素有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生理原因及贪利、逆反、侥幸、猎奇、孤僻和寻找社会归属感等心理因素是青少年网络犯罪产生的个体因素;放纵和关爱缺失的家庭氛围,过度关注应试的学校教育,社会上大量不良的网络信息和对网络的监管不力是造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主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8.
腐败已经成为阻碍全球社会发展的毒瘤,惩治贪腐业已成为我国政府端正党风,取信于民的施政方略;贪腐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民众“仇官”、“仇富”心理升级以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悖德行为。这些现象已经引发学界的担心、深思与探究。尤其是法学、犯罪学以及心理学的研究,更是从根源、贪污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行为的发生机制以及应对的策略方面入手,做深层次的剖析和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的探索与实验。我们拟对这些研究做梳理、归纳及相关的心理分析,以期为反贪提供心理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9.
腐败有其历史根源,而不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腐败行为的主体分类三大类,要根治,铲除腐败行为,必须加强政治体制改革即对权力加以约束。  相似文献   

10.
腐败者在腐败行为发生前都会对行为的成本和收益做出权衡,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只有在腐败收益大于腐败成本时,腐败者心中的腐败动机才会产生,进而演变为腐败行为。因此,怎样去预防腐败就要从对腐败的成本和收益分析开始。预防腐败要有一个先进的理念指导一增加腐败成本和降低腐败收益,进而设计出各种制度,构建一个良好的奖惩机制,并将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才会在预防腐败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成本理论与反腐败策略李泽明当前,腐败与反腐败斗争起伏剧烈,并为社会所瞩目。本文试运用犯罪成本理论,探索腐败与反腐败的客观规律,以求确定反腐败的宏观和微观策略。一、腐败成本和反腐败成本及其收益分析腐败成本是指腐败行为人因实施腐败行为所承受的精神性、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全球角度对腐败问题作了比较分析和思考。对腐败的界定,以权力、流通、社会、结构四要素相结合为标准,提出了权力腐败、通货腐败、关系腐败、结构腐败四形态说。腐败是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腐败的严重爆发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高发期通常发生在各国现代化进程中最激烈的阶段。国外实施深度反腐的政治实验,基本措施包括惩治贪污贿赂和规范公职人员行为两大类。借鉴外国深度反腐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五个建议性的反腐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党的十八大后反腐败斗争在各省份取得的效果差异构造准自然实验设计,为理解宏观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下个体社会政治价值感知的变动逻辑提供了窗口。使用2012年和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两期平衡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进行政策效应评估,实证考察腐败治理对民众政治信任的影响及其群体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腐败治理显著提升了民众的政治信任,反腐败力度越大,对民众政治信任的促增效用越强;(2)群体差异性检验发现,腐败治理显著提高了低收入群体的政治信任,但对高收入群体的影响微弱。上述研究发现表明,腐败治理对政治心理产生了积极效应,夯实了国家治理的民众政治信任基础。而且,腐败治理不仅能够在整体层面提高民众的政治信任,还可以缩小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间的政治信任差距。因此,实务工作层面,应着力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关注腐败治理过程中低收入群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亚腐败”是腐败滋生的一个重要土壤,是腐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私利性、模糊性、普遍性和衍生性的特点和多种表现形式。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多元化、私人动机对社会职责的腐蚀、道德权威缺失与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是“亚腐败”产生的伦理原因。从伦理的角度治理“亚腐败”,一要树立公务员的正义观,二要铸造公务员的职业精神,三要培养公务员的责任意识,四要增强公务员的伦理自主性,五要筑牢公务员队伍拒腐的思想道德防线。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心理特点◆李普涛领导干部职务犯罪和腐败行为,从宏观方面看是一种社会现象,从微观方面看又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现象。因为任何形式的领导干部职务犯罪都是在行为主体的思想意识的支配下,在其一系列心理活动的影响下发生的。因此,研究犯罪主体的主观因...  相似文献   

16.
网络反腐是通过网络技术及所引起的社会舆论效应对执政行为的监督和对权力的约束,从而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一种方式,是反腐败事业的新方式。或者说,网络反腐,是社会政治主体为了追求现代社会的核心政治价值,通过网络来揭露、曝光和追查各类腐败行为的活动。与传统反腐方式相比,它具有公开、快捷、透明、高效等多方面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贪污贿赂等腐败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我国惩治腐败行为刑事法律呈现畸重畸轻的特点,即对于严重腐败行为惩处过重,对于轻微腐败行为惩处过轻甚至不予处罚,明显不均衡,导致死刑威慑力难以起效、有罪必罚性难以实现、社会容忍度难以降低,影响了打击腐败行为的效果。应遵循零容忍原则、腐败必罚原则、预防为先原则完善我国刑事法律规范体系,通过取消定罪数额标准、废除死刑、延长自由刑、增设罚金刑、增设资格刑和设立再犯一并起诉制度,全方位遏制腐败行为,从而建立公开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体系,促进良性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当前腐败根源研究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当前腐败现象的根源问题,理论界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剥削根源论:腐败现象根源于社会上所存在的残缺的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剥削思想;体制转型根源论: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社会失序导致腐败泛滥;权力异化根源论: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存在着的公共权力所有权与行使权相分离状况使权力异化仍不可免;思想观念根源论:腐败根源于思想蜕化变质;需求驱动根源论:腐败是掌权者利益需求与利益实现手段之间矛盾运动的产物;综合根源论:权力失控,利益关系混乱,转型时期社会震荡,消极的文化诱导,主体价值观念偏误  相似文献   

19.
腐败行为一般都伴随着一定形式的心理活动,因此从人的心理活动来对腐败生成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是很有必要的,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剖析各种腐败行为和现象,而且有利于我们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防范和治理这种弊病。 (一)人性论的局限 有的同志撇开腐败现象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而从西方哲学人性论中寻找腐败的根源。这种人性论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人总是自然地追求金钱、地位和权利。在现实生活中,腐败者的确是一些自私自利、欲壑难填之徒,从这一点来看,人性论者似乎找到了腐败的根源。其实不然。首先,善、…  相似文献   

20.
亚健康问题,特别是青年群体的亚健康问题是现代化社会中激烈竞争、环境恶化、人际关系弱化、不良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个体亚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后果,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危机。预防与治疗亚健康,需要从建设生态文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加强家庭、社区和社会支持的角度提出社会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