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冲突视阈下的谣言行动逻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而谣言作为一种借助于非大众传播媒介的集体行动,它与社会冲突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社会冲突的发生几乎都可以看到谣言伴随左右,它是社会冲突的前奏曲、导火线、催化剂,它伴随社会冲突的终止而销声匿迹。事实真相、信息公开、相互信任和公众理性是预防和扑灭谣言的"神奇秘方"。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兼容协调是现代化社会应有之义,现实中却面临政策冲突的严峻挑战。公共政策冲突研究需要回答几个基本问题,即政策冲突的内涵是什么、导致政策冲突的因素有哪些、政策冲突的解决措施是什么。政策冲突内涵形成社会冲突、政治冲突和政策过程三大研究进路。政策冲突源于社会冲突,经由政策目标、行政体制、政策信息、政策利益等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如果在政策调整前各阶段不能相应化解政策冲突,在政策调整阶段则会产生集聚效应,达到冲突极值。因此,要完善问题识别机制、推动行政协同纵深发展、构建多元政策信息机制和完善政策利益补偿机制,从而化解政策冲突。未来,应在实证检验、学科交流、数据技术三方面展开深层次研究。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与社会冲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阶段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十分深刻的转型过程之中,其中包括经济社会形态视角内的社会主义模式转换和技术社会形态视角内的社会现代化。从社会转型的具体实际着眼考察现阶段的社会冲突问题,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正在发生的社会转型触动了原有的既定利益格局而引起的社会冲突,其实质是对转型进程本身的抵触和拒斥;而另一种情况则是由于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和脱节而引起的社会冲突,其实质是对这种偏差和脱节的反对和抗议。这两种不同的社会冲突在社会转型中具有各自不同的意义和作用,因而应将它们明确地区别开来,以不同的态度加以对待。同时,还必须从冲突产生的根源入手,做出具体的分析和判断,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4.
不良信息借助现代传播方式的发展,通过传播主体偏差倾向与传播受众缺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社会冲突事件的发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不良信息传播在社会冲事件的全过程中持续发生作用,沿着敌意主体扩散和敌意对象泛化两条路径双向扩展。为有效防控社会冲突事件,必须展开对社会冲突事件中不良信息传播的调控,化解冲突的观念,阻断冲突事件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5.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媒介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消息。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是极为复杂的。其中,心理原因是滋生谣言的内部因素,社会原因是产生谣言的重要因素,网络技术为谣言提供了便利,政府公信力下降助长了谣言滋生。此外,个人、社会、政府等各方面的合力加剧了谣言的形成和传播。要有效应对网络谣言,需要政府、社会、传媒、个人等都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6.
《外交评论》2017,(5):53-78
国际关系认知理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决策者的错误知觉引发了国家间冲突,然而,错误知觉与冲突之间并非线性的因果关系,传统认知理论未能对错误知觉引发冲突的具体条件做出清晰的界定。而从认知的另一个来源——身份出发,也许可以给出更可靠的答案,议题身份概念的提出则有助于理解错误知觉与冲突之间的关系。议题身份是指行为体在就具体议题进行互动时被激活的身份,代表了行为体相对于互动他者的议题认知和信念体系。行为体围绕议题展开互动,在不同议题中具有不同的议题身份。议题身份对认知过程具有两种影响:一是赋予行为体在议题中的认知偏好和适当性信念,影响错误知觉的形成;二是确定行为体在议题中的利益。这种利益界定决定了行为体对互动议题的敏感程度,进而构成冲突发生的条件。行为体对议题的敏感性越高,其依据错误认知展开行动的动机就越强烈,采取对抗性手段维护利益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冲突爆发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近年来中美在南海航行自由问题中的错误知觉之所以呈现出向冲突转化的明显态势,并有可能引发地区冲突,其根源在于双方围绕该议题所产生的议题身份决定了互动过程中的高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当今,环境保护愈来愈为国际社会所重视。与此同时,其与WTO自由贸易规则的冲突也日益彰显。这集中表现为环境保护与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关税约束义务、禁止数量限制等非歧视原则的冲突和对GATT一般例外条款构成的挑战。事实上,这种冲突正在不断引发贸易磨擦和争端。因此,如何平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不同利益并在WTO框架内努力化解矛盾并消解冲突,从而有利于整个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已是国际社会所必须直面的一个严峻议题。  相似文献   

8.
齐美尔认为社会冲突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形式,是普遍存在和不可避免的。他认为社会冲突的形式有作为手段的冲突与作为目的的冲突,社会冲突对于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与功能。齐美尔对于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对于人们解决现实社会中的矛盾与冲突,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谣言是关于社会的某个公共事务即有社会影响的社会的或自然的现象所产生的谣言。它的形成和传播受到国际政治斗争、国内社会变革和人们认知判断能力、信息道德水准以及信息管控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进入信息时代,社会谣言的传播又出现了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蛊惑性强,隐蔽性强,无意识传播和非理性传播的特点,对社会的危害性进一步加大。因此,在信息时代,必须从政府的信息能力建设、民众的信息道德建设和创建和谐通畅的社会空间入手,加强对社会谣言的管控。  相似文献   

10.
冲突控制中的公共政策及其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冲突的产生是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结果,其根源在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及其分配不公。对于冲突的有效控制,是推动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公共政策作为一种具有强制力的制度机制,成为现代社会中冲突控制的主要工具,它通过交换妥协或强制这两种方式在它所控制的范围内有效地解决冲突问题。但是,由于制度及其运行本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公共政策在冲突控制中面临着困境,并不能完全承担冲突控制的使命。因此,应该正视制度控制机制的局限,重视价值系统和社会系统化解社会冲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群体性事件中的冲突升级及遏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核心在于阻止其中的冲突升级.群体性事件中的冲突升级可以区分出四种相互关联的机制,分别为:信息变异机制、规模膨胀机制、情绪激化机制和暴力扩散机制.探究四种机制中导致情况恶化的因素及其作用方式,是成功遏制冲突升级、维持社会秩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公共部门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冲突,这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看待和处理公共部门内部的人际冲突对公共部门的绩效、公共部门的作为能力、公共部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共部门内部的人际冲突犹如一把双刃剑,我们不能一概否定、回避,要树立起正确的对待冲突的观念,运用冲突管理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建立公共部门人际冲突的科学管理机制,趋利避害,发挥其建设性的功能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产生150多年间,关于冲突与战争根源的论述有三种,即私有制根源论;帝国主义根源论;霸权主义根源论。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恐怖主义是诱发冲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社会冲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社会冲突的风起云涌,这一思想逐渐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并展开了多重维度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学者主要从宏观系统、学理阐释、当代价值、发展路向、理论比较等不同视角对马克思社会冲突思想展开研究,其研究成果为深刻认识当代社会冲突现象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15.
合法性是政权得以运行的基点,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冲突。冲突有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之分。内部冲突能整合政治系统、激发新制度的产生、能促使统治者重视统治绩效;外部冲突也能加强内部的凝聚力。但如果冲突处理不当,冲突将会起相反的作用。内部冲突的扩大会挑战政府权威、破坏政治秩序;外部冲突的激化也会影响政权的认同度,对政权合法性构成很大的威胁。因而,要维护政权合法性就必须合理控制冲突。  相似文献   

16.
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及其谣言的产生具有客观必然性。经济全球化的思想文化交融、改革转型期的社会阶层分化、信息传播模式的新技术增益,是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谣言产生的客观因素。源于中介的刺激—反应机制的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怨恨,成为网络意识形态之战的重要内在动力和心理机制,是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谣言产生的主观因素。在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怨恨及其谣言具有差序性,文章分析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差序怨恨"和非主流意识形态谣言的"差序类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对网络非主流意识形态谣言治理采取的差序治理原则,从而有效地化解意识形态怨恨,防止意识形态谣言无限度地传播。  相似文献   

17.
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的产生、影响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公共事件的爆发往往伴随着谣言的大量滋生和迅速蔓延。谣言的恶性蔓延容易造成大规模的社会恐慌,政府的信息传播和可信度大大降低,容易煽动易冲动的人群,引发其他事件甚至大型群体性事件。谣言产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正式官方信息的缺位。因此,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的控制主要在政府。政府对媒体的理性引导,一是要尽量做到“第一时间”的信息传递,二是保证信息的全面性,以防媒体对信息自行夸大或歪曲。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变迁、国家治理体制变革和社会文化心理变化,可以构成社会转型期我国网络谣言发生逻辑的一种分析框架。这三个层面中的每一个层面都是一个网络谣言的触发机制,每个层面所包含的若干因素的组合也可能触发网络谣言。治理网络谣言要坚持网络立法与处理社会矛盾并重、行政监管与推进信息公开并重、行业自律与公众监督并重、网民理性与技术保障并重。  相似文献   

19.
节约作为人类传统的文明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一种伦理、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理念。建立节约型社会需要将节约的理念引入民事法律制度,但是节约作为一种法制与民法传统价值取向产生冲突。为此,我们必须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人口与环境等社会因素的变迁,重新考量我们的民事法律价值取向,确立民法在保障公民的平等、权利和自由的前提下,兼顾社会和公共利益的新价值观念,这对于我们社会和谐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变迁、国家治理体制变革和社会文化心理变化,可以构成社会转型期我国网络谣言发生逻辑的一种分析框架。这三个层面中的每一个层面都是一个网络谣言的触发机制,每个层面所包含的若干因素的组合也可能触发网络谣言。治理网络谣言要坚持网络立法与处理社会矛盾并重、行政监管与推进信息公开并重、行业自律与公众监督并重、网民理性与技术保障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