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国际贸易额已占世界领先地位.为了更好地加快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步伐,更准确地理解国际贸易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惯例等法律文本,有必要对国际贸易法律文本中出现的缩略语现象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保险合同是保险理论研究和保险经营的重要载体,我国民法、合同法对保险合同都有规定。全面准确地理解把握保险合同的法理属性效力及其有效履行过程中的若干法律关系等问题,对于深化保险理论研究、促进保险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合同符合国家法律的要求,该合同为有效合同,反之则为无效合同。如果当事人自愿签订的合同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合同就会被宣告无效,从而丧失其法律的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为此,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无效合同的规定,重点阐述无效合同的民事法律后果,以期在司法实践中进行准确理解与正确适用。  相似文献   

4.
法律解释是理论法学和司法实践共同关注的问题,从法律适用来看,法律解释连接着立法初衷和司法目的、立法权与司法权两大关系。在理论上存在对“法律解释”的多样化理解,以往主语的模糊导致对法律解释在不同的语境出现不同的理解,无形中促使了我国法律解释体制的混乱现状。到底谁应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解释主体?这是必须首先理清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确地理解和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首先要明确它在我国现代法律体系中的位置如何,只有弄明白这一问题,才能准确把握《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效力、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符合逻辑规律是立法语言规范的基本要求,但由于我国立法工作中只注重解决突出问题、实体问题,而不太重视语言表述问题,因而在现行法律中语言逻辑失范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由于概念不准确而造成某些法律条文难以理解或理解不一致;由于概念混同而降低了法律的可操作性;由于自相矛盾而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由于逻辑层次不清而影响了法律的严谨性;由于列举不全造成了法律漏洞,而列举繁琐又使得一些条文冗长累赘.  相似文献   

7.
我国法律禁止诱供,但适度利诱是侦讯谋略不可或缺的内容。区分诱供与适度利诱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和运用坦白从宽政策。坦白从宽政策在司法实践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是法律依据的缺失和侦查讯问机关职权限制,应当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保障坦白从宽政策的贯彻落实,使侦查讯问人员在讯问活动中把握更多主动权。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目前对取保候审适用条件的规定中,尚存可能发生理解分歧的问题,无法满足提高司法透明度和保护刑事诉讼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要求,因而有必要从理论高度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保证人们能够清楚、准确地理解取保候审适用条件的内容并领会其中蕴涵的法律精神。  相似文献   

9.
法律智慧和一个人学习与集累的法律知识共同构成法律素质之有机统一体,且法律智慧是法律素质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和正确把握法律素质的科学内涵,对培养我国公民的法律素质、保障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法律至上原则不仅是西方现代法治国家,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个根本特征。这已是学界的共识,然而法律至上原则应准确全面地理解。法律至上是法治之下的法律至上,法律至上原则是法治时代的产物。基于此,笔者认为,法律至上原则应有两层基本要义:第一,法律至上首先是法律所代表的人民的共同利益与意志至上,换言之,人民权利至上,作为个体的公民神圣,是法律至上原则的内在品质要件;第二,至上其次是具象的法律规则至上,换言之,规则至上或说严格规则主义是法律至上的外在形式要件。  相似文献   

11.
我国根据自我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国际形势的需要,已经加入了WTO。自觉遵守WTO的规则,成为我们搞好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国作为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促进民族的团结和共同繁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制度,亦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理解WTO规则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的内涵、正确认识WTO规则与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二者的相互关系和正确处理与二者相关的法律问题,是值得探讨和深刻思考的。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的突出亮点之一是在第271-273条中首次明确了针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实现案件审前分流,避免未成年被告人被定罪量刑带来的“标签效应”,以及短期自由刑所导致的“交叉感染”,有助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预防。这体现了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也是对未成年人非刑化国际准则的重要实践体现。附条件不起诉作为我国法律中首次规定的一项制度,难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方面,因此,从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困境与应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便准确理解法律原意,正确适用法律,确保在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其立法价值发挥得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13.
在司法实务中,对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合同未经批准的效力问题存在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成立并生效,第二种观点是无效,第三种观点是成立但未生效。第一种观点是适用法律错误;第二种观点属于法律理解错误;第三种观点从表述上看是基本正确的,但从学理上理解是不准确的,理论上有待深化。造成后两种观点错误或歧义的原因.都与学理上法律行为效力——成立和生效——二层次论这一传统通说有关。本文主张法律行为效力——成立、有效、生效——三层次论。按照法律行为效力三层次论,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合同未经批准的效力是成立并有效但未生效。  相似文献   

14.
昆曲《十五贯》通过精彩的法律故事展现了我国古代尤其是明朝的各项司法制度,生动地诠释了民间深层法律心理。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司法中延续至今的“清官情节”、“口供情结”和“命案必破”的传统,这对理解中国传统司法精神大有裨益,对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收缴”的法律性质与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行政法律法规中有较多“收缴”的规定,对其法律性质一直未明确,使用语境与词义上也有较大区别,并导致执法实践中的模糊。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正确理解并界定“收缴”,才能准确适用“收缴”,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实现公安机关和谐执法。  相似文献   

16.
法律需要经过理解才能得到正确的遵守和执行,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对法律解释作了规定,但实践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本文从法律解释的概念入手,阐述了法律解释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原则,并从法律解释主体、内容和程序三方面分析了我国法律解释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程度,最后提出完善我国法律解释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我国户外探险大规模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频繁出现自发性户外探险产生意外事故的情况,暴露出我国在自发性户外探险领域中政府监管和法律制度的缺位问题。自发性探险活动在法律性质上属于自甘冒险行为,发起人探险过程中应当履行其先行的召集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在认定民事责任时,需要准确分析户外探险侵权损害的因果关系。面对自发性户外探险事故频发的现状,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18.
渎职犯罪法律后果消灭的法定原因之一就是超过追诉时效。我国追诉时效制度规定较为简单,渎职犯罪如何准确计算追诉期限在实践中分歧较大,如私力救济下追诉时效问题在跨法境下认识不一致,监察立案是否能够适用追诉时效,司法解释在跨法境适用追诉时效制度时存在不同理解。这些问题亟需通过厘定渎职犯罪追诉时效的犯罪之日、结果发生之日等核心概念,并借助渎职犯罪不同犯罪样态追诉时效差异化分析,解决追诉时效制度在渎职犯罪案件中的准确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何少林  吴向军 《理论前沿》2006,483(18):26-27
邓小平理论的宗教事务法治思想集中体现在中共中央1982年19号文件、1982年宪法以及其他一些法律之中。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宗教事务法治观需要我们准确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法典对单位犯罪适用自首制度没有作出特别规定,导致实践中不同法院、不同法官基于自身对法律的理解而对同一案件作出了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判决,在对犯罪单位合法权益的保护上出现了差异。从刑法理论、法律制度和社会现实需要等方面进行考察,确立单位犯罪自首制度,既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和内在精神。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