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型毒品氯胺酮(K粉)的毒理作用、滥用趋势及危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氯胺酮在我国青少年中的滥用势头劲升,使毒品滥用问题出现了更加严重的多元化和多药滥用现象。因此,在青少年中加强新型毒品危害的预防教育,加大对娱乐场所的管理力度和加强对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对预防和减少新生吸毒人员,防止新型毒品的滥用和涉毒犯罪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规范意义上的毒品指国家规定管制的、使人形成瘾癖的、具有滥用危害性的药用类与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正确阐释毒品内涵并对外延合理划分,是开展禁毒工作的先决条件。毒品的成瘾性、危害性和违法性是传统公认三大定义要素特征,其中,成瘾性是物质作为毒品列管的必要条件,违法性是毒品定义的核心要素,危害性是隐含要素。危害性包含了毒品的滥用性,滥用潜在性也是国家列管毒品时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法律对毒品的界定存在语义重复、容易混淆、外延过窄等重大缺陷,不利于我国新型毒品打击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审视我国毒品定义基础上,参考境外国家(地区)的毒品定义,建议将毒品定义重构为:"毒品,是指任何毒理效果大于或相似于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物质。"同时,建议将我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分级并列明每一级的种类和相应的量刑指导意见;国家禁毒委员会每年定期审查、更新《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并在《禁毒报告》中公布更新结果。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法律对毒品的界定存在语义重复、容易混淆、外延过窄等重大缺陷,不利于我国新型毒品打击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审视我国毒品定义基础上,参考境外国家(地区)的毒品定义,建议将毒品定义重构为:“毒品,是指任何毒理效果大于或相似于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物质。”同时,建议将我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分级并列明每一级的种类和相应的量刑指导意见;国家禁毒委员会每年定期审查、更新《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并在《禁毒报告》中公布更新结果。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毒品滥用是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的心智尚未完全成型,社会文化的多元化以及毒品滥用种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青少年滥用毒品的规模及样态。作为仍旧存在更生可能的青少年,法律和政策应以教育和矫正为主,在防治青少年毒品滥用的策略上,应当以"事前预防"为主要手段。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现实状况,应当在宣传教育的主体、机构设置以及宣传手段和内容上与其他受众相区别,以求获得更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毒品具备依赖性、违法性与危害性的特征,按法律规定分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两大类。常见的毒品有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等。  相似文献   

7.
实践中,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以下简称麻精药品)的属性认识存在一定分歧。河南“贩毒妈妈”案件引发热议后,我国对氯巴占这类精神药品临时进口工作制定了方案,为麻精药品合理使用制度构建提供了参考。但我国管制的麻精药品数量庞杂,氯巴占的解决方案并非能直接应用到其他麻精药品合理使用程序之中。为此,需要提升麻精药品临时进口工作的法律位阶,准确梳理符合临床急需药品标准的麻精药品种类,同时应进一步完善麻精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并提升药物滥用风险评估预防水平,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毒情的麻精药品合理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吸毒人数中青少年吸毒人数所占比重较大,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一日吸毒,终生戒毒",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吸毒的危害及其原因,指出毒品预防教育是青少年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并具体阐述了对青少年进行毒品预防教育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已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但是当前毒品预防教育的效果却并不明显.当前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中从形式到内容,再到受众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缺失和不足.要针对青少年吸毒成瘾的原因,形成相应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已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但是当前毒品预防教育的效果却并不明显.当前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中从形式到内容,再到受众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缺失和不足.要针对青少年吸毒成瘾的原因,形成相应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中的毒品犯罪立法存在与刑法第 13条冲突 ,非法持有毒品罪构成犯罪的标准过高而法定型过低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的法定刑过低 ,未将情节严重的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对明知其用途或目的而非法种植、生产或制造麻醉品和精神药物、运输或销售与制毒有关的设备或材料的行为未规定为犯罪以及对从重处罚的毒品犯罪基数不完善等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2.
毒品违法犯罪最终都是围绕着毒品消费(吸毒)而展开的,吸毒既是毒品违法犯罪的一种,又是包括毒品违法犯罪在内的其他违法犯罪发展蔓延的重要推手。当前我国的吸毒人员以无业的男性青少年为主,吸食毒品类型以传统毒品为主,但吸食新型毒品现象发展蔓延迅速;诱发吸毒原因十分复杂,有习惯因素,也有误信其助兴、减肥、提神、治病等功效的因素;预防和控制吸毒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加大宣传和打击管控力度及强化社区帮教、加大禁毒科技投入等多策并举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3.
经过两轮禁毒人民战争,云南省禁毒工作得到有效加强,深入研究面临形势、厘清下步工作思路成为全省禁毒工作的当务之急。结合云南实际,进一步强化境外除源、堵源截流、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戒毒康复场所建设、禁毒宣传及毒品预防教育等重点工作。坚持综合治理,依靠党委、政府领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全力开展好全省第三轮禁毒人民战争,有效遏制毒品渗透、减轻毒品危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毒品问题实证研究领域,郭建安、梅传强、陈小波、夏国美、韩丹等学者开展了吸毒人群调查和海洛因消费市场调研。我国毒品犯罪的实证研究热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全国及各地区的毒品犯罪实证研究,青少年和女性毒品犯罪实证研究。我国毒品问题实证研究虽然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相当多的著述没有能够跳出“现象——原因——对策”三段论叙事模式,缺乏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根据国内外毒情的变化,进一步加强毒品问题的专题实证研究,并深化毒品问题的刑事政策和社会政策的研窍。  相似文献   

15.
借鉴其他国家的禁毒经验 ,我国的禁毒立法可从两方面加以完善 :一是修改、补充现有条款 ,如在从重处罚情节中增加对孕妇保护等条款 ,详尽毒品犯罪的下游犯罪即 :洗钱罪的立法 ;二是增设非法提供、运输、制造、贩卖制毒设备罪。  相似文献   

16.
控制下交付是目前打击跨国、跨地区违禁品犯罪一项有效的特殊侦查措施,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实践中常常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失败。究其原因,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只有进一步加强侦查员的基本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运用控制下交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禁毒工作存在对种植毒品原植物违法犯罪打击不力、对吸毒行为处罚过轻、贩毒分子利用未成年人贩毒逃避法律制裁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强化禁毒意识、进一步完善禁毒法律法规、严格查禁过境贩毒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毒品犯罪是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政府对毒品犯罪的严厉打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许多不足和失误之处。应当将毒品犯罪认定为行为犯,行为人只要实施了走私、制造、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中的任何一种行为就构成了相应的犯罪既遂形态; 毒品是否最终流向社会,只能作为量刑情节考虑。在主观方面,除了直接故意外,间接故意也可以构成毒品犯罪。在量刑时,涉案毒品数量不是判处死刑的唯一标准,而应当综合考虑其他犯罪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为了协调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和刑法的冲突,建议将毒品累犯扩大至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等五种犯罪,个人和单位都可以构成毒品犯罪累犯。  相似文献   

19.
吸毒后驾驶行为(简称毒驾行为)是指非医疗目的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后(查获时毒品检测呈阳性)驾驶机动车的行为^[1]。当前,我国因毒驾导致的各种问题正逐渐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社会焦虑感日益增强,严重威胁着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我国关于毒驾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毒驾入刑”仍在论证中,具体的处理程序、法律责任等尚不明确。本文就我国吸毒后驾驶相关的立法现状给予总结,并借鉴我国酒驾相关立法的规定,科学分析我国毒驾相关立法完善的难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