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两重性与毛泽东私人资本主义观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私人资本主义观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发展起来的 ,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新民主主义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两重性。由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两重性 ,毛泽东的私人资本主义观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 ,并且随着中国革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而发生必然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冲击-反应"论是近现代西方学者包括马克思以中国国情为依据分析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观点。中国革命的导师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分析就明显受到马克思中国观的影响,其观点与"冲击-反应"论亦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似。但在近现代中国革命任务的问题上,毛泽东却在当时苏联的影响下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使他的革命论与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世界历史理论与东方社会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并影响了建国后的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革命包括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两个阶段,社会革命阶段也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为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准备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由于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关于过渡时期理论认识上存在偏差,结果导致过渡过急、过快,过渡时间过短,“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实质论"即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新式农民革命、农民战争,是其新民主主义革命观中一独具特色的思想.这一思想不仅是毛泽东一贯的思想,也是其对传统农民革命的继承和发展.新式农民革命、农民战争与旧式农民革命、农民战争的联系与区别是:首先发生在原因上,二者的相同之处都是反剥削、反压迫;不同的是新式农民革命、农民战争除了反封建主义之外,还要反帝国主义的压迫.此外,阶级阵营不同;理论武器也不同.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农民观,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苦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农村实际创造性结合起来的产物,对于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自觉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毛泽东的劳动法思想卢文毛泽东的劳动法思想是毛泽东把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在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他一生反复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他认为:整个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7.
在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研究中出现了若干争论。其中,马克思所说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的主体是俄国社会;俄国十月革命是对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证实;列宁对俄国苏维埃的社会主义探索、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等,是不可否认的。因此,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对东方后发展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对中国国情进行系统梳理、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革命的基本依据是认清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友我;中国革命的关键问题是准确把握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情观体现了深厚的方法论蕴含,为当前制定方针政策指出了国情依据;为解决社会现实矛盾指明了理论依据;为科学认识国情提供了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9.
青年毛泽东的历史观受着中西文化和特殊历史时代的影响,明显带有青涩的痕迹。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毛泽东接触的思想理论逐渐让他的历史观转向成熟,在先进的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他的思想逐渐系统化,实现了由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由英雄史观向人民史观、由改良史观向革命史观、由狭隘的历史观向大历史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的人才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在长期的中国革命的过程中,经由党的集体智慧的探索,革命群众的实践而产生的,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对中国传统的古老文明撞击和革命性改造的结晶。毛泽东人才理论和实践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具体化和实践化、时代化和系统化了;毛泽东的人才理论与实践,同时也探索了社会主义变革时代的人才问题,为马克思主义的人才理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一、给毛泽东的人才理论与实践一个科学的历史定位。为了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人才理论实践对马克思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影响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两个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后,毛泽东逐步放弃了自己提出的在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设想。于光远《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一书对此进行了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影响毛泽东这样做还应有另外两个因素,一是苏联、东欧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在理论上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2.
论毛泽东廉政思想的来源与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廉政思想的来源有三个方面 :马克思、列宁保廉防腐惩腐的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廉政文化 ,是毛泽东廉政思想的理论来源 ;正反历史经验 ,是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历史根据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生动实践 ,是毛泽东廉政思想的现实根据。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内涵主要体现在 :确定了厉行廉洁政治的根本宗旨 ;提出了保廉防腐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指出了廉政建设的主要内容 ;构建了厉行廉洁政治的保障体系和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四个方面,即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目的是为了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代表群众、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依靠群众,深刻而具体地综述了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中的群众观点,正是由于毛泽东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宣传、组织群众、依靠群众、代表群众、发动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从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知识分子观,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们进一步探究毛泽东的知识分子观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15.
半个多世纪前,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驻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经历艰难困苦的严峻考验,卓越地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倡导、全党共同培育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相结合而培育的伟大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6.
关于毛泽东经济思想的新概括童年成毛泽东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高度抽象的方法来概括毛泽东经济思想,内容包括:第一,阶级利益论。指毛泽东同志通过对经济利益的分析,划分出阶级,然...  相似文献   

17.
试论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伴随了毛泽东的整个政治生涯。毛泽东从调查研究中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点 ,从调查研究中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联接点。在中国革命实践中 ,调查研究从一般的工作方法到成熟的理论 ,从自发的个别人的工作方式到全党自觉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经历了在实践中萌发 ,又在实践———理论———实践的交替作用中发展的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 ,内涵极为丰富 ,其精髓是坚持实事求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 ,坚持和发展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 ,对全党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工人阶级观,是指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的地位、作用、历史任务的思想理论观点。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工人阶级观,是其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基础理论之一。研究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工人阶级观、对于在理论上正确把握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在实践上更好地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政治方针,都有着重要意义。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工人阶级观,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酝酿准备、理论形成、理论用于实践并进一步发展三个时期,本文试从这方面谈些粗见。  相似文献   

19.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民主问题。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主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民主理论及其体系,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共产党民主建设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20.
杜亚泉是"五四"文化论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因为主张"文化调和论"而被视为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学界对杜亚泉的关注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他与陈独秀的文化论战或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上,即主要是他的文化观。对于他的政治思想,却少有论述。杜亚泉理性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他的国家观、政治革命观、共和政体观和理性的政治思维。从杜亚泉对国家的分析,对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区分,可以得出杜亚泉是一个理性的、现实的政治思想家,他的政治革命与共和政治思想以及理性的政治思维,对我们今天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仍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