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基于对财产权性质认识的转变和宪政理念中对国家职能认识的转变 ,各国宪法均规定了对财产的征收、征用制度。各国财产征收、征用的宪法规范在征收、征用制度的目的、程序、补偿三个方面均有差别 ,我国宪法修正案第 2 0条、第 2 2条符合法治国家的基本宪政要求 ,但“公共利益”的界定、补偿标准的公正把握还有耐于具体部门法规范的细化和司法实践正确操作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分析西方财产征用制度宪法地位的确立及发展入手 ,分析了我国财产征用制度宪法地位的现状及原因 ,提出在批判吸取西方征用理论的基础上 ,赋予我国财产征用制度以应有的宪法地位。  相似文献   

3.
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征收、征用补偿条款,规定了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要给予补偿,这将对保护公民的财产权产生重要影响。虽然现行法律中没有明确的警察征收、征用制度,但我国警察征用一直是个客观存在的社会实践,因此,在完善宪法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时,研究警察行政法中的警察征用法律制度有着独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非国有财产征收立法问题的若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非国有财产征收法》,是落实宪法和物权法关于征收征用的立法宗旨,切实保护非国有财产尤其是私有财产的必要措施。立法的旨意在于严格限制国家对非国有财产征收的权力,其要点包括明确国家在征收和补偿中的主体地位,防止国家将补偿义务转嫁给他人;公共利益具体化;限制公益征收条款的适用;建立合理的补偿制度;健全财产征收的程序;设立索还权制度,发生征而不用或征而他用时,被征收人有索回被征收财产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我国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制度在2004年宪法修正文本中得以确立,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厘清了我国行政征收、征用的内涵以及二者的共性与差异、构成要件、基本原则,分析当前我国行政征收、征用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完善的补偿和救济途径,从而达到对公权力的控制和对私权利保障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6.
集体所有土地征收、征用的价值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国家对集体土地的征收、征用,是国家的强制行为,与国家权力密切相关,属于行政行为,但是征收、征用过程还涉及民事行为和经济监督行为,征收、征用法律性质的这种复杂性决定了征收、征用现象成为中国目前建立和谐社会的热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土地征收、征用制度和规范设置的价值基础,以达到正当、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7.
物权法不宜规定征收、征用制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征收、征用权虽然是一种超越私权的独立权力,但在现代社会,法律确认或规定征收制度的意旨不在于强调此权力的合理性,而在于如何限制其对私人财产权所可能造成的剥夺与限制。世界各国因此在以宪法对征收加以确认之同时,多制定系统的征收征用法。将与物权法规范异质的征收制度规定进物权法,既会加剧我国征收征用制度的混乱,又会破坏物权法的纯洁性、科学性,同时也可能降低人们对限制征收征用权之必要性的认识。应加紧制定系统的征收征用法。  相似文献   

8.
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明确提出了"征用"、"征收"等概念,对我国公民财产权保障体系将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对"征用"、"征收"概念缺乏统一的理解和界定,实践中对"征用"、"征收"概念的使用还处于较为混乱的状况,应致力于征用、征收制度的立法及完善.  相似文献   

9.
我国《物权法》中关于“公共利益”的表述是个抽象概念。为避免政府以“公共利益”为借口随意征收、征用公民的私人财产,侵害公民的财产权利,《物权法》应对征收、征用行为做出进一步规范,使其不致滥用,以保护公民合法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法治化的进程中,尤其是在我国民法典物权法制定的过程中,征收征用作为一种非依民事法律行为而导致的不动产物权变更制度,在人们普遍关注的保护私人财产权的问题中成为焦点之一.土地征收作为一项依靠行政权力强制取得相对人的房地产财产的制度,在各国的法律制度中都有体现,在我国房地产征收的对象有房、地及房地三种形式,对集体土地的征收表现为土地征收,而在城市国有土地上的征收多表现为房屋拆迁(房屋拆迁属于土地征收性质).本文以房屋拆迁这种征收的形式为例展开论述,对征收征用的几个问题作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民用资源征用客体研究的核心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即"征谁的"和"征什么",前者明确征用范围,后者明确征用种类。民用资源征用客体的范围应排除军事机关的资源,国家机关的资源应区分征用情况对待,外国企业和外国人的资源属于资源征用范围。民用资源征用种类建议在立法上可以表述为五大类,个人劳务属于其中一类。此外,立法中应完善预期物资的征用和免除民用资源征用的种类。  相似文献   

12.
因人民政府征收决定而发生的物权变动属于非基于法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在人民政府征收决定生效时,物权就发生了变动,这是法律的特别规定,无需登记,与通常情况下的物权变动不同。但法律并未明确征收决定的生效时间,而征收决定生效时间的确定,对于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探究征收的性质,进而分析征收决定的生效时间,最后得出结论,征收决定是在公告时生效。  相似文献   

13.
浅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形势下环境因素、技术要求、社会心理系统以及战略目标等对城市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取向 ,主要是在职能体系上必须体现出合理性 ,在组织机构的数量上要体现出精简性 ,在操作运用上要体现出弹性原则 ,在信息的收集、整理及运用结构上 ,应该呈现网络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消防行政征用补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防行政征用补偿是指消防行政补偿主体因合法征用给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特别损失,而由国家对其损失进行补救的行为。现行法律法规为其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缺乏操作性。系统的消防行政征用法律制度应当包括补偿义务机关和补偿请求人、补偿的范围、补偿的程序、补偿的方式和标准、补偿的费用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了我国后期征地改革方向,即逐步缩小征地范围,以渐进的方式确立农民在征地过程中的利益地位。本文在回顾我国征地制度发展历程,分析《决定》对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影响的基础上,从基层工作实践出发,初步探讨了此项制度改革在实践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法律对民用资源征用主体的规定不一致,在学术上也存在不同理解。需要正确区分征用主体与征用权主体;明确主体行使的征用权具有军事权和行政权的二元属性;肯定军队在特殊情况下具有一定的民用资源征用权。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中农地征用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工作在“征地依据”、“农地产权”、“农民利益”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现行征地情况可能会产生“工农剪刀差”后农民的第二次不平等,应尽快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明晰集体土地产权、建立土地流转机制,从而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土地征用存在诸如土地征用权滥用 ,征用程序不严格、不民主 ,征地补偿范围过窄、标准过低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思路 ,具体提出了七点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地征收范围和补偿机制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利益性、补偿性是土地征收制度最重要的特征。要借鉴国外一般做法,严格界定我国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性外延,建立土地征收的合理补偿机制和分配机制,规范土地征收主体,推进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0.
土地征用与土地征收之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征收是国家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 ,按照法定程序 ,强制性取得他人的土地所有权。至于国家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亦可使用他人的土地 ,待使用完毕后 ,仍将土地归还所有人或使用人 ,事件的紧急与否并不影响其的适用。在设计国家基于非公共利益需要土地的土地征购制度时 ,应注意使失地的农民生活得到保障 ,同时 ,因在我国土地的所有权分为国有和集体所有 ,为了充分保护农民的利益 ,应赋予土地征收的性质为民事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