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于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在“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尤其是要“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承包土地使用权的依法合理流转,坚决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是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不依法、不自愿、强行流转和自发流转的现象,应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明确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和性质,依法、自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强调主要在农户间进行,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1978年以来,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创新一直没有停止过,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农户替代生产队与合作组织替代农户并存的双层经营体制。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绩效为论证制度为什么重要贡献了经验证据。本文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截取土地家庭承包制、土地流转制度、土地股份合作制等三个断面展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的概貌。文献研究表明:(1)不论土地国有化、私有化还是集体所有完善论,一致认为明晰土地产权是前提,但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赋予农民长久不变并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更符合中国经济渐进转轨的路径依赖要求。(2)生存危机和自发演进为土地家庭承包制变迁和创新为什么会发生提供了生动的经济学解释,而博弈、政治参与及意愿等为土地家庭承包制如何变迁与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经济学解释,但应注意土地制度呈现地区差异性与多样化创新的同时,也存在地权不稳定性及福利保障化锁定等问题。(3)土地承包权流转和土地调整是边际意义上的制度变迁,有或多或少的效率和公平的双重作用。以土地流转为中介形成的土地股份合作,是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稳定和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而出现的合作组织替代农户的制度与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4.
认真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特别是土地政策,加强对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领导.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规模经营是我国自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确立以后.一直被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准确认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势和发展趋势.正确理解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之间的关系,强化政府服务职能.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发展规模经营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文章通过对都江堰市土地流转情况、做法、成效进行的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加快都江堰市土地有序有规模的健康流转,推进和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延边州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扩大专业农场规模,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尽快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建设土地流转交易平台,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金融机构要加大土地流转支持力度;创新经营理念,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6.
关于金堂县在统筹城乡建设中土地流转的调查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堂是一个山丘坝兼有的农业大县,全县共有土地173.34万亩,有较好的土地开发整理后备资源。从2005年开始,金堂县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土地流转集中规模化、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土地经营业主多元化“三化”模式,把土地化零为整,推动土地规模流转经营,有效地防止了农户弃耕荒芜土地;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升级为新时代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若干重点问题。本文指出:农村土地的二元产权结构符合现代社会财产归属和财产利用相分离的普遍现象和内在规律,具有时代生命力,新时代农村产权制度必须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土地承包经营。本文分析了现行农村产权制度需要改革的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强化农村集体组织成员权以改变目前较为普遍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弱化和虚化,即确认农户的成员权、扩大集体经济组织决定集体土地事务的范围和自主权、农户家庭承包权与土地经营权分离后回归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议在土地征用、农民集体组织收益权、流转土地上的特殊权益上逐步落实农民的土地权益,即严格限制土地征用范围和改革现行征地的方式和标准、农民集体组织自主决定农户家庭承包权有无对价和有权分享土地征用收入与流转收益、流转土地不被强制执行和农户有权基于生存需求收回流转土地。本文认为,农村土地价值是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国家立法机关应在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基础上兴利除弊构建新时代农业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8.
课题组通过对全市范围内土地流转的现状调研分析,寻找制约土地流转制度效益发挥的瓶颈弊端,探索符合农民需要和农村发展实际的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方式、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途径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益做法,从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发展权益入手,进一步从制度体系、配套政策等方面规范土地流转环节,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土地流转制度所带来的实惠。  相似文献   

9.
信托公司参与的农村土地信托流转,存在对信托财产认识不一且无法实际转移给受托人,委托人和受益人的设计不利于保护农民利益,土地用途存在一定的非粮化倾向等问题。应明确土地信托流转符合国家农村总体规划,明确可为信托财产的土地权利,委托人及受益人以农户为主,完善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等,以发挥信托制度在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无论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还是2014年的农村一号文件的发布,都强调赋予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同时,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离不开土地流转,土地的有序流转是我国农业走向集约化的重要前提。土地流转信托是土地流转的新形式。我国土地信托关系既要有传统信托关系的特点,同时也要兼顾国情,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的土地流转信托体系。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流转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政策层面积极探索土地的流转。土地流转相关法律的不健全,已经严重阻碍了当前土地流转的进一步发展。在分析土地流转面临的法律障碍及其影响的基础上,指出应在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国家立法、修改现行法律中的有关条款、加强土地流转的配套法规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建设。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从经济上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政治上推行村民自治,使乡村经济和基层民主获得跨越式发展,但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巨大动力释放完之后,未被打破的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土地制度日趋成为农村生产力发展和村民自治的桎梏,造成了村庄治理、农村发展的内卷化。为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乡村民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出台允许土地流转和发展村民自治的政策。笔者试图以土地流转的视角,通过对山西省N村实地土地流转的情况和村民委员会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分析,来阐述土地流转给村民自治正常运转和权威的建立带来契机和挑战,为村庄治理者如何实施土地流转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困境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流转制度在我国农村形成了"三类人群":失地农民、农民工、农业劳动者,这"三类人群"是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特有约束。破解土地流转背景下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困境,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利益,是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笔者在肯定土地流转制度有效的前提下,借鉴经济学中对弹性的分析思路,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土地流转制度下社会保障涉及的三大人群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弹性和供需缺口,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设计出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和谐三角"。  相似文献   

14.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农村产权流转改革的必要组成部分,具有现实需求与可行性。但目前我国法律对其有着相当程度的限制.实践试点中也集中反映出目前法律制度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支持不足的问题。建议在立法上修改不必要的限制,同时通过修改相关法律规定、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引进专业中介机构服务、出台金融扶持政策等多种渠道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通过股份合作制实现的土地规模经营,是建立在农村土地市场流转机制的基础上,是农村土地多种市场流转机制中较好的一种形式;它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而不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否定;它把实物形态的土地均包转变为价值形态的土地均包,仍然坚持了地权均等原则,从而把维护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和土地规模经营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它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符合我国农村土地基本制度和农村的实际情况,具有生命力。本文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地股份合作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土地制度改革精神,正确解读是基础。当前关于三中全会《决定》土地制度改革理解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期限、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及宅基地流转四个方面。土地承包经营关系的长久不变就是指土地承包期的长久不变,但不是永久不变;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指对承包经营权本身的抵押,而不是经营权抵押,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立需要进一步探讨法律实现途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范围应结合征地制度改革等动态把握;宅基地流转需要通过试点慎重、稳妥推进,但不应谨小慎微。  相似文献   

17.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问题新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问题应全面准确地解读 :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就是赋予土地承包经营人独立的处分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不是保留承包权只流转经营权 ,而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值得进一步探讨 ,土地所有人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避免“两权分离”的局限和不足,充分发挥“三权分置”提升农地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农地权利财产化,保障农民权益的最优作用,新《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新颁行的民法典为“三权分置”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障,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土地经营权的引入是构筑农村土地“三权”的关键的步骤,土地经营权的性质从立法过程、法规层面和体系逻辑看,都应归属于物权。土地经营权的再流转、融资担保受到“承包方书面同意”的法律限制,体现了“三权分置”制度对农民意愿的尊重。土地承包权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剥离土地经营权后的剩余财产“权利束”,对农民权益具有兜底保障效能。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条件,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切入点,更是解决丘区农业县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关键。井研县从8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的20多年土地流转发展过程中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但丘区农业县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要加快土地流转,应该加大对土地流转的引导、规划、示范,大力改善丘区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建立激励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加快建立土地流转的风险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断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也在不断加速,但是,由于流转中各种制度约束的存在,使得农村土地流转进展缓慢。就目前来说,农村土地流转的制度约束,既有土地产权制度约束,又有法律制度、征地制度约束,还有社会保障制度约束。分析我国土地流转中的制约因素,可以为我国土地流转中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