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需要的产生问题是需要理论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之一。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不仅影响对需要的本质、需要的评价和需要的实现等问题的研究,而且关系着需要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倾向。通过考察需要产生的过程,认为自然因素是需要产生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的需要也在自然界的延续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
异化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概念和中心范畴。现在人们对异化的使用已经扩展到许多领域,很多与现实相异的事物和现象都被冠之以异化,"自然异化"的说法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纵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全书,马克思虽论述过"人的异化"、"劳动异化"等,却未见其对"自然异化"的明确表述。那么,"自然异化"的说法能否成立?换言之,我们能否像使用"劳动异化"一样,直接使用"自然异化"?这是一个首先需要讨论的问题。只有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与"自然异化"相关的一切讨论才有实质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4.
5.
契约理论是关于国家(城邦)起源的重要理论。古希腊智者学派在自然与约定的争论中表达了早期的契约理论,将自然本性和人性完善作为契约的基础,对人、社会、自然做出了界定,同时也抬升了人的地位。近代霍布斯、洛克以自然状态为社会契约论的逻辑起点,以人性的欲望至上性为基础,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削弱了自然和人的本性力量。通过古代与近代契约理论的界分,领悟到人的真正发展是自身发展和自然的复活,是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社会,生态危机日益严重,自然异化逐渐发展。为此,我们需要反思。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们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关注生态危机问题,提出了自然异化理论,从科学技术的滥用、异化消费的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及生产方式的存在等方面分析其成因,并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主张,其理论构成了早期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为西方国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对于当今社会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然内在价值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是价值的唯一主体,自然的内在价值是相对于人类而言,是人类显现、设定和建构的产物,是一种“拟价值”。关于自然内在价值的争论,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在浅层意义上讨论的是不同的问题,深层的追问,二者都是围绕人类生存这个根本问题展开的,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二者可以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阐述了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一理念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正确的价值导向。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家生态和谐观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这些思想与当今生态文明理念不同程度相契合。从道家生态和谐观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相契合的角度加以分析,有助于加深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丰富的自然资源或野生动物凡是在非个人所拥有的土地上,因国土的开发而遭到破坏的时候,可通过代理人向法院提起诉讼,从中要求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这并不足以为奇。本文通过对“自然的权利”在日本的首例判决的评析,就自然权利诉讼的可能性和“自然的权利”的法律性作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试论自然债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债务起源于罗马法 ,现行的各国民法 (如德、法、意、日等 )也都有相关自然债务的立法。我国对于自然债务的规定范围较窄 ,而且我国民法无自然债务的原则性规定。文章论述了自然债务的演进及嬗变 ,分析了自然债务的定义和本质 ,并提出了完善我国自然债务立法的建议。建议参照国际经济将自然债务定位在以履行道德义务为目的的给付 ,并认为可以具体规定一些能上升为自然债务的道德义务  相似文献   

11.
自然垄断是垄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可以得到反垄断的豁免,因此对自然垄断企业的规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借助经济学的相关概念来阐释我国自然垄断企业的独特特点。介绍了我国自然垄断企业规制现状及问题,结合西方国家对自然垄断企业规制的有效经验,提出了可供我国借鉴的方面。并从法律的角度思考自然垄断企业规制的相关问题,提出立法建议以期完善我国自然垄断企业的法律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法总则》诉讼时效也适用于未经登记的动产的返还请求权,时效期间届满经提出抗辩后,存在原返还义务人自愿履行的情况,而此时自然债并不适宜用来概括此种情形,由此有提出自然物权的必要。自然物权与自然债一并构成民法上特殊的自然权利义务关系。对自然物权不应赋予更多的法律效力,自然物权状态下围绕该物应存在相应的法律物权,二者处于并立关系,但并不违背"一物一权"法理。自然物权弥补了理论不足,体现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张力,在民事关系的调整中实现了道德与法律作用的完美融合,彰显了民法治理社会关系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性自然资源立法因其特有的填补、协调、指导、促进等功能而成为完善自然资源法律体系不可替代的最佳选择.特定调整对象的客观存在以及与相关法律的密切关系构成了综合性自然资源立法的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笔者进行了综合性自然资源法的框架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之间虽有对立的一面,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两者之间愈加明显地趋于统一:人生活在自然的整体之中,同时人又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改造着自然,使自然人化。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达到高度的统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正确理解这一关系,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相似文献   

15.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它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观念之上,通过"道"的范畴体现出来的.中国道家生态伦理思想由核心思想--"物无贵贱"的万物平等自然观,以及由此自然观出发的"自然无为"的原则和"知止"、"知足"的具体要求组成基本框架.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遵循天地循环所造成的自然界的和谐秩序,平等地对待生物,以此实现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思想都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它作为人类今日克服生态环境危机的思想资源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由于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及其启蒙思想的激发,使得人们对自然的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新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在这一时期取代了以往的希腊科学。这场科学革命使得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对近代科学进行了反思,从而使得近代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呈现出了新面貌。他们不仅吸收了近代科学知识而且也使哲学及其神学形成了形而上学上的范式。  相似文献   

18.
斯多亚伦理学思想的根本之点是自然和理性。但这两点常常被常识所误解:斯多亚派所说的自然是无根据的弹性和灵活;斯多亚式的理性之人是冷漠无情之人。本文拟对斯多亚重新读解,以免于对其从于流俗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自然无为"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观念。"自然"是指事物所拥有的一种状态,"无为"则是指对待事物时的一种心态。本文从"自然"和"无为"两方面入手,论述老子的这一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手稿》中的文化思想所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特质,使其区分了以往的一切文化史观,在文化理论的发展史上具有凿空拓荒的意义,是历史唯物主义文化理论的诞生地和秘密。深入解读经典著作,领会马克思文化理论的内涵,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