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教育方针的大是大非问题。通过对湖北省13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的抽样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目前高校信教学生比例不高,但绝对数不少,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生在宗教信仰上具有继承性、盲目性、功利性等特点;大学生信仰宗教受社会、家庭、教育、自身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校在应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时,应深刻认识学生信仰宗教问题的本质,采取建立高校宗教管理工作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思政队伍建设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大学生宗教信仰看高校宗教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信教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表现为信教学生数逐年增多。选择基督教的人数增长较快。多数有宗教倾向的大学生,不遵从严格的宗教仪式,具有较大的可变性。造成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还有高校教育不够的原因。针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辽宁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统计分析结果,归蚋出目前高校大学生倾向信教人数比例偏高、信教原因多是出于精神需求、信教具有盲从性、对待信仰者态度比较宽容、接触宗教的渠道多样化、对于信仰问题出现错误认识等现状;并从大学生自身、家庭、社会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范围内传统宗教的复兴和新宗教的兴起,以及"宗教热"在我国国内呈现出的上升趋势,大学生信教现象正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之一。只有在搞清楚究竟"什么是宗教,怎样认识宗教"这个首要问题,以及"当代大学生为什么会信仰宗教"这个关键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从教育上去认识和解决现阶段大学生信教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信教大学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高校学生信教人数不断增加,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大学生信仰宗教有其内在、外部原因,但高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地方,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宗教渗透在高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高校应该重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加强主流价值观教育,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营造校园文化等。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信仰已成为在校大学生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和信仰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身心成长产生一定影响。继承家庭信仰传统是大部分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主要动机,很多大学生在信教之后,对社会体现出乐观、包容的态度,在意志力和自制力方面有所进展。但有的学生信徒因过分倚重教义,在人生观上产生了宿命论思想,把社会进步的希望寄托于宗教的传播,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片面、简单等。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尊重、关怀与管理并进的原则,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尽管传教现象在大学校园已经较为普遍,但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传教行为有较强的抵抗力和辨别力。绝大部分大学生没有涉猎过宗教典籍,没有参加过宗教活动,对宗教知识的兴趣程度不高,参加宗教活动的意愿不强,由此表明绝大部分大学生较少受到宗教的影响。共产主义是大学生精神信仰的主流,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图景呈现出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格局。宗教并未放弃争取大学生,对此要加大对高校传教现象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和宗教观的教育,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积极教育引导有信教倾向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武汉市八所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认知态度等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较为模糊和片面,不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宗教信仰;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宗教所具有的作用认识不清,体现出一种较为矛盾复杂的心态;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大学生信教持较为宽容、理性的中立态度;近八成(78.5%)大学生对高校是否应该支持传教持模糊、错误的认识,不了解"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政策;超过六成(63.7%)的大学生对共产党员是否可以信教认识模糊甚至错误。  相似文献   

9.
宗教与社会相适应是历史的必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也是完全可能的。我们应多从正面把握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信仰方面,积极引导宗教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之路。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宗教,和谐的宗教也离不开和谐的社会。处理好宗教信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才能促使宗教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宗教对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中信仰中国传统宗教的比例比较高。对福建省高校93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具有比较高的认同;遭遇困境是促使大学生转向信仰宗教的主要动因;传统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呈现出年龄趋小化趋势;大学生信仰传统宗教的程度并不深。新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引导,对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加强新时期宗教工作,是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应当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思想阵地。正确看待信教群众,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出发,对信教群众在信仰上尊重他们,政治上团结他们,实际利益上关心他们;既要用"刚性"手段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制造矛盾的不法活动,又要用"柔性"方法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做好深入细致的引导工作,及时化解宗教领域的不稳定因素,保持宗教和睦和平稳有序、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3.
信教大学生的出现且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对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以及高校统战工作的艰巨性提出了严峻挑战,高校应该从强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经典著作教学、设置与宗教相关的选修课和知识讲座、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工作、积极展开高校统战工作等方面寻求应对措施,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信仰观。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活动与社会联系的日益深入,宗教文化在大学校园中也有一定程度的渗入和传播,信教的大学生人数呈上升趋势。导致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原因既有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等外部因素,也有大学生好奇心强、追求自我实现等内部心理因素。高校一方面应尊重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应采取加强对大学生的无神论教育等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把握当前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课题组以青岛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及特点进行调研分析,针对信教及非信教学生分别制定系统的、可行的引导工作措施,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更细致、更深入做好大学生宗教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能否正确地认识宗教,正确地处理好宗教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实现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各宗教和谐相处、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和谐相处意义重大。应该充分认识和把握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复杂性。要以历史的眼光、辨证的思维,正确看待宗教的社会作用。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去研究宗教问题,去做宗教工作管理,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宗教关系的存在与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并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相交织。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关系,促进宗教关系和谐,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宗教关系,要崇尚和而不同,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依法管理,以法制化、规范化手段保障宗教关系和谐;加强队伍建设,为和谐宗教关系提供人力和组织保证;贯彻以人为本,正确处理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群众的关系;注重方式方法,巩固和发展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8.
宗教关系是否积极健康事关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开展、社会长治久安目标的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指导下,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坚持政教分离原则,促进政教关系和谐;坚持"四个必须",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推进宗教对话,加深交流合作,促进国内不同宗教之间的和谐;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坚决抵御宗教渗透,保持和促进我国宗教和外国宗教的和谐良好局面;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进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做好信教群众工作,引导信教群众正确认识理解宗教的本质;充分发挥宗教在教化群众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宗教的社会整合作用、道德教化作用、心理调适作用、文化促进作用和政治影响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落实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切实维护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引导信教群众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形成做好信教群众工作的社会合力。  相似文献   

20.
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宗教信仰在重庆各高校渐趋火热,部分学生甚至把信仰宗教当作是一种潮流与时尚。通过对重庆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进行实证调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校园文化软实力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出既要利用宗教的合理内核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担当,同时也要规避宗教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消极影响,这有助于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