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习俗型政府信任关系作为一种国家统治的整合机制,表现出使民众对权威和国家单向性、依附性顺从的功用。近代社会,官僚体系下政府运用法制管理社会所形成的工具性思维把政府信任关系纳入政府合法性问题的框架,在委托代理关系下形成契约型政府信任关系。在公共政策多中心执行模式下,多元主体通过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实现合作治理。政府与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信任在合作过程中逐渐增长,促进了合作型政府信任关系的充分发育。  相似文献   

2.
公安工作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密切相关。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当前转型时期社会信任与政府信任面临挑战,社会信任类型、政府信任度、政府信任影响因素等变化对公安机关群众工作产生重要影响,而这一时期信任建构成为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基石。提升公信力是公安机关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核心路径。以信任建构为基础的转型时期公安机关群众工作要在"亲民、合法、服务"理念基础上,完善契约型与合作型信任关系,创新联系群众方式、服务群众机制、工作新路径、思想工作方法及群众参与模式等,通过创新群众工作新路径实现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3.
地方治理与和谐社会具备共同的哲学基础,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然而,地方治理在中国语境下有着特殊的含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长期以来关系不顺、地方政府之间的无序竞争十分严重、公民社会和第三部门发育不成熟等问题的存在,增加了社会的不和谐度,导致了我国地方治理实践的失败甚于成功。我国的地方治理有待在学习、反思和制度的演进过程中不断完善。构建地方政府主导合作型地方治理模式、强化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合作、培育公民社会和第三部门并努力获取其支持、规范地方政府的有序竞争是增进地方治理的有效途径,它们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并指明了前进的路向。  相似文献   

4.
秩序的供给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在分析社会的秩序需求时,会发现政府信任关系与秩序模式之间的关联性。在《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一书中,张康之教授在历史的坐标中把人类以及政府的信任关系划分为习俗型、契约型和合作型,认为在习俗型信任关系的基础上所造就的是权力秩序,在契约型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则造就出了法律秩序,正在成长中的合作型信任关系将成为合作秩序得以确立的基础。习俗型和契约型的政府信任关系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权力秩序、法律秩序反映在各自的社会治理过程中,是以社会隔离的方式去强化社会的异质性的,它们分别反映出了制度的理性危机和道德缺失。合作型政府信任关系将扬弃既往所有的外在秩序追求,为确立一种有机性的、内在于人的和谐秩序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论和谐治理与合作型政府治理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要靠以政府为主导的和谐治理来实现;以政府为主导的和谐治理可称为合作型政府治理模式。合作的时代诉求和现实基础彰显了选择该模式的必要与可行。合作型政府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多元主体,民主决策,法治化管理,市场和社会化服务,责任过程和效能结果。该模式的构建须有宽容态度和发展眼光,需要提高民主法治质量,发展公民社会,建立协商对话机制与合作文化环境,加快行政改革,推进政府转型。  相似文献   

6.
国家与社会的现实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构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在我国社会快速转型和变迁的背景下,构建中国式的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显得更加迫切。文章运用博弈的视角,梳理了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理论发展脉络,提出了变和博弈理念下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中国式政府与社会关系发展的必然。最后,文章总结,在公共服务领域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模式必须通过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信任机制、合作机制,同时,通过一系列制度化的发展才能够得以实现,最终发挥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领域内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的合作情境中,传统的单维度视角无法解释合作双方之间复杂的信任关系。通过对《中国NGO口述史》的文献考察,可以将"信任"与"不信任"作为两个独立维度来考量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信任关系。通过分析发现,"信任"与"不信任"是政府与社会组织间信任关系的共生态,社会组织既接受政府权威,同时质疑政府的部分理念和作风;依赖政府,同时表达独立性的愿景;配合政府的工作,同时制约政府行动;与政府理性交流,同时保持审慎观望。而政府则给予社会组织一定的活动空间,但严格监控其行为;为社会组织提供不同形式的资助,但是条件苛刻甚至口实不一;依靠社会组织展开部分工作,但是态度傲慢甚至任人唯亲。双方的信任关系处于一种矛盾结构:政府对社会组织"低信任/高不信任"共存,而社会组织对政府兼具"高信任/高不信任"。要构建良性的信任关系,制度化是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论第三部门与我国政府行政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第三部门是西方制度文明的产物 ,在我国主要指社会团体、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中介组织等。文章探讨了我国第三部门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功能、我国第三部门与政府行政的关系 ,认定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基本上属于政府主导型 ;分析了当前我国第三部门组织与政府行政关系的错位情况 ,强调只有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相互协调、平等合作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公民社会及其相关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提出,公民社会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与决策提供了一个信任、合作和有效的平台,进而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在此背景下,如何处理环境保护中的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关系,就成为了一个必须探讨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当前环境保护背景中的政府与公民社会研究文献,可以大致归纳为环境保护中的政府,环境保护中的公民社会和环境保护中的政府与公民社会关系三个理路。具体到实践层面,在面对环境问题时,政府环境治理模式应进行由"政府主导型"向"政府-社会合作型"的转型,实现政府与社会在环境保护中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是以合作为基础的,在高度组织化的社会里,合作机制是组织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全球化、科技革命等多种环境的背景下,公共组织已不能再仅仅依靠公共组织的权威来进行社会治理,而是要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组织认同的基础上,强调支持、合作、团结与联动,相互依赖,形成组织之间的合作网络,从而通过组织内部或与其他组织在特定领域的相互支持和合作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本文首先分析当前公共组织面临的环境变化和挑战,进而反思了应对这种挑战的组织特点,最后得出公共组织应该呈现的未来形态——合作型组织。  相似文献   

11.
风险社会理论是西方学者基于对现代化、全球化引发的威胁力量作出的反思。“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使风险社会责任认定陷入困境,同时也对传统的风险治理模式形成挑战。在现代社会,单一的治理机制无法有效应对全球化时代的风险,整合政府、市场以及公民社会三大治理机制,构建多元参与和责任分担的合作治理成为一种路径选择。作为复杂性简化的一种有效形式,现代信任关系为合作治理的可持续性运转提供了机制依托。政府信任在整个社会信任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同时也是影响合作治理的重要变量,需引起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呈现复杂化、多样化,从而促使我国各方面的社会矛盾开始暴露出来.我国进入了高危险的社会,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必然导致某些社会矛盾的突显.社会矛盾爆发的频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政府传统的单干机制不可能应对这些社会矛盾,这就需要政府与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协作来解决所面对的问题.而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第三部门,是民间的一种力量.如果政府能够重视并协调与第三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协作机制,在解决社会各种问题中第三部门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第三部门是指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部门组织。第三部门的发展有效促进了民主行政的建立,使服务理念成为政府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使承担公共管理职能的主体多元化,促进了政府与民众的沟通合作,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软实力"的视角就当前地方治理理论研究下我国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地方政府软实力的缺失,并提出系统提升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建议:培育地方特色文化体系和政府服务性公共理性,强化地方危机管理能力和加强与第三部门和公民的合作,并不断加强对外宣传,扩大与国外地方政府、社会团体的交流与合作。以期通过软实力的构建,提升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的治理能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软实力"理论视角下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软实力"的视角就当前地方治理理论研究下我国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地方政府软实力的缺失,并提出系统提升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建议:培育地方特色文化体系和政府服务性公共理性,强化地方危机管理能力和加强与第三部门和公民的合作,并不断加强对外宣传,扩大与国外地方政府、社会团体的交流与合作。以期通过软实力的构建,提升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的治理能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政府信任媒介主要包括日常话语、接触、民众参与和文化符号.它们分别通过代表正向效应的“街谈巷议”和代表负向效应的“流言蜚语”两种方式,旁观-过渡-决策三种类型、认知-情感-态度-评价四种政治文化,来建构和影响村民与乡镇政府之间的信任.为了使政府信任媒介能够对政府信任发挥正能量的作用,我们的制度系统应该建立三种信任获得机制:一是乡镇政府信任的压力机制;二是乡镇政府信任的动力机制,三是乡镇政府信任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点播影院规范化发展需要在健全的社会规范以及社会信任心理基础上,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协作治理,因而符合社会资本经典定义。通过分析点播影院治安治理中社会资本流失原因,进而以社会资本传统分析框架为指引,构建健全社会规范指引下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并发展主体间信任与合作关系,以期统筹、整合、调动可能的资源,全方位、多手段保障点播影院规范化发展,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相似文献   

18.
提高政府公信力是全世界都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社会治理职能,重塑政府形象,营造政府和公众共同治理社会的和谐局面。本文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认为以信任、合作、规范、社会参与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资本能够有助于形成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针对政府公信力的研究现状,利用社会资本理论提出相应的对策,构建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持久的信任关系和互惠网络。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人类历史的宏观视野之解析表明,历史坐标中的信任包括"习俗型信任"、"契约型信任"和"合作型信任"三种类型.立足实证层面的考察显示,三种信任类型在中国大陆被调研的社区中呈现出同生共存的历史生态和非均衡发展的格局.指向未来的理性审视昭示,合作型信任乃后工业社会之理想的信任类型,其对发展基层民主和促进社区良好治理均存有迫切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我国第三部门的发展是政府与全体公民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桥梁,同时第三部门为广大公民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提供了活动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