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上权制度是人类社会为解决土地的所有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充分利用非农业用地的法律形式,是现代成文法国家不可或缺的一项物权制度.如果说地上权在罗马时期只是一个雏形,在<德国民法典>颁布之后,经过德国民法学家广泛深入研究和立法上对现实生活的及时反映,地上权则逐步演变为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法律制度,对后世地上权立法产生了"标本性"影响,对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和民法典的制定有着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建立大一统的地上权概念和体系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目前正在起草的《物权法草案》中,在多处规定了同一性质的土地权利,这些土地权利都是地上权的性质。为此,民法应当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地上权概念,使之能够涵盖所有性质上属于地上权的土地权利,并在地上权的概念之下进行类型化,这样就会使我国的土地权利制度变得更为系统,便于掌握和适用,同时也便于在国际上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3.
地上权期限届满的法律规范模式主要有德国模式和日本模式,这两种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对地上物与土地关系所持的理念不同。我国传统上视地上物(主要是建筑物)和土地为个别独立之不动产,且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故立法设计上宜参考日本模式,赋予地上权人续期请求权和购买请求权。  相似文献   

4.
地上权是存在于他人土地所有权之上的权利,宅基地使用权是存在于权利人作为其成员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上的权利,由此导致两者在权利构造上存在重大差异,因此不宜用地上权制度来整合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宅基地使用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用益物权制度.关于该项权利的性质,学界的主流观点是宅基地使用权属于地上权.如果把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性质界定为地上权,将不得不在该制度内部创设许多例外,这样就破坏了地上权制度本身的完整性.相较于地上权而言,宅基地使用权在立法目的、权利的构成等方面更接近于人役权,可以借鉴大陆法系上的人役权中的用益权理论.完善我国宅基地使用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土地权利制度发展之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权利设置在土地法律制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一块土地,虽然其物质实体只有一个,但其上的权利可以有多种,且多种权利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权利群。从我国土地权利配置的现状来看,土地权利的重心在于静态土地权利和平面土地权利的规范,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动态土地权利和立体土地权利配置的重要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土地权利制度的发展动向应当是科学配置土地发展权和地下空间权。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土地制度变革已经从所有为重心的私有化转向利用为中心的市场化。在土地利用的二元体系下,俄罗斯法大幅缩限了终生继承占有权、土地永久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适用范围,建立以土地租赁权为中心的土地使用制度,这是一种适合在大国且土地市场不完善的社会中实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和流转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现行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我国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集体土地所有制度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并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虚位和错位,是其中导致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构建和谐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应从立法、司法等各个方面促进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制度形态和特定地区、特定时期形成的社会结构及乡村治理模式有关。珠三角地区土地制度的主要特征是集体作为土地市场的一级主体,政府征地权力缩小到公益性建设用地范围内。这种土地制度形态源于珠三角农村工业化的特殊路径和地利分配方式催生的土地分利集团和与之匹配的以集体经济发展为核心的乡村治理模式,由此造成的最大问题在于把土地利用的经济问题转化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博弈问题,形成了城市扩张和土地集体所有之间的巨大矛盾。应当通过对珠三角地区土地制度改革逻辑和问题的分析,为全国性的土地制度改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其产出效能的发挥决定于土地制度的设计与安排;现行农地制度即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提高了农民生产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促进了新技术在农业生产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效能,并为其它产业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为我国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充裕的人力资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条件的变迁,其缺陷越来越多,负作用也越来越大;为了克服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和减少现行土地制度的负作用,本文提出了通过土地证券化和一些配套政策措施予以化解。  相似文献   

11.
我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流转制度的建立,将集体建设用地纳入土地一级市场,充分发挥土地的资源性作用,对于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项制度的建立,必然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项制度的建立需要以相关配套制度为依托,我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流转制度的建立需要以相关经济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经历了一系列变迁,形成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而土地经营权归农户家庭所有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一个城市化急剧扩张的时期。这一时期,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出来,日益成为我们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农村土地政策进行了新的论述,既体现了土地政策的稳定性,又为解决当前矛盾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既具继承性又具创新性,是我国农村土地权利机制变迁中的一项突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生存权与发展权这两个首要的基本人权为逻辑起点,通过对两个首要的基本的人权与农民土地财产权关系之辨析揭示出我国当前农民土地财产权立法现状与人权保障的深刻矛盾,并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民土地财产权体系之重构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女性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权益是农民的主要权利之一,也是衡量农村男女两性权利平等程度的主要标志。我国女性农民土地权益的保障现状不尽如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男权社会的遗毒和民间法对国家法保护女性土地权益的扭曲。纠正这种现象,需要强化女性土地权益平等的观念,健全女性土地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引导民间法走向性别公平与公正,优化土地资源平等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用权利范式去思考农民工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城乡的不平等对立导致农民被限定在土地上,农民的平等权利实际上受到了侵害。当农民进入城市以后,农民工的权利集体失语已成常态。但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已经出现了权利意识觉醒,农民工的权利抗争意识与日俱增。政府意识到了保护农民工权利的重大责任,而且也努力用法律推进,保护制度正义。农民工作为一个新的权利阶层在崛起。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宪法的公民社会权利条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应该及时修改。把市场条件下必备,各国宪法常常加以规定,我国部门法中已经规定的公民权利写进宪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宪法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日益推进,政府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大量征收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过程中,政府充当主体,从农村集体组织处低价征得土地,然后高价转让或以拍卖的方式,获取高额的土地差价。而以该土地为生的农民只能获得一次性的底额补偿,其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群体上访、暴力抵抗拆迁、生活困难等。因此,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已经难以协调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形势下农民、集体、政府之间的矛盾。那么,如何在完善现有制度的基础上确保农民权益不受侵害,并且使政府与农民达到双赢的状态,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乡土中国”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社会事实。土地问题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起点,也是深化改革的关键着力点。优化地权配置,通过土地流转提高农地利用效率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从地权配置角度切入,剖析乡村振兴与农地流转之间的内生关系,探究了当前农地流转的成绩、不足以及困境,以图耦合地、人、业、钱等要素的关系。为推进农地流转体制机制创新,应当加快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网络化的农地流转市场并充分监管农地用途,合理界定相关权利主体及其行为边界,激活土地的多层次权能,促进现代农业与小农户有机衔接,同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农地流转的后顾之忧,殷实农民获得感。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为一项独立征收客体,获得征收补偿提供正当性理论基础,然而现行的农地征收补偿制度构造的理念是建立在债权性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基础上,忽视对失地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单独进行相应的补偿,这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产生了严重的偏差,并受其强烈冲击引发了现行农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缺憾,亟须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征收补偿进行制度化构建.  相似文献   

20.
民法的基本制度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形成的内在法权要求的法律体现 ,是市民社会成员交往的普遍规则。民法典创制必当从认知应有权利这一科学的权利确认起点开始。现代市场经济中生存着广泛的应有权利。我们应当始终坚持“权利本位” ,吸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不断阐发的法权要求 ,构建全新的民事法律制度。民法典创制结构和模式应有利于确认市民社会的应有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