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民法理论将生命权归属于人身权的范畴,认为生命权侵权是精神损害赔偿的主要依据之一,然而,自然人生命权遭受侵害即为死亡,就不再具有民事主体地位,由此产生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依法由与受害人具有一定身份者享有,其基础只能是身份利益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公民要求给予精神赔偿的案件不断增多,但因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立法滞后,致使执法上有困难,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为此,完善我国公民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已刻不容缓。作者试就当前我国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谈些浅见,以供探讨。 精神损害是指公民精神活动受到的损害,其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公民人体生理上的损害,包括侵权行为侵害公民的身体、健康权、生命权时使其在精神上产生的痛苦;二是侵害公民的精神利益(人格权)时给公民造成的精神痛苦。基于以上原因,精神损害应当既包括民事主体精神上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过窄,应适当扩展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如规定侵犯特定财产权、侵害生命权等可以适用精神损害赔偿,法人也应该成为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时应适当参照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原则,考虑适用相关判例,逐步提高赔偿数额,综合考虑侵权人的过错、侵权情节、侵权人的获利情况及其承担责任的能力、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和受害人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规定,"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品"受到侵害,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在比较法上,特定情形下侵害财产权益所致精神损害可适用金钱赔偿。传统民法认为,"人"是抽象的主体,"物"是满足"人"的社会经济生活需要的客体,"物"的侵害并不导致"人"的精神损害。随着民法中形式的"人"到实质的"人"之转变,"物"与"人"之间关系的个殊性受到关注。对"物"的侵害,将侵害"人"在"物"上所体现的意志,精神损害源于对"人"在"物"上的精神利益之侵害。法律中明确规定可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财产权益侵害之类型存在不足,概括规定"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品"受到侵害可获精神损害赔偿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在因不法侵害他人生命权而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中,最重要的是死亡赔偿金的赔偿责任。对死亡赔偿金,我国《国家赔偿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都有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相关的司法解释中也有阐述,但是,对其性质,立法上规定并不明确,各司法解释也有很大差异。这种情形使得在实际操作中,对死亡赔偿金的归属可能会产生很大争议。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损解释》),对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引起的损害赔偿的诉讼提供了确切的指导,明确了许多多发…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法制度中已初步建立起对侵害生命权予以救济的死亡赔偿体系,但该体系中所规定的赔偿项目,赔偿标准不一,尤其是特别法的规定差异很大,其导置的结果是同样的死亡结果基于不同的死因所能获得的救济却有很大差异。在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协调运用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保险、社会救济等手段对受害人予以补偿才是公平救济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7.
饱受欺侮和摧残的希斯克利夫从一个具有善良本性的少年变异为人性严重扭曲的疯狂复仇者,反映了黑暗丑恶的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复仇历程的种种纠葛缠绕,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深邃;复仇故事结局的人性复苏,表现了人性的终将不可湮灭。  相似文献   

8.
摘要:复仇是人们基于天性和自然防卫的本能,为受到外来伤害的本人或亲属、同一氏族等进行的私力救济,寻求“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原始正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以儒家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年代,复仇的行为需要符合儒家“孝”“道”的要求。尽管古代刑法对复仇是由允许到限制直至禁止,但是血债血偿的思维方式却一直残留在人们的脑海里无以根除。探讨复仇在中国古代刑法中的存在及其作用,对于深入研究复仇和刑法的关系、厘清刑法的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宽纵复仇与恩赦──再论法与中国古代复仇文学王立19世纪的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曾将家族复仇当作封建残余来批判,并赞扬拿破仑·波拿巴。因为后者曾经警告复仇狂巴尔托洛海奥再不要搞家族复仇,“家族复仇的陋习,会长时期阻碍法律在科西嘉的统治。然而必须...  相似文献   

10.
人的生命权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失去生命,人的一切将不复存在。生命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是一个人行使其他任何权利的前提。对于生命权的相关的问题进行宪法学思考意义重大,以期引导公民对生命权的正确理解与对待,使宪法充分维护和发展生命权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是我国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其中,排除危害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与损害赔偿具有的事后补救功能相比,它起着预防损害之作用。传统侵权法注重赔偿损失,在环境侵权领域应倡导排除危害之广泛适用。但是,排除危害在具体适用时,又必须对侵害者与受害者之间对立的利益进行平衡。  相似文献   

12.
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是当占有人享有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法律提供的救济途径。《物权法》第245条虽然规定了占有人享有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但是由于条文规定疏漏颇多,学界存在诸多争议,因此在实务中也少有适用。立法应对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加以完善,明确占有损害赔偿请求权属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使占有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相似文献   

13.
生命权受害给死者亲属造成的损失包括精神损害和物质损失两部分.精神损害是直接性的,物质损失既有直接性的也有间接性的,而间接性的物质损失所占比重远大于直接性的物质损失.我国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死亡赔偿结果的"同命不同价"的主要原因正在于我国法律法规对生命权受害的赔偿内容过于侧重于死者亲属的间接物质损失.但是,相较而言,间接性的物质损失带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现实性,死亡赔偿制度将其作为侧重点是不科学的,导致的问题也不易解决.生命权损害赔偿的内容,应注重精神损害赔偿,体现生命的精神价值.间接性物质损失的赔偿,只需赔偿受抚养人生活费即可.通过这种整治,同命不同价的命题有望得到破解.  相似文献   

14.
人身死亡损害赔偿关系到受害人生命权的体现和间接受害人财产权和精神损害请求权的实现。合理的赔偿制度是实现受害人权利的基础。中国人身死亡损害赔偿立法应反映法律公平公正价值,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5.
论死亡赔偿金与生命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3]20号规定的死亡赔偿金性质是对间接受害人的财产损害赔偿,此规定采纳了“继承丧失说”,以及“差额赔偿说”和“定额赔偿说”结合的折衷说。由于死亡赔偿金的计算范围太小,体现不出对生命权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且由于实践中死亡赔偿金存在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巨大差距,不利于体现法律对生命权的平等保护。为此,建议立法做出对生命权本身的损害赔偿规定,并从立法上消除实际存在的死亡赔偿金在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巨大差额。  相似文献   

16.
精神损害赔偿屡屡成为人们的诉讼请求,法律所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的基本范围是对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造成侵害,而对人身伤害所造成的精神损害没有明确作出赔偿的规定。然而,在理论界对人身伤害给予精神损害赔偿却得到了普遍的承认,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对人身伤害给予精神损害赔偿的案例,因此,为了实现司法统一,应该对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7.
关于侵犯人格权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形的侵权,比如侵害生命权、健康权。对于这一方面不管是法律的规定还是法律的研究都比较多。另一方面是无形的侵权,如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等。而在这一方面,一者法律的规定不够完善,二者实践中认识也不尽...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原告适格理论要求原告必须与损害事故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随着环境法理论的发展,各国立法与司法实践对利害关系进行了扩大解释。许多国家不要求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中的原告必须有直接的经济损失,只要受到影响,即使只是“美学上的损失”也具备了权利主体资格。国际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中的权利主体不仅包括传统的受害人,还包括受到影响的人和组织。中国的法律规定,只有利害关系人才可能成为国际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中的权利主权。在迂几年的司法实践中,已经在权利主体方面取得一些突破,但是法律上的障碍是明显存在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从思辩角度对死刑存废问题加以论说。首先论述的是死刑是否正义,这个问题是从两方面论述的:一是人的生命权是不是人的最高权利,二是血腥复仇的变体是否是正义的。其次,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分析死刑废止对社会的影响。这是从三方面分析的:第一、死刑是否有威慑力,第二、是否有非极刑的替代措施可以代替死刑,第三、从受害人角度分析死刑存废。再次,从公平的角度谈死刑的存废。  相似文献   

20.
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是我国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其中,排除危害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与损害赔偿具有的事后补救功能相比,它起着预防损害之作用。传统侵权法注重赔偿损失,在环境侵权领域应倡导排除危害之广泛适用。但是,排除危害在具体适用时,又必须对侵害者与受害者之间对立的利益进行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