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苏区反“围剿”时期是毛泽东一生中的重要阶段,这期间,他的军事战略思想、政权建设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他个人也经历了艰苦的磨难。他纵横捭阖,出奇制胜,彰显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他发展苏区经济,加强苏区政权建设,彰显其卓越的治国才能;他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彰显其超凡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11月5日以原中共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中的政治保卫局干部为基础,在瓦窑堡成立西北政治保卫局,负责西北苏区和红军中的肃反保卫工作。1936年6月,西北政治保卫局随中央迁至保安,1937年1月迁至延安棉土沟。1937年9月更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负责陕甘宁边区的锄奸保卫肃特工作。1947年3月,胡宗南军队进犯边区。保安处随西北局、边区政府转战陕北。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全国最大的一块根据地,在土地革命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缔造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培养了一大批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才和优秀干部,铸就了伟大的苏区精神。其中,苏区干部好作风便是苏区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哎呀嘞,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这首曾经传遍苏区的赣南山歌,是对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形象概括和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4.
2011年11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第一次明确使用了“苏区精神”的概念,概括了苏区精神的内涵,论述了其重要价值及重大现实意义。本文旨在解读、阐释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以期通过“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更好地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5.
年逾古稀,常思往事。小时候,我是陕北黄土地上的一颗苦苗,16岁参加红军,“七·七事变”前后在延安工作过几年。那时,延安的生活条件差,住窑洞,吃粗粮,穿补丁衣服。尽管如此,但大家朝气蓬勃,心情愉快,有一种不畏艰苦不惮困难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在艰苦的环境中发愤图强,为着抗日救国和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奋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延安精神。在这  相似文献   

6.
70年前,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为了迅速实现直接对日作战,推动华北的抗日救亡运动,组成了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驰骋三晋。东征期间,中国共产党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统战工作,与军事斗争密切配合,相辅相成,最终促成了同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张学良、杨虎城及阎锡山等统战关系的形成,适时完成了由“抗日反蒋”向“逼蒋抗日”策略方针的转变。红军东征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指引下进行的,东征胜利是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7.
苏维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时建立的一种新型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然而在苏维埃政权建设的过程中,各苏区普遍存在着“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致使民众过分相信党、而对苏维埃政府信仰不济。虽然形成如此党政关系模式的原因颇为复杂,但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师俄”成型的“以党治国”思想对中共的影响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潇洒刘震     
刘震将军.湖北大悟人。出身贫寒,曾种田,放牛,雇工。然其重仪表,为众将军中所鲜有。戎马倥偬间.将军从不着破衣.凡有补丁处,皆缝得方方正正,一丝不苟。解放战争进东北,将军领风气之先,着西装、衣茄克,并自制吊带裤,笔挺英岸,风度翩翩,人称“洋司令”。  相似文献   

9.
论苏区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区精神是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方志敏等领导培育形成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其内涵博大精深,归纳起来就是"坚定信念,求真务实,执政为民,艰苦奉献,廉洁奉公,争创第一"。其中最具中央苏区原创特色的是"求真务实、执政为民、廉洁自律、争创第一"。它是中国革命精神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井冈山精神在苏区时期的深化和发展,是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先河和源泉,在中国革命精神链条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少奇在中央苏区工作期间,十分重视苏区的经济建设,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主要思想体现在:批评“左”的《劳动法》,反对和纠正劳资关系中的“左”倾错误,保护苏区经济的稳定发展;提出要订立适合劳资双方情况的合同并认真履行;主张不宜过早消灭私人资本,而要合理利用私人资本发展苏维埃经济;提出富有现代意识的企业厂长负责制管理思想;号召工人用新的态度对待新的劳动,积极参加苏区经济建设;等等。他的这些经济建设思想在苏区企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关于凤冈县何坝乡“夜郎古甸”摩崖的书写人,李应祥手书之说之所以不能成立,就是因为这个李将军并不是李应祥。而应是明朝李贽的朋友李见田将军。  相似文献   

12.
张闻天在陕北、晋西北的调查研究活动的动因是为了“还帐”与“补课”,以实际行动参加整风。在一年多的调查研究中,他对中国农村经济状况进行了具体深入的研究,对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对当时农村政策的执行情况及调整办法提出了具有深刻见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许世友逸事     
陈平 《人事天地》2008,(4):11-11
1962年夏。许世友视察“南京路上好八连”,见战士午餐为南瓜稀饭,问:“大家吃得饱不饱?”班长许金龙答:“报告首长,吃得饱。”将军用锅铲在锅里搅了几个来回:“放屁。这么稀怎么吃得饱?你们骗人!”  相似文献   

14.
中央苏区红军在赣江流域分为东、西两路军后,西路军改变了中央原定的战略方向和战略中心而形成新的战略行动,并非完全是“左”倾路线控制下的产物,由此对中央苏区和中国革命发展也产生了特殊的积极意义。西路军以西线战场的开辟配合了东路军的胜利进军,为中央苏区和邻近苏区准备新的反“围剿”战争创造了条件;在推进根据地发展中增强了中央苏区与湘赣苏区相互联系的战略力量,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在整顿河西苏区肃反扩大化中挽救和凝聚了革命力量,增强了革命队伍的信心;在具体战争实践中形成了符合革命实际的战略基点和战略战术原则,成为中国革命道路探索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从罗山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历时10个月,在豫陕甘宁四省转移,行程近万里,并率先到达陕北,成为主力红军北上的先导。经过长征,红二十五军保存了有生力量,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牵制了敌军兵力,配合了红军主力的北上行动与川陕、甘陕苏区的斗争。  相似文献   

16.
基层干部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最终践行者的角色,党和国家多次提出对长期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干部实行工资福利倾斜政策。但由于基层财力不足,上级出台的好政策,始终是水中月、镜上花.可望而不可及。因而,有人说基层干部干的是“骡子活”,取的是“杯水薪”;  相似文献   

17.
1990年,我的朋友陈树柏教授,计划在美国硅谷创办一所以培养高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型大学。为此,他走访美国的政治、经济、学术、企业各界人士,寻求支持,谑称“化缘”。一天,他拉我一同去拜访蔡孟坚将军。此人在海峡两岸、国共两党内都非常“有名”,因为他经手办理过大名鼎鼎的、“可能改写中国现代历史”的顾顺章事件。  相似文献   

18.
“古田会议”召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红四军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党的思想建设方面的问题。针对当时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古田会议”提出了许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这次会议,中国共产党不仅初步将马列主义的建党学说与中国党的建设实践结合起来,而且成功地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中建设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问题。当然,上述方案对当时苏区的党建工作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武汉铁路局武汉电务段负责动车数据分析任务的工程师张花,长相甜美、思想上进,被同事冠以“段花”的美誉。其实,了解铁路工作性质的人都知道,动车数据分析工作是个既细致又艰苦的活。就拿每年的春运、暑运来说,张花都雷打不动,在铁路线上默默坚守,从没有休息过一天,有时连续5天也难得回家吃一顿饭。  相似文献   

20.
“七一”前夕,省人大机关离退休党员分别到革命老区冯白驹将军故居、红树林和文昌市的铜鼓岭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系列活动。 在冯白驹故居,离退休党员们参观了冯将军故居和陈列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