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我国刑法中,伪证罪侵犯的客体应该是国家司法机关刑事诉讼的正常活动。在客观方面,“虚假”是违反证人的记忆并且不符合客观事实的陈述。在伪证罪主体认定中,共同被告能否互为证人,应当以共同被告人之间是否存在实体上的共犯关系区别对待。另外,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鉴定人不包括单位。  相似文献   

2.
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当事人举证制度在诉讼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但与此同时,民事诉讼中的伪证现象也不断增多。伪证现象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一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伪证罪”未将民诉中的伪证行为纳入其中;二是我国法律未建立完备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三是我国民诉法没有规定证人宣誓制度;四是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对伪证的判断识别能力不强、打击不力。要遏制伪证行为,一应扩大刑法中伪证罪的适用范围;二应完善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三应在我国建立证人宣誓制度;四应充分发挥庭审功能,打击伪证行为。  相似文献   

3.
证人宣誓制度在西方法律制度史上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其在制度层面具有仪式、证明、震慑及规制证言真实性等功能,在经济价值层面亦具有诸如效率等价值功能,故该制度在构建上有较强之必要性。证人宣誓制度构建的要素主要包括主体、程序、内容、形式等,上述诸要素的构建既应有其制度合理性,又需考虑我国具体国情。此外,该制度的构建还应充分考虑伪证罪等刑事制度的规制作用。如此,证人宣誓制度的构建方能在证据领域发挥其应有之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来,某法院对承办案件的一名警察判处了伪证罪。但在现行法律中并不能直接找到警察能够作为伪证罪主体的合理依据。不过,单就诉讼证据理论而言,承办案件的警察具备证人资格,因而可成为伪证罪主体。  相似文献   

5.
认定是否"虚伪"既要看主观罪过,又要看实际危害."假证人"作虚假证明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同样可以构成本罪.在某些公诉案件中,被害人可以作为特殊证人看待,也就可以作为本罪的主体.本罪的成立至少要有抽象的危险结果存在.  相似文献   

6.
是否构成伪证罪,其关键就在于明确构成该罪实行行为的"虚假陈述"的含义.对此,有以行为人主观记忆为标准的主观说,也有以陈述是否最终符合客观事实为标准的客观说.比较妥当的观点应当是只要经过宣誓的行为人故意做出有违自己记忆的陈述,无论该陈述是否最终符合客观真实,均可构成本罪.  相似文献   

7.
近来,某法院对承办案件的一名警察判处了伪证罪。但在现行法律中并不能直接找到警察作为伪证罪的犯罪主体的合理依据。不过,单从理论上讲,承办案件的警察具备证人资格,因而可以构成伪证罪的犯罪主体。  相似文献   

8.
宣誓制度西方国家早已有之。在我国民事诉讼中设立宣誓制度有利于防止伪证产生,有利于提高人民法院的办案质量。司法实践中对此亦作出有益尝试和探索。我国民事诉讼中宣誓的主体应包括当事人和证人;宣誓应在进入庭审阶段后一审法庭辩论终止前进行;誓词的设计应区别于西方国家;宣誓的形式应采用我国传统的宣誓习惯;拒不宣誓和虚假宣誓者应承担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9.
诉讼的直接言词原则要求证人应出庭作证,但现行立法的缺失及配套规范的缺乏,证人出庭成为一大难题.我国应当完善对证人出庭的有关立法,建立限定证人出庭作证的例外规则、证人宣誓制度、询问证人规则等.  相似文献   

10.
《刑法》第198条第4款应当被理解为一种关于保险诈骗罪共犯的特别规定,因为对于该法条中所规定之主体的行为,不宜认定为构成《刑法》第229条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而应认定其成立保险诈骗罪的共犯。就保险诈骗罪的这种共犯关系而言,其不仅具有事前通谋的典型共犯形态,而且存在着基于行为人单方面故意而形成的片面共犯形态。从《刑法》第198条第4款中"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表述亦可表明,行为人的行为包含着片面共犯中片面帮助犯的情形。  相似文献   

11.
“亲亲得相首匿”是我国古代的司法传统,这一传统也为现代世界刑事司法潮流所认同。而我国当代刑事司法却忽略了特殊证人———近亲属证人的权利,即拒绝作证权。我国刑事诉讼中应建立近亲属作证豁免权制度。  相似文献   

12.
见证人是指应刑事侦查人员的邀请参加到勘验、搜查、扣押等特定的侦查活动中,观察监督该侦查活动的全过程并在必要时出庭作证的人。见证人参与刑事侦查活动体现了程序正义的要求。然而,我国的侦查见证制度无论在刑事侦查实践中还是在立法上都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应当在观念上加强对见证人作用的重视,认识到见证人参与到特定的侦查程序中在我国目前的刑事侦查现状下对于防止公权力滥用、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再者应当建立利害关系人在场参与为主、见证人见证为辅的见证制度;同时从技术操作上进一步完善该制度,使得实践中的侦查见证程序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3.
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能有效分化瓦解犯罪联盟,是鼓励犯罪者和追诉机关合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其理论基础是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我国法律中有关类似的规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只是体现了其精神而已.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时,有必要对严重刑事犯罪适用该制度,并建立起相应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浅述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点证人是指犯罪活动的参与者为减轻或免除自己的刑事责任,与国家追诉机关合作,作为控方证人,指证其他犯罪人犯罪事实的人。污点证人因作证而享受原本应受刑罚的全部或部分豁免。其存在的理论基础是公正与效率、利益均衡和教育刑、目的刑理论的兴起,而且从目前的现实而言,污点证人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应在借鉴国外关于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的污点证人豁免制度。  相似文献   

15.
证人出庭作证是证人的基本任务之一,世界各国普遍都以立法形式规定了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而证人出庭难是中国独特文化背景和司法制度下衍生出来的一种现象,它的存在不利于查明案件事实,影响了司法公正。我国应在立法上完善对证人保护的规定,增加给予证人经济补偿的规定,并规定证人不履行出庭作证义务的法律后果,同时应提高侦查人员依法取证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控辩审三方的业务水平和应变能力,及时依法惩处报复证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6.
询问证人是刑侦人员普遍采用的一种侦查方法。为有效地从证人陈述中获取有价值的案件信息,既要遵守法定程序,更要讲究询问策略。询问人员应当预先弄清目击证人的作证资格,理性地分析其作证的心理特点,询问交流时应从方便证人的角度去选择询问的时间和环境,科学安排询问的步骤,讲究听取陈述的艺术。必要时还可利用认知询问技巧,引导证人更加全面地提取业已存储的记忆内容,使其陈述更接近于事实。  相似文献   

17.
证人豁免制度的采纳需要实现在刑事诉讼理念中的一个这样的转变,即由刑法应该"不折不扣地实施"或者说"有罪必罚",向通过"交换"或者放弃对一些犯罪的定罪而实现更大的惩罚犯罪的效果。要做到这样一种转变,我们需要面对的是在成文法上、刑事诉讼法理通说、民众的心理承受度的考察。只有在对这些问题都做好准备之后,我们才能在立法上对证人豁免制度作出必要地回应。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中增设证人拒绝作证罪的法律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拒绝作证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有悖于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为了弥补漏洞,维护法律权威,保证刑事诉讼活动正常进行,我国应在刑法中增设证人拒绝作证罪。  相似文献   

19.
是否做到对证人的有效保护关系到刑事诉讼能否顺利进行,更关乎保障人权和打击犯罪这一刑事诉讼职能的实现.当前,我国证人保护在保护的程序、机构、范围等方向存在不足,为此,应明确证人保护的对策和范嗣,建立专门的证人保护程序,完善证人保护的措施,明确证人保护的责任和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